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12:20:36 | 找车网
既之为轿跑,那么隐藏式门把手和大溜背布局自然是不会缺席了。并且,形如五芒星的密闭轮毂此时出现也显得毫无违和感,甚至还能持续增添其侧颜的 时尚 感。
至于新车的尾部,原本出现在SUV的高位领航灯被下放到了其电动尾翼之中,结合两侧显现类似利爪样式的贯穿式尾灯和后包围两块分体式防护板,既能进一步营造酷炫效果,也能继续呼应其纯电轿跑的定位形式。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C385的外观和UNI-V相似度很高,但新车却是基于全新的 EPA1 纯电平台打造的产品,而并非是一款“油改电”的车型。此外,其三围分别为4820 1890 1480mm,轴距也达到了2米9。单论尺寸,要比UNI-V近乎大了一圈。而从这样的尺寸编排来看,基本也能表现出其并非是“油改电”车型的本质。
内饰方面,依照先前曝光的谍照来看,长安C385并没有继续使用现有的家族式设计,且它的内饰布局也会显得相对简约一些。不过,仅依靠悬浮式全液晶仪表和超大尺寸的中控屏,似乎已经足够彰显其纯电车型内饰固有的 科技 氛围。
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加速,各家车企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想要抢得先机。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尤其在混动领域,吉利、比亚迪、长安等头部车企纷纷亮出利剑,以超越大众期待的产品再一次爆刷好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吉利汽车推出的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比亚迪旗下的插电混动车型秦PLUS DM-i,以及今年即将上市的 长安深蓝C385 ( 参数 | 询价 ) 氢电车型。三款车型各有亮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三款车如何“炸裂”新能源市场,又是哪一款最值得购买呢?
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每公里用车成本3毛钱,技术引领全球
作为全球甲醇汽车技术引领者,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是凝聚吉利甲醇汽车技术的匠心之作。以中国冠军家轿第4代帝豪为载体,搭载了1.8L醇电混动发动机、醇电混动专用电驱变速器、三面液冷高性能电池以及智能混动驾驶模式多项技术,不仅最大程度提高了综合性能,还使每公里0.3元的超低用车成本成为了可能。
其中,1.8L醇电混动专用发动机应用了12.5高压缩比设计和低摩擦技术,通过混动专用标定优化,热效率达到41.5%,明显优于丰田1.8L混动发动机40%的热效率。醇电混动专用电驱变速器的应用,使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具备同级最强40%节能率。在驾驶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车速达到20km/h即可并联发动机与电机,动力充足,加速有信心。此外,这款车能实现双电机、双离合、PCM、传动系统、电子双联泵、液压控制6合1高度集成,轴向尺寸354mm,达到了全球最小。在电池上,这款车选择了1.83kWh大容量高性能三元锂电池作为第二个动力来源,创新性采用了三面豪华液冷科技,换热系数高达40w/k,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并且给出了可观的能耗值。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安全性,电池经过IP67级防水防尘以及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验证,确保能耗更低,使用周期更长。
在造型上,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拥有1820mm同级最宽车身、同级最大的1.25宽高比、同级最低的0.27Cd风阻系数。这些“同级之最”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大且舒适的驾乘空间,同时提高了储物能力,方便一家出行。此外,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还应用了多项驾驶辅助配置,如TPMS智能胎压监测系统、博世ESP 9.3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AutoHold自动驻车系统、后排智能监测系统等;为提高行车便捷性,特别增加了大灯自动开闭功能、车速感应无骨雨刮、电动调节外后视镜+电加热除霜、12.3英寸高清数字仪表、仪表智能语音驾驶助手等等。要知道,其中的许多配置只有价格昂贵的豪华车才具备。
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插混界的扛把子
作为国产混动的先行者,比亚迪旗下的DM-i超级混动一直名声在外,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一经上市就颇受追捧。这款车以双电机的EHS超级电混系统、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以及刀片电池三大模块为主,弱化发动机的作用,综合降低油耗。
