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05:46:47 | 找车网
谁的KPI悬了?
”
作者|王磊 楚门
编辑|秦章勇
进入12月,11月的车市晴雨表按时奉上。
最大的黑马
非问界莫属,在问界新
M7爆单
的情况下,11月共交付新车达
18827辆
。
这个成绩意味着问界挤进新造车阵营前三。排在头位的仍然是理想,11月交付再次突破4万辆,是排在第二位
小鹏
(20041辆)的两倍。
零跑紧随问界,11月交付18508辆,
蔚来
则是15959,排在零跑之后。
传统车企的老大哥们继续稳定发挥,
比亚迪11月销量再破30万
,达到301,903辆,吉利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则达到了153845辆,同比增长达42%,长城汽车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31170辆。
价格战仍在继续,2023年还有最后一个月,谁的KPI悬了?
01
华为系份额再扩大
不造车的华为,现在已经是车圈顶流了。
鸿蒙智行旗下问界品牌,
11月全系交付新车共计18827辆
,逼近2万辆,其中仅问界
新M7
一款车型就交付了15242辆,累计交付了27000辆。
而不久前,余承东透露问界新M7两个半月大定数量已经
突破10万台
,还趁热打铁推出了问界新M7 Max后驱智驾五座版,进一步拉低车型门槛,售价28.98万起,六座版为30.98万起。
小算盘不难看出来,问界新M7累计大定突破10万辆背后,
智驾版
占比就达到了
60%
。现在推入更低门槛的智驾版本车型,就是进一步拉高终端销量。
不仅如此,问界系列的旗舰车型,全场景智慧
SUV
问界M9
,甚至还没上市就收到了
33000台的预订量找车网
,多到手软的订单,让余承东做出了“下个月准备交付23000台以上”的承诺。
“希望从明年1月份后,每个月交付超过30000台,我们在努力提升产能,让大家早点拿到车。”
让车企头疼的一般有两件事,一个是车生产得太多卖不出去,另一个则是车卖的太多,结果产能跟不上了。今年这两件事,都被问界碰上了。
上半年终端销量萎靡不振,没想到问界新M7上市之后,订单量直接拉满,如此冰火两重天的节奏,让提升产能成了问界最要紧的事。当初华为的十个亿资金砸进去就是为了提升产能,建造新的生产线,还新招了2万多名新员工。
虽然正经历着产能危机,但无疑痛并快乐着。
但同样有着华为加持的
阿维塔
品牌,销量就有些“小而美”了。11月,
阿维塔11交付4080台
。
不过阿维塔新的销量增长极,第二款车型
阿维塔12
已经在路上了,大定已经超过20000台,下个月或许能交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就在几天前,有媒体爆料,
极狐
将会在2024年推出两款新的车型,都是与华为合作的车型,其中HI模式下的新车将会基于阿尔法S 先行版打造,搭载华为最新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系统。而另一款则是基于现在热度很高的鸿蒙智行模式,
华为参与深度的开发
。
北汽极狐出现这样双线发展的情况并不意外,毕竟以目前的市场节奏,与华为合作是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已经有了问界和
智界
打了样,鸿蒙智行的合作方式已经受到市场的认可。
11月,北汽极狐交付3849辆,其中,阿尔法T系列车型环比增长41.72%,阿尔法S系列车型环比增长71%。
02
理想一枝独秀,小鹏回血成功
理想
是要笑到年底了,11月共交付41030辆,同比增长172.9%,继续领跑新势力,这也是理想
连续两个月交付超4万
。
对于李想定下的年销30万的目标,也已经超额完成。截至2023年11月30日,
理想汽车
全年累计交付325,677辆。
不过李想在完成
年销30万
目标的同时,又给自己立下了个新的Flag:12月挑战5万辆交付,
理想L7
挑战交付2万辆。
如果真能实现,理想的单款车型就要比友商的五六个车型总销量还要多了。
据晚点AUTO,
理想被曝出将2027年的出海计划
提前到了2024年,首批进入的市场为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还可能包括部分北非国家。
此前,对于海外业务理想并不像其他车企那样激进,既没有出海建厂意思,也没有参与海外项目的更多规划,仅表示会在2028年后才会郑重考虑出海事宜,在这之前将会以平行出口为主。
