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12:07:02 | 找车网
“这么猛烈的降价潮在中国汽车史上很少见。”一位在汽车行业从业数十年的人感叹道。虽然距离
东风
汽车推出“自杀式降价”已经过去了十余天,但降价潮并没有平息下来,反而愈演愈烈,在汽车市场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车企们杀红了眼,纷纷挥刀砍向自己。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40个汽车品牌,上百款车型参与到这场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那么本轮降价的原因是什么?对汽车行业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对此,太平洋汽车采访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和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博士,听听他们怎么分析汽车行业这轮血腥的降价潮。
自杀式降价席卷全国
2023年1月6日,刚刚过完新年的中国人忽然
发现
,
特斯拉
国产车型
Model 3
、
Model Y
迎来史上最大幅度降价,比如Model Y长续航版本的降价幅度高达4.8万元。有消息称,降价当日特斯拉全国提车数量已破万,3天内特斯拉中国获3万辆汽车订单。
对于特斯拉来说,这轮降价或许只是常规操作。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曾在接受太平洋汽车专访时称,特斯拉降级是“基于成本定价”,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效应的增大,当成本下降后,特斯拉就会降价。
在特斯拉大降价后,
小鹏
、
蔚来
、哪吒等新能源车企纷纷选择跟进,降价或变相降价。
比亚迪
甚至把混动价格杀到10万以内,直接冲击了合资燃油车的主要阵地。就当人们以为这场降价潮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时,一场更大的风暴自湖北吹来。3月1日开始,湖北省政府联合东风汽车推出了一项购车补贴政策,东风系多个品牌均参与其中,补贴额度最高达9万元,仅仅12万元就能拿下一辆东风
雪铁龙C6
。
“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20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的问题,12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主的问题。”在以前,12万买B级轿车,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在这波降价潮中,已经成了平常事。
不出意料,东风集团在湖北开启的史无前例的自杀式降价,迅速引起了汽车圈的“地震”。此后,多个传统燃油车品牌选择“跟进”,推出优惠、补贴活动,如上汽
大众
、上汽通用、
一汽
奥迪
、广汽
本田
、
长安
汽车等,很多燃油车,折扣打到了7折,甚至更多。大家纷纷将B级车卖出了A级车的价格,将A级车卖出了五菱宏光的价格。而且政企补贴的不只湖北,多个拥有汽车厂的省份都开启政府补贴,
北京
、重庆、杭州、吉林等超过13省份地区发布了购车补贴政策。
很快,一场降价潮如东风般席卷全国。从合资车,到自主燃油车,再到新能源车,从中档车,到低高档车,几乎包括了在国内销售的所有车企。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采取各种优惠的汽车品牌近40家,涉及车型上百款,甚至之前很多完全不愁卖的新能源车系也都不得不加入进来。
降价原因复杂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降价呢?周玉山直言,这次降价潮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不是一两家车企的行为,而是整个行业出现了降价潮。虽然有的车企只是跟风喊降价,实际可能并没有降多少,但这次降价波及的范围还是很广。”他认为,个别车企降价的原因不难理解,比如存货太多,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就需要自救,需要地方政府输血。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车企不仅仅是纳税大户,而且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拉动作用也非常强,关乎到很多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着很多人的就业。所以当车企陷入绝境时,地方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政策,甚至现金补贴。
事实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汽车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武汉经开区被称为“中国车谷”,拥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而湖北省则聚集了约1400多家零部件企业、1578家汽车产业规模相关企业。2022年湖北省百强企业名单中,在规模营收、利润总额以及纳税总额位居全省第一的正是东风集团。然而近年来,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不断下滑。2017年~2021年,销量从412万辆一路下滑至327.53万辆。到了2022年,销量更是跌落至246.45万,在中国七大国有汽车集团中排名第七。最近,东风集团在港交所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2月集团累计销量仅为26.2万辆,同比下降48.48%,几近腰斩。如果此时地方政府不出手输血,再拖下去恐怕会殃及整个产业链。