外观方面,秦PLUS DM-i的前脸依旧是比亚迪家族式的设计,宽大的进气格栅+镀铬饰条,款式经典。该车全系配备了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系统等功能,为用户的日常使用,提供便捷性。在内饰的做工用料层面,秦PLUS DM-i的整体配置偏商务气息,很适合通勤、工作。
秦PLUS DM-i搭载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采用全球首创脉冲自加热和全球领先冷媒直冷技术,实现超长寿命和可靠安全双保障,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这款车“以电为主”的理念。官方披露数据显示,这款车市区电驱动比为99%,全工况电驱占比超80%,即使是在馈电状态下依然能将油耗控制在3.8L/100km。美中不足的是,这款车一旦在高速区间行驶,越过电机的高效区,会受制于1.5L自然吸气发动机81kW的功率,动力性和节油能力将打个折扣。基于此,在满电满油的情况下,秦PLUS DM-i能实现1245公里的续航,纯电状态下也能行驶120公里。
长安深蓝C385氢电款:科技感十足
在长安推出氢电汽车之前,以氢能源为燃料的车型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深蓝C385氢电版是我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这将品牌深入新能源市场的野心展露无遗。该车搭载有纯电、增程、氢能三种动力系统,其中,氢电版拥有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氢消耗量为0.65kg/100km,可以实现3分钟补能。从颜值上来看,长安深蓝C385应用了全新设计语言,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未来的科技感与数字感。前机盖搭配封闭式前中网,看上去也更加简洁时尚,同时流畅的车身也让它的风阻系数只有0.23Cd。
依托EPA1平台,这款车可以一次性解决续航、补能、安全等用户痛点。其搭载的新一代超集电驱系统能够推动电驱向高功率密度发展,带来了超过95%的系统最高效率。而在用户最关注的“冬季用车困难”层面,长安应用了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环境下,电池温升可达到4℃/分钟,低温动力性提升50%,低温充电时间缩短15%。在正常情况下,氢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将1kg氢气转化为20.5度电,实现三分钟补能。同时,长安深蓝C385采用了航天级全电池隔热技术、醇冷高效散热、瞬态泄压技术、超压密封控制、全域防短路技术、定向感压排温、全时感温报警等技术对电池温度进行调控,完成电池安全加码。虽然氢燃料这一领域尚未开发完全,但其显著的节能优势会在今后的生活里,给选择它的人带来更多惊喜。
新能源市场竞争已经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很多车推出,也有很多车退场。但不得不说,以上推荐的这三款车之于国内新能源市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存在,也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三种方向。客观来说,氢电汽车尚需更长久的市场检验,而以秦PLUS DM-i为代表的油电混动也需要在竞争中继续突破深层的技术壁垒。如果要说前景最广阔,当属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其搭载的各项技术基本成熟,而甲醇这一燃料也作为经济性极高的清洁能源被越来越多领域广泛应用。我们期待更多令人惊喜的汽车产品,也期待更多像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这样低碳、高效、经济、智能的产品,重构用户对未来出行的认知与想象。
撰文 周培 编辑 匡吉
“未来十年,全球一定会诞生世界级中国品牌!”
长安 汽车 董事长朱华荣,在2021长安 汽车 科技 生态大会立下的这句Flag,被各大报端频频使用,并寄予厚望。可见,业内对于长安已经对外挂牌的高端品牌“阿维塔”能否成功围堵特斯拉,都在翘首以盼。
近半年以来,被时势推撵着前行的传统车企,立Flag的速度和勇猛度,都比以往更甚。无论是长城2025年达成400万辆的背后,沙龙智行这个还未有任何进展的新品牌被委以重任,还是吉利4年后达成365万辆的路上,极氪被当成吉利的未来,都如同长安立下300万辆的转型之战,阿维塔不可或缺一样。
“世界级中国品牌”,名头响亮,足够吸引人,自主品牌的三驾马车,都希望成为其中一员,可目前,还没有一家中国 汽车 品牌能像大众和丰田那般,站在世界的舞台。
所以,希望就转移到了智能化时代能够一鸣惊人,“发展新能源”成为自主品牌三强不谋而合的选择。国内厂商的高端野心路人皆知,但围堵特斯拉没那么容易。
虽然要说的这个观点,可能会被反对。但不得不承认,就像当初长安、吉利和长城高端向上的路上,就必须翻过一众合资品牌等层层壁垒那样,如今的阿维塔、极氪和沙龙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新势力品牌,要翻过的山,必有特斯拉这一座。
纵观国内厂商目前的新能源战略路线,基本采用的是低端、高端两极分化的方式来避开特斯拉,选择和特斯拉正面对抗的车型掐指一算,为数不多。所以当阿维塔作为长安 汽车 高端品牌对外挂牌之后,业内开始多了一个期盼。
“阿维塔会和特斯拉正面对抗吗?”
谁是阿维塔?