今年7月,李想本人也曾发微博称,理想汽车在2025年之前不会考虑海外市场,会集中全部资源实现2025年目标:做到中国市场所有豪华品牌销量的第一,年交付量达到160万辆,还要实现5000亿元的营收。
如今被曝出海计划时间提前,看来李厂长已经准备带着他的奶爸车出海了。
而最近理想旗下最热的车型非
纯电MPV理想MEGA莫属
,以60万的预售价在广州车展开启预售后,短短一小时后,理想汽车发布消息称,预定量已经超1万台。
朋友们,这可是60万的车,按计划,MEGA将在今年年底前上市,明年
2月开启交付
。
MPV
的另一个焦点来自小鹏汽车,同样在广州车展开启预售——
小鹏X9
,预售价38.8万起,和
理想MEGA
虽然不是同一级别,定位也大不相同,双方还是在市场引起了热议。
11月,
小鹏累计交付新车20,041台
,同比增长245%,其中
小鹏G6
交付8,750台,连续2个月月交付突破两万,虽然和上个月的销量相差无几,但还是创造了单月交付新高。
截至11月末,小鹏汽车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121486台,这个数字已经超了小鹏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量。
蔚小理中,蔚来压轴交出了11月成绩单,11月,蔚来交付新车15,959台,同比增长12.6%。
这一成绩,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相比上个月继续下降,
环比下滑了0.7%
。对比其他两家同环比双双增长的成绩,显然蔚来有些
单薄
。
从全年看,2023年1-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42,026台,同比增长33.1%。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431,582台。
但东边不亮,西边亮,坚持长期主义的蔚来,最近迎来了曙光。一周前的11月21日,蔚来与
长安
汽车签署了
换电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等一系列的合作。
一周后,蔚来换电体系再接入一家重磅选手——
吉利汽车
,双方的合作范围与此前长安汽车签署的基本一致,对于换电体系“共投、共建、共享、共运营。
与吉利的合作,则将让蔚来进入了从未涉足过的B端市场,因为在合作范围中还涉及到了网约运营车的换电体系。
此外,李斌还透露道,除了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之外,当下还有多家企业在和蔚来谈开放换电网络的合作。
03
零跑风光满面,哪吒苦寻突破口
便宜大碗的策略,零跑用的炉火纯青,凭借自研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时不时推出优惠政策来刺激销量,也不失一种独特的手段,在内卷车圈里杀出一条血路。
本月的销量数据发布前,
零跑又又又降价了
,推出新一轮的限时优惠,零跑C11、零跑C11增程、
零跑C01
、零跑C01超级增程、
零跑T03
基本全系都有优惠。
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优惠政策。11月,
零跑汽车
交付达18,508台,连续刷新交付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0%。
此外,零跑也在11月20日,完成了与Stellantis集团超百亿的股权交割,仅用时25天。
毫无疑问,明年是零跑打开全球化市场的开局之年,其首款全球化车型C10,将于明年1月开启国内预售,并计划在一季度内完成到店、上市与交付等一系列动作。
零跑想的很通透,一家车企要留在牌桌上的话,保持产品和品牌热度显然更重要。
致力于海外市场的
哪吒汽车
,
11月全系交付12,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电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第一名:比亚迪新能源
2021年销量:593745辆
第二名:广汽埃安
2021年销量:123660辆
第三名:小鹏汽车
2021年销量:98155辆
第四名:蔚来汽车
2021年销量:91429辆
第五名:理想汽车
2021年销量:90491辆
第六名:大众ID家族
2021年销量:70625辆
第七名:哪吒汽车
2021年销量:69674辆
第八名:威马汽车
2021年销量:44157辆