对于有说法认为本轮降价潮是燃油车企急于电动化转型,所以抛售燃油车。周玉山认为这波降价潮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被称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的国六B将从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低于国六B标准的汽车不能销售、注册、上牌,窗口期只剩下4个月。但他认为电动化转型并不是主要原因。“电动化领域,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或者基础设施,当下都没有出现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变化。”周玉山说,在上述诱因不存在的情况下,车企不会贸然把燃油车全部清掉,然后全部转产电动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本轮降价促销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希望促进内需,同时地方政府希望推动汽车消费,所以就需要一些热点事件去拉动,车企采取了限时降价这种吸引眼球的做法,带来了比较大的效果。由于效果突出,其它车企和地方政府看到后,也开始学习模仿,进而产生了我们看到的降价潮。
与周玉山看法类似,在崔东树看来,汽车行业内出现的大甩卖现象与国六B车型清库存关系密切。乘联会预计,随着国六B标准执行日期逼近,车企将会逐步加速老车型清库,价格也将松动。回首2019年,在排放标准国五切换国六前夕,也出现过“单车优惠5万-10万”,“买一辆车送一辆车”的惨烈降价,不过波及范围尚不及这次。
其实早在2月中旬,崔东树就已经在公众号撰文称,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万辆,同比去年降38%,较上月环比下降40%,无论同比增速与环比增速都是本世纪以来的1月最低数据。他当时就曾发出提醒说,从333万台的库存水平和预期的春节后市场恢复平缓判断,建议行业对未来市场谨慎设定产销节奏,尤其燃油车及时调整生产节奏,及时消化经销商历史库存。
果然,不到半个月,汽车行业就爆发了全面的降价潮,燃油车尤为突出。
燃油车或将加速没落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降价当然是好事,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如此大规模的降价对中国汽车行业会有什么影响呢?会不会加速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速度?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插混车型的爆发,成本的控制,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小。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国内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56万辆,同比下降24.8%。与之相对应,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80.1万辆,同比增长32.2%。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已经出现了强烈的此消彼长的现象。
其实,在2月份电动汽车百人会媒体交流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就表示,“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汽车完全是一个此长彼消的替代关系,真正要控制的是燃油车的产能过剩。”随着燃油车这波迅猛的降价潮,不少媒体甚至喊出了“燃油车驶入黄昏”“燃油车被逼上价格战绝路”……
媒体们也并非危言耸听。毋庸置疑的是,这轮惨烈的降价潮必然加速行业大洗牌。这不仅仅是燃油车彼此之间的价格战,也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对决。高工智能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新能源车型交付均价降至17.56万元(同期燃油车交付均价为17.59万元),这是自2018年以来,两大对立市场的首次价格倒挂。而这一次,在新能源车打响价格战之后,燃油车也不得不跟进。新能源车经过这么多年的低调发育,新旧势力终于走向了分庭抗礼。很显然,血条不厚的车企会被首先淘汰出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我相信是消费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梦想秀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还有半个月时间,中秋加十一黄金周的假期就来了,除了举家出游,相信也有不少人想趁着这难得的长假去选择一下自己心仪的座驾。对于车企而言,此时也是卖车的最好时机,很多4S店也都开始“大放血”,进行打折促销优惠。近日,三个司机探访了沈阳
长安
和
比亚迪
的4S店,其中一些车型优惠力度还是挺大的,听我一一给您介绍。
长安:限时现金补贴至高30000元,享受新能源车下乡活动
周末假期,长安店内顾客很多,不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过来做保养的车主,因为十一假期临近,一些车主提前过来做保养,假期就可以安全去自驾游。进入店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目前长安卖的最火爆的
SUV
车型,
长安CS75
PLUS,这款车型在8月份紧凑型
SUV
销量中排名比较靠前,卖了22837辆,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基本每月销量都在20000+。
从现场情况来看,这款车型围观的消费者也比其他车型的人多。跟现场销售了解到,长安CS75 PLUS目前优惠10000元,而长安CS75 版本优惠力度最大,目前能优惠3万元,此时买后者还是比较合适的。在新能源车型中,长安UNI-V 智电iDD和长安UNI-K 智电iDD也有很多年轻车主打听价格,这两款车型优惠力度不大,长安UNI-K 智电iDD只优惠3000元,而长安UNI-V 智电iDD优惠15000-17000元。
从整体来看,长安汽车优惠力度基本在10000-30000元,降价力度比较高的车型也都是2022款车型居多,2023款车型降价力度不大。另外,长安汽车还参加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部分车型除了4S店给到的优惠外,还有政府补贴。具有农业户口消费者限购1辆新能源车,补贴金依据车子价格的10%来计算,最大补贴金额是5000元。
在长安汽车4S店旁边是深蓝4S店,三个司机也顺便进去了解了一下优惠情况。深蓝4S店店内目前只摆放了上市的2款车型,
深蓝S7
和
深蓝SL03
,店内顾客不算太多,经销售介绍,价格上深蓝基本没什么优惠,之前在教师节期间只有“情系深蓝 礼谢师恩”活动,购车即享价值30万深蓝商城蓝宝石和价值2399元
深蓝汽车
专供隔热膜。
比亚迪:新款车型基本无优惠,老款车型优惠10000元