阿维塔作为新能源高端品牌入局的筹码,是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和华为。
说到阿维塔,这个并不算被熟知的名字,要从三年前说起。2018年7月10日,长安蔚来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阿维塔 科技 的前身。
彼时,蔚来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距离第一款车型ES8上市还有几个月时间。与此同时,“亏损”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在机器轰鸣,马斯克穿着皱皱巴巴的西装,在北京的街头啃着煎饼,还进了中南海与国家领导人会了面。
这波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拉紧了诸多 汽车 人心头的那根弦。马斯克成功搅动纯电动市场的风云之际,一遍又一遍喊着造车新势力迎来残酷的时代,赌局初见分晓,局中人皆是迫不及待。
长安是其中之一。
不过,和蔚来的合作并不如签订合作协议那般顺畅。由于长安处于长达几年的调整期,以及蔚来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合作一事停滞。2020年5月,长安以现金9000万元取得了长安蔚来45.38%的股权,收购完成后,长安 汽车 合计持有长安蔚来95.38%的股权。截止去年8月,长安收回了所有的股份,长安蔚来这家从未启程的合资公司,宣告了结束。
似乎,从2018年4月首次对外发布要打造独立高端AB品牌开始,长安高端品牌就进入了长达两年多的寂静。传统燃油车时代的高端向上,领克和WEY冲向赛道,智能化时代的弯道超车,岚图、极氪等传统造车新品牌迫不及待推出,长安唯有高端车型UNI车系。
当众人皆以为,长安蔚来或将成为故纸堆之时,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长安 汽车 第一次对外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高端纯电新能源车。再到今年4月,长安再度公布关于三方将打造CHN高端电子电气架构的消息,长安高端品牌才算有了眉目。
随后的一个月,长安发布公告,将“长安蔚来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阿维塔 科技 有限公司”,至此,长安 汽车 对外公布高端品牌的相关消息,仅此三次。
对比行业滚滚前行的热烫速度,业内多数保持着质疑声,就像对背靠长城 汽车 的沙龙智行的质疑一样,即便有长安 汽车 做后盾,阿维塔仍旧有来晚了的质疑。
有此疑问,并不奇怪。主要是因为市场是敏感且善变的,智能化时代的用户难以捕捉,成为传统车企改变思维做新品牌运营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大众,还是吉利长城,都未见明显成功。哪怕一直以用户思维为导向的蔚来,如今也陷入了用户沟通的新课题。
尤其是2021年一片繁盛尽出的背后,是芯片短缺的焦灼,阿维塔到底能为这个一边热络,一边撕裂的市场,带来什么呢?背后的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会如何作答这个时代呢?
会被市场需要吗?
时至今日,2013年观致 汽车 诞生之初喊出的那句话,“还需要一个新的 汽车 品牌吗?”近两年又被屡屡问及。资金,资源,人才,因为一堆概念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泡沫,然后泡沫破裂,成为第一批造车新势力诸多参与者最后的结局。
本以为泡沫碎裂的惨痛之后,市场会走向一段时间的“稳定期”,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是,热钱的涌入,让无数新品牌再次成为新的参与者。
无论是雷军、恒大“疯狂买买买”这类粗暴的补课方式,还是周鸿祎投资哪吒,各种来势汹汹的“门外汉”一次又一次撕开了 汽车 产业的边界,让传统车企们倍感压力,不得不冒着得罪原有供应商的风险,打开固有的产业链,重新找寻新鲜血液的加入。
所以,长安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和吉利推出极氪、长城推出沙龙智行不同的新方式,又多了一些合理之处。
在长安的谋篇布局中,华为将通过其ICT技术与阿维塔 科技 联合构建研发、渠道、服务、生态等全价值链环节,提供全栈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宁德时代则提供智能电动 汽车 动力电池技术,长安 汽车 是基于华为和宁德时代的技术,打造智能电动网联 汽车 平台。
成熟的制造产业链、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完善的电池方案,主机厂、供应商、ICT 公司组局造车,是一出强强联合的上乘之作。分工也算得上清晰明确,但能否实现1+1+1大于3的局面,就看这个新品牌和一款新车,能否“吃得开”了。
在 科技 生态大会上,长安首次揭晓了三方联合倾力打造的阿维塔 科技 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电动中型SUV,内部代号为E11的局部造型。
事实上,无论是阿维塔新品牌,还是E11新车的公布,目前都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品牌LOGO是什么,除了富有力量感的侧身流线,其他的车型设计理念,暂时并不清晰。
目前透露的信息是,E11这款车型,属于华为 inside 的第二款新车,定位中型纯电 SUV,诞生于 EPA2 平台,和基于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共创的 CHN 架构,搭载的是全栈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最新的电动化技术。找车网
“E11车型的调试工作还没有结束,很多之前定的方案都不合理,还在不断修改中。”长安内部工程师表示,其他的信息至今还在保密当中。不过,定位SUV,也能看出来阿维塔第一款车型,并不想直接进入特斯拉Model3所在的轿车市场,未来和Model Y或将正面一战。
至于,能不能做一个被市场需要的新品牌,阿维塔还没有踏出完整的第一步,要走的路还很长。
毕竟除了已经量产上市的对手之外,将首款车型价格定在30万元以上的沙龙智行也是阿维塔前路的一大拦路虎,“不满足于仅成为纯电动赛道的领导者,更致力于成为氢能新赛道的开拓者。”
从吉利、蔚来等大公司挖来诸多人才的沙龙智行等待着一鸣惊人,极氪01暂停接单,似乎都在提醒着阿维塔,“前路虎多”,谁都想当那个被需要的新品牌。
那么,“市场还需要一个新的 汽车 品牌吗?”
