2024-02-06 11:27:10 | 找车网
日前,广汽新能源埃安S的年度升级车型正式上市。2020款埃安S为用户带来续航、科技、服务“三大进化”,补贴后售价为13.98万元起,据悉,新车将会在7月24日的成都车展亮相。
外观方面,埃安S外观设计简洁干练,灯组样式棱角分明,“暗夜星轨”饰条更是充满惊喜;而灯组内部多灯带造型充满了精致感。埃安S也采用了纯电车的封闭式中网设计,车标轮廓线使用了很有科技感的蓝色,也是很好的展现了新能源车身份。
车身侧面,造型比较沉稳,“高能脉冲”腰线更是别有心裁,多辐式双色轮圈以及车尾显眼的黑色装饰条更是充满了高级感和年轻感。车身尺寸方面,埃安S车身尺寸为4768/1880/1530mm,轴距达到2750mm。车身尾部,设计使用了贯穿式尾灯造型,“数字火焰”LED尾灯更是新车的一大亮点,车尾的整体简洁大方,辨识度和感观都十分不错。
内饰方面,车内的内饰设计档次感真的很不错,中控使用双12.3英寸连屏设计,空调出风口有玫瑰金点缀,双幅式方向盘很有悬浮感。T字区采用大量亮黑面板装饰,中央储物区使用悬浮双层设计,中央扶手使用中分式,可以说是十分豪华。配置方面,全系车型配置了可开启式全景天窗,高清倒车影像、PM2.5滤芯和远程一键杀毒。高配车型还有真皮方向盘、翻毛皮座椅、副驾驶电动座椅4向调节、前排座椅通风/加热、负离子净化器+AQ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和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
动力方面,埃安S搭载永磁同步电机,分为两种版本,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84马力,峰值扭矩300牛·米,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410km;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204马力,峰值扭矩300牛·米,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510km。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完全不“触电”的展台屈指可数,逛完一圈下来,才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大趋势”,这种近乎于狂热的军备竞赛,很容易让人上头。
在繁多的车展资讯中,有这么几款关注度颇高的新能源车型被我们捕捉到,驾仕派也以站在前线的亲身感受,给手持绿牌购车资格的朋友一些建议。
广汽埃安Y正式上市,10万出头的新选择
这款空间极大的两厢车终于上市,售价10.46~14.86万元。没有意外,正式售价比预售价要低一些。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许这款车的真正价值并不全是在各方面吸引年轻人,诚然这款车充满了专属电动车的魅力,比如较高的标配,超大的空间,充满个性的设计等等,但
AION Y
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棒的卖点,就是在同价位里,这是能买到的续航最长的电动汽车之一,NEDC工况600km续航不到15万元,而10万元出头就有400km,再加上大空间、高配置等特点,
AION Y
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是相当高的。
不到20万的欧拉闪电猫,面子有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算是
保时捷
的粉丝,梦想着以后能开上一辆“破车”,但走到
欧拉
展台后,我
发现
自己这种喜欢很肤浅——爱她不仅是得到她,而是要成为她。
欧拉
先是用一部电动“
甲壳虫
”回敬了
保时捷
的源头,而且在
大众
停产了这款经典车型的情况下,这部朋克猫如果能投产,无疑是复古风潮下的顶流。
而闪电猫,则是
欧拉
向如今风头十足的
保时捷
致敬,轿车化的四门溜背造型,配合风格特征明显的前脸,以不足20万的预期价格来看,闪电猫虽然不会销量大爆,但也是新能源市场的颜值担当。
当然,在版权意识逐渐建立的时代,也会有朋友担忧
欧拉
的设计缺少原创,但考虑到前
保时捷
员工埃蒙·德尔塔在其中的作用,我想闪电猫至少会从法律层面绕开可能出现的困扰。
小鹏P5,前沿配置拉满
可以说,小鹏P5这波节奏踩得非常好。激光雷达,以及可用于城市道路场景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两点,如果晚两天发布,都会淹没在友商的新品信息中。XPILOT 3.5系统的命名,也显示了一家长期自研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车企对技术的拿捏和责任感。
小鹏P5预计将在2022年上市,在发布时,已经将前沿配置基本拉满:主动式进气格栅、车规级激光雷达、隐藏式门把手、Xmart OS 3.0智能座舱、驾驶者疲劳监测,以及XPILOT 3.5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appa真皮、升降式音响扬声器、热泵空调、可放平的前排座椅、太阳能车顶、450L后备箱容积。
这些亮点成功的在喧嚣中吊起了大家的期望值。上一家这么干的,还是大家熟悉的小米。至于核心的驾乘方面,NEDC续航
里程
约600km,车长4808mm,轴距2768mm,风阻系数0.223Cd,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在同级中算中上水准。后续能耗、充电等信息出来后,还值得进一步解读。
现在比较大的悬念仍然是价格。虽说找车网
小鹏汽车
很早就在算法等方面有所建树,现在的小鹏P7,几乎把图形识别为主的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但面对新的挑战,友商Livox览沃科技的激光雷达技术,成熟度、成本会在未来一年内如何走向?搭载城市自动驾驶能力的小鹏P5会跟P7中配还是高配的价格重叠?姑且做个猜测,若是30万级别,有没人看好?
