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22:03:29 | 找车网
目前,电动汽车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很多人基本都选择电动车,而且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不断增加,续航能力也不是电动汽车的短板。然而,相应的,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最近汽车编辑看到了这样的问题。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汽车编辑器。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家用充电方式?
电直接取自低压照明电路,充电功率小,由220V/16A的标准电源供电。典型的充电时间为8~10h。这种充电方式对电网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满足照明所需的供电质量就可以使用。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小型充电站?
小型充电站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充电方式之一,充电桩设置在街道、超市、办公楼、停车场等。电动司机只要把车停在充电站的指定位置,接上电线,就可以开始充电。充电方式多为刷卡,充电功率多为5~10kW。典型的充电时间是充电1~2小时,充电5~8小时。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快速充电。
DC电动汽车充电站,俗称&ldquo快速充电。它是一种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部并与交流电网相连的电源装置,可以为非车载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DC电源。DC充电桩输入电压采用三相四线制AC380V±15%,频率50Hz,可调DC输出,直接给电动车动力电池充电。由于DC充电桩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可以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大范围调节,可以满足快速充电的要求。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无线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是近年来国外的一项研究成果。它的原理就像车内使用的手机,将电能转换成符合现行技术规范要求的特殊激光或微波束,在车顶可以安装一个特殊的天线接收。借助无线充电技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或双能汽车可以通过安装在电线杆或其他高层建筑上的发射器快速为电能充电。电费将从安装在汽车上的预付卡中扣除。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移动充电方式。
索瑞德DC便携式移动充电器由智能高效模块、主控单元、人机交互接口和充电接口组成。
连同计量和计费单元、通信接口等。,组成一个小巧便携又多功能的DC充电器;友好的人机界面便于用户操作使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设备扩展和维护;支持全自动充电模式;便携式DC充电器抗震能力强,保障功能齐全,满足客观条件、恶劣户外移动环境和应急需求的要求;方便客户快速应对突发情况,测试充电电能。同时可以有效弥补与各种充电桩软件兼容导致的无法充电。
今天,汽车系列的分享到此结束。以上就是车系共享的电动车有哪些充电方式。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是和自己的出行有关,不过不用太担心。电动汽车目前的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希望车系的分享能帮到你。
百万购车补贴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可说是“卷”到飞起了,尤其是下半场智能化比拼开始后,各家车企也是绞尽脑汁抢夺市场。这不,最近吉利和百度联合打造的
极越
品牌就相当抢镜,首款车型
极越01
更是下了“血本”,全球首个支持车外语音的量产车型、国内首个纯视觉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全球最大“蚌式机盖”、同级最大电动升降尾翼、全球最薄大灯模组、业界尺寸最大的超清一体屏、离线语音……光听这些,就知道这家伙来者不善了。
近日,极越汽车宣布,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极越01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4.99-33.99万元。官方称其为“汽车机器人”,定位是一台
纯电动
中大型找车网
SUV
,诞生于SEA浩瀚架构,并搭载了基于
Apollo
高阶自动驾驶能力进一步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此前,这款车型已经下线并开启预售,24小时内就斩获15389个预定订单,大有一炮而红的架势。
简洁的外观暗藏“心机”
极越01首先在颜值上就拿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分,整体辨识度颇高。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大灯设计很有意思,贯穿式“一字眉”灯组将两侧T字形大灯组联结起来,视觉一体感不错。而且,这两组灯组配合轮眉灯、AI指示灯还构成了智能交互灯光系统,在自动驾驶、语音交互等不同场景中会有不同的交互设计,用户也可自由编程。