探访完长安和深蓝4S店,三个司机接着去了比亚迪4S店。周末比亚迪4S店顾客很多,销售也非常忙,有的销售甚至一人带2组客户共同讲解车型,还有一些车主直接报名了试驾,基本要等半小时才能开上试驾车型。
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中,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咨询的消费者很多,这款车型5月份上市,价格比宋PLUS DM-i冠军版要低一些,性价比很高,混动车型能跑1000多公里,在东北地区,大家普遍担心纯电续航性能,但是对于混动还是非常信赖的。
在海洋网系列车型中,6月上市的
海豹
因前卫时尚的造型还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很多年轻消费者向销售打听海豹的性能。另外,还有很多女性顾客直接去围观
海鸥
和找车网
海豚
,坐在驾驶室里零距离体验。
优惠方面,经现场销售介绍,比亚迪新款车型基本没有降价优惠,而部分老款车型有一些降价优惠,像
元PLUS
88元购车款抵5888元,秦PLUS限时补贴5000元。还有部分车型支持置换,补贴至高可达8000元。
整体来看,比亚迪的优惠基本也都是老车型,优惠最高不超过10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沈阳发放了新一轮居民消费券,总计7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购买5万元(含)-10万元(含)的汽车,补贴2000元。购买10万元(不含)-20万元(含)的,补贴3000元。购买新车20万元(不含)以上的,补贴4000元。购买新能源汽车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发放1000元。加上购买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免税金额最多不超过30000元,政策利好,此时购买新能源车还是非常合适的。
其实除了沈阳发放各种补贴之外,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购车补贴福利。
各省市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券,最高补贴10000元
北京
:昌平区发放1000万汽车消费券。发放方式为,单车销售额6万(含)-单车销售额50万以上,每车补贴1000-8000元不等。同时,水灾受损车辆车主购车,额外再补贴1000元,时间截止至2023年10月30日。
上海
:近日,上海相关部门调整了《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个人购买纯电车,直接一次性给予10000元购车补贴。
广州:在2023年9月8日至9月30日购车的消费者,购买燃油车在10万元(含)以上,20万元以下,补贴3000元;在20万元(含)以上,补贴4000元。购买新能源车在10万元(含)以上,20万元以下,补贴4000元;在20万元(含)以上,补贴5000元。本次汽车消费补贴名额约1700个,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天津:2023年9月1日-30日,天津相关部门开始发放金秋购车消费券,价格低于 15 万车型享受购车 1000 元/车补贴,共计 100 张, 开票价高于 15 万车型享受购车 1500 元/车补贴,共计 100 张。
杭州:杭州滨江区于近日发放1000万元购车补贴,20万以内,补贴2000元/台;20-30万(含20万),补贴5000元/台;30万以上(含30万),补贴8000元/台。
郑州:9月15日,郑东新区将发放新能源车消费券1900份,共计970万元。购车在7万元(含)以上至15万元(不含)以下的新能源车,可抢领4000元电子消费券;购车在15万元(含)以上的新能源车,可抢领6000元电子消费券。发放燃油车消费券1820份,共计730万元。购车在7万元(含)以上至15万元(不含)以下的燃油车,可抢领3000元电子消费券;购车在15万元(含)以上的燃油车,可抢领5000元电子消费券。
烟台:9月14日起,烟台相关部门开始发放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消费券,购置20万元(不含)以下的,每辆车发放2000元消费券补贴;购置20万元(含)以上的,每辆车发放4000元消费券补贴。
三个司机观点:
临近十一假期,车企早早开始进行促销优惠活动,长安方面,燃油车型优惠力度比较大,最多能优惠近30000元;比亚迪方面,老款车型优惠比较多,基本在10000元上下。除了车企促销外,各省市政府也在近期发放了千万元的购车消费券,促进汽车市场稳定发展,鼓励消费者积极购买新车。面对双重优惠,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撰文:朱玉冬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三个司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促成这一轮降价的原因被认为是汽车“清库存”,这么理解没有错,但为何要如此着急的清库存呢?根本原因是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简称“国6B”!在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期间,执行的是“国6A”的排放标准,所有能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当然二手车除外。
降价还会带来一个对消费者的利好,那就是汽车的价格确实会越来越低,燃油车的整体定位会更低;只不过这一次参与价格战的品牌也是以燃油车制造商为主,这会一定程度的造成用户对燃油汽车信心的下降,燃油车会更快的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这些车在补贴阶段里的价格低了很多,补贴结束之后还能涨回去吗?
如果涨不回去的话,那之前以高价购买车辆的老车主就要流泪了!因为哪怕前后只差几天,这些车也都等于损失了几万元的价值。未来车辆的价值评估只会按照降价后的低价格进行,所以综合损失其实更大,于是价格能涨回去就是老车主最大的期望。
但就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来看,似乎行业还没有做到全面电动化的准备,所以下半年的车市可能会有一次宏观的调控,具体会有什么举措就只有拭目以待了。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9-28 07:29:29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