捷尼赛思纯电G80:韩国之外首发新车,为中国而来
捷尼赛思
在宣布了导入两款全新车型之后,同时也正式在中国市场发布了其首款纯电动车型,纯电G80。这款车型是
捷尼赛思
第一次在韩国本土市场之外首发,而这款纯电动行政级豪华轿车也显然是为中国市场而来。
捷尼赛思
表示,纯电G80续航
里程
能够达到500公里,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目前国内BBA在这个细分市场都没有纯电车型推出。
纯电G80在整体设计上延续了燃油版G80车型的所有设计,包括“动感的优雅”设计
理念
,双条状的前后灯组、漂亮的C柱设计和双后腰线。不过纯电G80采用了一个封闭式前脸设计,但是封闭式前脸依然用了菱格花纹,不注意甚至都不会
发现
这是封闭格栅,这样确保了设计的一致性。
与此同时,
捷尼赛思
也在上海车展上亚洲首发GENESIS X概念车。这款双门电动轿跑车型应该算是本次车展最佳概念车型,出色的外形设计兼具了
现代
时尚和品牌独有的古典豪华风格,使用“浩漾之雅”车身流线和水平双线,创作出经典肌肉车独特的后肩线设计,让整车姿态毫不臃肿笨拙。内饰更是一种面向驾驶者的豪华风格,全皮包裹和炫酷的操纵台呈现出一种未来感。
玛莎拉蒂Levante锋芒版,开启混动新世界
作为意大利超豪华品牌旗下的首款混动SUV ,
Levante
锋芒版的出现并不意外,它是在
Ghibli
推出锋芒版混动车型后,
玛莎拉蒂
电气化之路的第二部作品。
Levante
锋芒版采用了和
Ghibli
锋芒版相同的2.0T发动机+48V轻混动力组合,减速和制动时进行能量回收,同时
玛莎拉蒂
将电池后置,并且没有牺牲后备厢的空间。当然这套动力系统也有着330马力和450N·m的动力输出,还配备了Q4四轮驱动系统,锋芒版的零百加速成绩仅需6秒。
除了动力系统上的变化,
Levante
锋芒版在车内的智能互联上有了明显的升级,搭载了腾讯生态车辆网TAI系统,可以支持App程序下载以及语音交互功能,在车机系统上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Azzurro Astro曜空蓝车漆也是锋芒版的专属,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我们分析了造车新势力在全国各区域的销量分布,可以看出
蔚来
、
特斯拉
等专注纯电、且定位高端市场的品牌,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都比较高,而侧重主流市场的零跑、哪吒等品牌,则更倚重于下沉市场。
新势力品牌快速增长的这几年,传统车企也都没闲着,陆续推出了各自的纯电品牌或系列车型,除了
比亚迪
这个新能源巨头外,来自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已经实现了足以和新势力分庭抗礼的销量规模。
而和新势力品牌不同的是,背靠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上有着自己的优势,那么这些品牌/车型的区域销量,又会呈现怎样的分布态势呢?
