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

2024-01-25 06:31:50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

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日前,从长安汽车官方了解到,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将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蔚来退出了长安蔚来合资公司,未来长安蔚来将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长安蔚来成立于 2018 年 7 月 10 日,该公司业务将覆盖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零部件生产、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目前看来长安蔚来或许会成为长安新品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

从亏26亿到赚38亿,长安汽车“转危为安”

“开挂了。”

预计盈利32亿元-38亿元。

10月14日晚间,长安汽车披露的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长安汽车预计业绩扭亏为盈。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2亿-3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6.62亿元,上涨220.23%-242.78%。其中,长安汽车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5.98亿元-11.9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21亿元,增长241.84%-384.2%。

对于业绩大涨,长安汽车表示,主要因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同时2020年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约56亿元。

这样的高光时刻,有些久违,但并不陌生。

事实上,2016年,长安汽车净利润曾达到102.85亿元高峰,长安自主品牌销量达128万辆位居自主车企销量第一,外界给长安冠以“自主一哥”的称谓,并开启了头部自主品牌的“三强时代”。

然而,最近三年,这位昔日的自主一哥,过得有些艰难。

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71.4亿元、6.81亿元、亏损26.47亿元,分别同比暴跌30.61%、90.46%和488.81%。其中,2019年是长安汽车自上市23年以来,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彼时,有分析认为,如果长安继续保持如此下滑,一哥难保,不久其“自主三强”的席位也将被上汽乘用车取而代之。

或许是形势所迫,亦或是厚积薄发。

进入2020年,长安汽车开始发力,经营情况逐渐好转。

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亿元和19.71亿元,呈不断上升趋势。

然而,长安汽车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主要还是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增加。

简单的说,就是出售了旗下公司的股权和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上涨。如刨除这几项利润,2020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扣非净利润预计约为-22.75亿元至-32.75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2.4亿元进一步扩大。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此番长安汽车的盈利“水分”正在逐渐变少。

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前三个季度的预盈利额来推算,前三季度长安汽车扣非净利润虽处于亏损状态,但扣非亏损已经缩小了约6—12亿元。

而水分的“蒸发”,离不开销量的向好。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长安汽车9月销量为20.55万辆,同比增长28.6%;1-9月累计销量为137.09万辆,同比增长12.01%,跑赢行业18.9个百分点。

其中,长安系自主品牌汽车9月销量达15.30万辆,同比增长31.9%,前9个月,长安自主品牌销量达103.42万辆,突破百万辆,同比增长12.1%。合资板块,1-9月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为16.71万辆,同比增长29.64%;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达9.43万辆,同比微降1.58%。

这样的成绩,也换来了多家证券机构的看好。

华创证券预计,长安汽车2020-2022年归母净利预期57亿、60亿、72亿元,维持“强推”评级。太平洋证券研报表示,三季度开始乘用车进入行业数据“利好”期,预计长安汽车 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60亿元。

销量、业绩双双上涨,资本市场也纷纷看好,长安汽车是否危机已过?

答案,或许未必。

“企业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内部。在新一轮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当口,长安汽车如果转型不成功,将面临生死存亡。”

尽管前9个月长安汽车的表现十分出色了,但是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仍为自己敲响了“警钟”。

而他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事实上,目前长安汽车存在整体毛利润偏低的问题,即产品走量却不挣钱。据悉,长安汽车上半年整车毛利率为9.29%,远低于竞争对手吉利汽车的17.11%和长城汽车的14.72%。

“单车利润低,主要源于长安汽车在转型赛道上的落后。”有业内人士指出,高端品牌迟到、新能源产品孱弱、是长安汽车的“硬伤”。

当前,面对智能化、高端化的市场需求,布局新能源、冲击中高端市场,已成自主品牌向上的必然选择,亦是业绩盈利的杀手锏。

在车圈混迹多年的长安汽车,岂能嗅不出这样的风向。

事实上,在过去三年时间里,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和高端化两个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效果平平。

“香格里拉计划”是长安汽车早在2017年就启动新能源战略。这个战略,可谓十分战略——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如今眼看快到了第一阶段的收官之际,市场上还未传出计划中“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发布的任何动态。找车网

高端品牌,也始终是长安绕不过的一个话题。

2018年4月,长安汽车正式向外公布“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并将旗下品牌重新梳理为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以及高端品牌(暂定名AB)组成的四大品牌体系。

然而,时隔1年多,吉利的领克、长城的WEY及奇瑞的星途等几个国产高端品牌都已投入运营,而长安汽车正处于筹备中的新品牌却迟迟没有动静。

对此,长安汽车高层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长安汽车选择不单独再命名一个品牌,而是做高端产品。”

2020年3月,长安汽车推出UNI引力系列产品作为中高端产品试水。然而,目前来看,虽然其首款车型UNI-T销量还算可观,但在其价格上却与经济型车型毫无区隔,与“高端”调性并不相符。除此之外,该款车型还与长安旗下CS75、CS75 PLUS等目前走量车型存在较多的价位重叠,长期以往,易引发长安产品线“内部竞争”。

显然,“产品高端化”并非长久之计,而高端又是不能舍弃的未来。

“正在闷声憋大招,全力做这个事情(高端品牌)。”

日前,朱荣华表示,“有太多‘烈士’在前面。没有这样的理由,我是高端品牌消费者就会买我们的产品。我只能说,我们计划培育一个新的品牌,从目前准备的情况来看,有信心往上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长安汽车,想要王者归来,看来还得有一段艰难“向上”的路要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

作者:胖人

主编意见: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不再是一半一半了,长安通过持股达95.38%彻底掌控了话语权。毕竟长安这么大的背景凭什么要和你小小的蔚来商量着办事?所以这种造车新势力和背景深厚的大车企的合资之路,最终都会是这种走法……不可能有那种在市场游走多年的"爷爷"还要和"孙子"商量"家庭"决策的可能。毕竟,把权利的归属搞清楚了,才能更好的指挥层层下属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嘛。

8月31日,长安汽车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中的“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一项提到,报告期内,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蔚来”),将该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由此长安汽车在该公司的直接持股比例达95.38%。这也意味着,另一股东蔚来汽车已退出了长安蔚来合资公司。

长安蔚来成立于2018年10月,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担任,CEO由来自长安的杨放担任。据悉,长安汽车原持有长安蔚来50%股权,能够对其实施共同控制,按权益法核算。时隔几年,长安与蔚来的合作一直迟迟未推进。2020年6月,长安汽车通过现金增资等方式增加对长安蔚来的投资,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合计持有长安蔚来95.38%的股权。与此同时,长安蔚来发生工商变更,李斌卸任该公司董事长,新任董事长为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

这一人事变动后,长安蔚来高管团队中已全部是长安汽车方面的人士,不再有蔚来汽车方面的人士,行业猜测,蔚来汽车在长安蔚来的股权被稀释,蔚来在长安蔚来或将只担任投资者的角色。但究竟蔚来汽车股权被稀释了多少,以及蔚来是否退出了长安蔚来,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另外,有媒体称在2019年中旬,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是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或将从一定层面暗示长安蔚来或将与长安汽车未来高端品牌有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找车网。
与“长安与蔚来分手 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所有股份 长安持股增至95.38% 掌长安蔚来话语权”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