阿维塔做好准备回答了吗?作为长安 汽车 全新创业项目,阿维塔和长城的沙龙一样,与同一赛道上的竞争对手相比已经落后。
打不疼自己是关键
随着阿维塔的对外挂牌,市场的另一个疑问来自于,“长安有实力运营一个高端品牌吗?”
众所周知,经过2015年达成百万辆高峰之后,长安陷入了长达三年多的调整期,又经过一年多的新产品上市铺垫,长安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重新找回节奏。
直到2020年才推出了UNI系列,定位高端化产品,长安 汽车 才算开始破除“做不好中高端车型的魔咒”。但是做好一款产品,一个车系,和做好一个全新的品牌,有着需要跨越的鸿沟之别。
“我们其实很早以前就在研究或尝试高端化,我今天仍然说这条路我们一直会走下去。而且高端化不能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长安品牌务必向上,这是 汽车 产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长安品牌向上我们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路。”长安 汽车 总裁王俊透露。
王俊所言的循序渐进,在于 科技 日当天,和E11只有侧脸照不同的是,长安一同推出的另一款新车C385 的曝光就丰富很多。
这款并没有“悬挂长安车标”的新车,被定义为是长安 汽车 新起点、新战略的扛鼎之作。基于EPA1全新纯电动平台打造,定位跨界轿车,是长安全新的纯电动车型,搭载行业领先的APA7.0远程无人代客泊车系统、全球首发的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这是长安发布的一大重磅技术。
C385之所以被定义为是新起点之作,是因为这是一款搭载了长安新一代超集电驱的新能源车。新一代超集电驱,是通过新材料、新工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体,打造出拥有超高效率的电驱系统,具有"深度集成"和"超高效率"两大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将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直流升压等多功能深度集成的一套电驱系统。可覆盖240V-800V超宽电压范围覆盖,可满足400-1000km超宽里程需求。
这项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最大程度降低了机械和电磁损耗,整体损耗下降约1/3,电驱系统总成最高效率突破95%,工况平均效率超过90%。目前,行业现有的电驱系统平均效率只有85%。
可以这样理解,在新一代超集电驱系统的搭载下,整车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机械损耗,从而保证三电系统在质量方面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于是,有 科技 媒体将此技术评价为“硬件参数来看,超级电驱算得上领先,甚至可以说是能够打疼特斯拉的充电新技术”。
至于,到底能否和特斯拉的充电技术一较高下,形成和特斯拉正面对抗优势,暂无定论。不过,对于长安而言,先不打疼自己是关键。
“800V 充电配合快充电芯最快可以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 200 公里”,这个耳熟的800V,会不会像极氪那样因“宣传过度”而引起争议,长安或许能够吸收这个别人家的“前车之鉴”。
从E11和C385的推出可以看出,阿维塔 科技 与长安新能源并行发展,但阿维塔定位高端,是长安新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从公司注册地址从南京江宁区迁到重庆市可以窥探一二。
去年11月,长安发布了方舟架构,该架构的诞生,意味着长安开启了研发4.0时代的造车理念。方舟架构以智能和大数据赋能车身、底盘等整车基础性能迭代进化,并计划5年内推出105款新车的庞大规划,覆盖A0级到C级车的宽泛区域,UNI-K就是出自该架构。
随后几个月时间,在8月的 科技 生态大会首日,长安公布了SDA架构,这是基于软件定义 汽车 而研发的全新开放式数字化架构,属于新能源 汽车 的专属赛道,是整合升级长安已有的EPA0、EPA1和EPA2三大电动车平台而来。
未来三年,长安将基于这一架构,开发轿跑、SUV、MPV以及其他形态的新物种车型,共11款全新产品。
“这些战略说明,长安 汽车 高中低市场都想要,但这又要回归一个老话题了,长安搞得定未来复杂的产品线吗?”市场分析师对此有了一些担忧。
众多新能源车型的入局,就必须考验产品线的统筹能力。长安新能源与阿维塔的上市,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规模这两道难题。这也是横亘在每一个传统车企和自家新品牌之间的共同课题。
至于,长安新能源产品线会不会挡了阿维塔的前路,就需要考验长安的运营智慧了。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
2023-08-24 05:06:58
2023-08-15 15:50:42
2023-08-30 11:19:28
2023-10-16 1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