如上表,我们统计了10个传统势力的新能源品牌和车型系列,除了全部源自传统势力(比亚迪可以视为传统势力的转型)外,它们各自的定位、风格和主打的细分市场都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很明显地反映在了区域销量分布上。
比亚迪:五市销量占比14.18%,各级市场全面通吃
目前比较成功的新能源品牌中,在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兼顾比较好的理想,北上广深杭的占比依然高达22.64%,而比亚迪在五市中的销量占比却控制在了14.18%,比五市新能源车总销量在全国的占比还要低。
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在一线城市影响力弱,恰恰相反,它今年前两个月在五市中的销量接近3.7万辆,超过了特斯拉和蔚小理在这几个区域的销量之和。只是因为比亚迪的整体规模过于庞大,才压低了一线城市的销量占比。
如上表,广东、江苏、浙江这三个经济发达省份,是比亚迪销量最高的三个区域,而紧随其后的河南、山东,也为比亚迪贡献了相当规模的销量,其后的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北等省份,今年前两个月销量都达到了万辆规模,超越了
上海
。
当然,上海今年取消PHEV车型送绿牌的政策,对比亚迪的DM-i混动车型产生了明显影响,但
海豹
、
海豚
、
元PLUS
和汉EV等纯电车型,依然有着较强的需求。单论上海市的话,比亚迪的销量也达到了特斯拉和蔚来之和。相比之下,比亚迪在
北京
的销量不足上海的一半,在全国的排名也非常靠后,说明北京地区对比亚迪的认可度不是很高。
整体来讲,不论是总体规模还是对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的平衡,如今的比亚迪,都是新能源车企中当之无愧的标杆。
腾势
:五市销量占比15.97%,上海销量远不及GL8
两个月上险量接近1.2万辆,腾势品牌目前的销量基本都由D9贡献,这款起售价超过30万、高配超过40万元的高端新能源MPV,虽然在销量规模上还略逊于
别克GL8
的1.4万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30万元以上价位,它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反超了GL8。
广东本土是腾势最大的市场,同时浙江、江苏这两个发达地区的消费者也非常认可这款车,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山东、河南、陕西、河北这四个省份排到了4-7名,“山河四省”就差山西没能挤入前十市场。
至于别克GL8的大本营上海,腾势品牌两个月只售出151辆,而GL8的上险量是983辆,有形无形的地域保护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五菱宏光(MINIEV):五市销量占比2.59%,堪称下沉市场电动车之王
把在售的所有车型加在一起,整个五菱品牌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非常低,只有2.75%,而
宏光MINIEV
这款电动汽车,在五市中的占比甚至更少。前两个月北上广深杭消费者购买的宏光MINIEV,加到一起只相当于福建一个省的规模。
实际上,下沉市场做得好不好,就看其在河南省的销量占比就知道了,所有在下沉市场比重较大的品牌,河南省的销量排名都不会跌出前三。而对于宏光MINIEV这款车来说,河南就是最大的单一市场,而且销量比排在第二、第三的山东和广西要高一大截,基本是独一档。
长三角的江浙两省,也并不排斥宏光MINIEV,排名都在Top 5以内,但是上海、北京的消费者明显就不怎么买账了,两个月的销量规模都只有一百多辆。
宏光MINIEV对下沉市场的渗透效果毋庸置疑,它的问题在于对大城市的渗透率欠佳,前不久上市的定位更高的缤果,或许会带来一定的改变。
极氪
:五市销量占比35.92%,长、珠三角销量过半
蔚来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为36.19%,在新造车势力中可以说对一线城市的依赖度最高,而极氪也不遑多让,占比达到35.92%,两家算是半斤八两。考虑到极氪主销价位还要比蔚来低一头,它的五市销量占比就显得格外的高了。
从全国范围来看,极氪最大的四个市场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加在一起的销量,达到了极氪总销量的55%,这个比例确实不小,不过蔚来在这四个省市的销量占比更达到了67.2%,也就是全国销量的三分之二。这样来看,极氪在全国范围的均衡性,还是比蔚来稍好一些。
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外,极氪的渗透率还非常低,尤其是河南、河北、山西等中部省份,月均销量几乎不到三位数,吉林、黑龙江等东北省份更是只有个位数,除了产品特性外,背后的吉利并没能帮助极氪在全国范围普遍打开市场。