第九名:零跑汽车
2021年销量:43121辆
第十名:岚图汽车
2021年销量:6791辆
“卖的越多、亏得越多”,这似乎成为了新造车们难以逃脱的一个魔咒,前有理想、零跑,后有
蔚来
、
小鹏
。此前,
理想汽车
公布了2022年的财报,2022年,理想销量大增47%,同时,亏损也从原来的3亿元,扩大到了20亿元。
3月1日,蔚来发布了自家2022年财报数据,从整体上来看,不太乐观。
一份不是令人满意的财报
2022年,蔚来总营收492.69亿元,同比增长36.3%。相比去年增加了131亿元左右,这也是蔚来第一次达到400亿元的营收规模。究其原因,还是得益于销量的上涨(2021年为91429台,增长34%)。不过这里要指出,2022年蔚来一共有6款车型在售,相比起2021年,阵容也更丰富。
真·“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相较于交付上较为低迷的表现,蔚来的经营亏损更像是一座大山,让人无法不注视它,根据财报显示,蔚来2022年的净亏损高达144.37亿元,同比扩大259.4%,相比起理想的亏损20亿元,蔚来多了7倍有余。
假设我们以利润去除掉去年的总交付量来计算,得出的结果是,每交付一辆新车,蔚来就要亏损11.7万元。可以说是“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毛利率快速下滑
除了巨额亏损之外,蔚来的毛利率也有所下跌,2022年,蔚来的毛利为51.44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68.21亿元的毛利,下跌了24.6%。同时,蔚来的毛利率也从原来的18.9%跌至10.4%。而2022 Q4的毛利率仅有3.9%。对此,蔚来解释道,导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NT1.0平台的ES8、ES6、EC6车型的库存、生产设施的加速折旧以及购买承诺损失。导致毛利率下滑了6.7%。
第二个是新能源车企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电池成本暴涨”。由于蔚来采用的平台化设计,电池容量更大、相比起隔壁的理想,成本上浮的更夸张。
而关于毛利率的健康问题,理想CEO李想曾发表过自己的意见“20%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最低毛利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当企业在做任何长期投资时,才能够坚定地往下投”。按照李想的说法,蔚来的毛利率情况,显然不容乐观。
投资研发加速 为提高毛利率做准备
相比起大幅下滑的毛利率,蔚来在研发投入中,却是没有怂过。2022年全年,蔚来的研发费用为108.36亿元,同比增加136%(2021年45.9亿元),细分到Q1、Q2、Q3、Q4,研发投入分别是17.62亿元、21.49亿元、29.45亿元和39.81亿元。蔚来官方也表示2023年每个季度平均研发费用将在30-35亿元左右。
此前李斌也曾提到,想要在市场获得20%以上的毛利率,就必须自己研发、自己做电池、做芯片,目前,电池占整车的成本约40%,蔚来自己亲自造电池,就能够获得8%的毛利率,而自己研发芯片,又能从其中获得10%左右的毛利率。而目前,蔚来自研电池项目已经正式动工,新建的电池工厂规划产能为40GWh,将投产蔚来自研的大圆柱电池,预计每年投入研发超10亿元。
电动EV:长期主义者的将继续努力奔跑
在随后的电话会议上,蔚来管理层也对2023年颇有信心,同时,李斌也表示,NT2.0产品全部发布后,销量或将达到30000台。从管理层的态度来看,蔚来销量大幅增长,将有助于毛利率的提升,同时按照蔚来的规划,假设原材料价格按照趋势达到下降的速度。那么2023年Q4的毛利率也将有望恢复到18%-20%左右,届时,蔚来的2023 Q4实现盈亏的目标也有望实现。
蔚来一直以来都将自己视为长期主义者,面对的高额研发投入、换电站加速建设,以及第二、三子品牌的即将发布。蔚来依旧坚定地走下去,正如蔚来CEO李斌所言:“汽车行业是马拉松、蔚来才跑了2、3km,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竞争,一直跑下去才是最关键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9-28 07:29:29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