深蓝:五市销量占比10.5%,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销量比较均衡
深蓝首款车型SL03从去年9月份才开始交付,交付之后销量增长很快,去年12月单月上险量已经逼近9千辆,只是今年以来整体市场低迷,前两个月总的上险量只实现了7千多辆。
这个规模虽然不大,但深蓝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已经铺开,北上广深杭销量占比只有10.5%,低于五市在全国新能源市场中的整体占比,但这并不代表深蓝在发达地区缺乏存在感,江苏、浙江和广东省,在深蓝的区域销量中分别排在了第1、2和4名,处在第3的则是深蓝的大本营重庆。
紧随广东的,就是河南、四川、安徽、山东等省份,销量规模虽然不及江浙,但也都有了不错的体量,这说明深蓝SL03同时推出增程和纯电两套动力,将价格门槛尽量拉低的同时,也兼顾了部分限牌城市对纯电车型的需求。
埃安
:五市销量占比26.14%,广东一省独占近四成
关于埃安品牌的销量,业内有“广东省网约专车”的调侃,这句话确实没问题,毕竟埃安的销量有38%都是广东本地消费者支持的,排在第二名的区域市场浙江,销量规模只有广东省的27%。
不过,如果我们把广东省的销量排除掉,今年前两个月,埃安在全国其它地区依然卖出了将近2.3万辆,是深蓝、
欧拉
各自销量的三倍左右。而在广东之外的地区,埃安在上海、北京、杭州这三个城市中的销量占比也只有13.7%。
如上表,抛开广东省的数据,我们能
发现
埃安在长三角和河南、山东等地区的销量分布都相当均衡,可以说很好兼顾了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地区——它在全国整体市场的均衡性,并不逊于深蓝。
欧拉:五市销量占比12.34%,江浙成核心市场
自砍掉了黑猫、白猫这两款10万元以内的低价小车后,欧拉品牌的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原本2021年就突破13万辆,到了2022年反而跌回了10万辆以内。不过随着10万元以上的好猫、闪电猫成为销量主力,欧拉的区域销量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北上广深杭总占比12.34%,这个比例着实不高,不过欧拉的女性向精品车风格,并非打动不了发达省份的客户,它最大的两个区域市场就是浙江和江苏,与此同时,河南的销量也排到了第三,说明欧拉对于中部省份的消费者也有较强的吸引力。
smart
:五市销量占比28.7%,江浙沪占比近半
自精灵#1开始,smart在国内正式成为了一个新能源品牌,和
奔驰
自家的一系列纯电产品相比,借助吉利浩瀚架构打造的smart精灵#1,对中国市场的融入要好很多,在今年市场低迷的前两个月也稳住了3千辆以上的销量。
奔驰在北上广深杭五个城市的销量占比,是16.99%,而smart达到了28.7%,比
保时捷
还要略高一些,背后的原因除了纯电动的身份,也和精灵#1相对小资的精致小SUV定位有关,这种越受大城市中产欢迎的产品,在下沉市场就越冷门。从区域销量可以看出,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的四个省市外,其余省份的销量都差了一大截。
大众
(ID.系列):五市销量占比25.51%,比例远高于燃油车
论销售渠道的话,大众品牌在下沉市场的覆盖度要远高于新势力品牌,南北大众整体在五市的销量,只占全国总销量的8.2%,而ID.系列的占比却超过了四分之一,接近于定位“高档小车”的smart。
再看具体的销量分布,上海一市就为ID.系列贡献了16%的销量,而在广州、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ID.系列两个月的销量都只有几十辆,说明即便是新能源领域,广东地区对大众品牌的接受度也不强。
不过在中西部地区,山东、河南的销量占比也不算小,这些也都是大众品牌燃油车的核心市场,河南、山东、河北正是大众品牌最大的三个区域市场,这也说明大众品牌在当地消费者心中依然有较强的吸引力。实际上ID.系列的部分销量,也是借助大众品牌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影响力实现的。
可惜的是,ID.系列的整体规模不够大,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总计5款车型已经被smart品牌一款车型超越,如果未来在产品和销售策略上没有大的调整,大众品牌的纯电产品在中国市场可能很难跻身主流了。
相关阅读:
新造车势力,谁最依赖北上广?|重点品牌区域销量分析
文|冰心皮蛋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8-15 15:50:42
2023-11-04 12:17:23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
2023-09-29 1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