车头还有一个卖点,那就是极越01采用了官方称之为全球量产尺寸最大的“蚌式机盖”,该机盖宽度达到1960mm,面积达2.15㎡,机盖两侧下沿一直延伸到翼子板,使得车头向车顶的过渡更加自然,带来非常不错的视觉效果。
极越01采用的是电动车惯用的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设计,侧面线条起伏较大,侧围造型曲线成型深度近300mm,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853/1990/1611mm,轴距为3000mm,加上大溜背、大轮眉以及前低后高的腰线设计,整体比例动感十足。作为一款中大型
SUV
,极越01整车风阻仅为0.249,在同级别产品中也拥有明显优势。
极为少见的是,极越01作为一款智能电动车,直接取消了门把手设计(用自动感应、语音、按键、UWB钥匙等多种方式开门)和激光雷达(采用BEV+Transformer“纯视觉”高阶智驾技术方案),并且将车外传感器进行高度集成化隐藏,比如这款车所搭载的超声波雷达所在位置和周围车身平面保持齐平,颜色也和车身同色设定,再比如这款车搭载的四组车外麦克风,也被巧妙地藏在外后视镜、车头和车尾的车身内,整车视觉效果极为简洁、流畅。
为了实现高效的空气动力性性能,极越01在轮毂部分也是有说道的,官方称其采用空气动力学集成化结构设计,相比传统轮圈风阻可降低10 count,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提升约7-8km。新车单/双电机版对应标配19英寸/21英寸轮圈,并且可选配21英寸高性能运动轮圈,搭配高性能Brembo卡钳,更加凸显运动范儿。
车尾部分,极越01的整体设计饱满,贯穿式“一字眉”尾灯点亮后比较精致耐看,与前脸也形成呼应。此外,新车尾灯上方还匹配了分段式扰流板和自动升降尾翼,该尾翼可根据不同驾驶状态,由AI自适应调节,破具未来感和智能化。
智能座舱里“硬菜”不少
内饰部分,极越01采用了“机器人美学”设计语言,整个座舱氛围科技感十足,中控设计线条简约,一目了然,C位自然是留给了35.6英寸6K超清一体中控屏,据说屏幕像素密度达到185 PPI,可全屏展示也可分成双屏和三屏独立显示,分区内可以自由组合与滑动流转。而且,新车还内置了
高通
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8295芯片,首次完全启用2个NPU,AI算力高达60TOPS。
既然叫“汽车机器人”,极越01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方面自然要上点“硬菜”。比如在语音系统方面,极越01支持主驾免唤醒、连续说、四音区同时说等功能,语音系统可以搞定全车所有功能操控,并且支持全域离线语音识别功能,即便是在没有网络信号的时候语音系统依然可以工作。再比如,新车还搭载了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融合了视觉图像识别、车内外传感器、用户偏好和数据、场景状态信息等,可以轻轻松松实现很多实用性功能。
目前,汽车行业都在朝着智能驾驶方面进阶,极越作为目前唯一一个Apollo高阶自动驾驶能力全面赋能的智能汽车品牌,极越01则全系搭载2枚英伟达Orin芯片,AI算力508 TOPS,而且,极越还发布了国内首个BEV+Transformer“纯视觉”高阶智驾技术方案,意味着极越智能驾驶进入2.0阶段,即完全无需激光雷达,进一步降低硬件成本,减少消费者购车负担,而且让智能驾驶系统高效成长迭代,在无需激光雷达的前提下实现中国城区复杂地面道路的领航辅助驾驶。
此外,极越还具备3D智能驾驶地图,可以把智能驾驶过程中车辆的状态、车辆所感知到的东西、车辆下一步的动作展示给用户,让用户在体验中逐渐了解这套智能驾驶系统,感受到它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人机共驾”的默契程度。
动力系统方面,极越01提供有两个版本,其中,单电机版车型的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343N·m;双电机版车型的最大功率400kW,峰值扭矩686N·m,官方0-100km/h加速为3.8s。续航方面,单电机版CLTC续航分为550km和720km,双电机版CLTC续航里程660km。此外,新车的
三元锂电池
版本和
磷酸铁锂电池
版本均可在30分钟内实现10%-80%SOC(240kW超充桩,25℃)充电时间。
未来的胜算有多大?
从整个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化、科技化是未来车企们竞争的重点,而极越01主打的就是智能化、科技化,最大优势就是拥有Apollo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全面赋能,以及国内首个纯视觉高阶智能驾驶方案,也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实现城市域领航辅助的车型,虽说是“初来乍到”,但也算是“有备而来”。
结合整体的定位和售价来看,极越01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
小鹏G9
和
特斯拉
Model Y
,前者在智能化领域已经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和较强的市场号召力,而后者在市场体量、品牌力尤其是成本控制能力上都具有较大优势,特斯拉每次价格下调都能引起不小的市场动荡。所以,对于极越01来说,竞争态势依然非常严峻,要想在未来的智能化领域站稳脚跟,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结束语:
在新能源赛道上,极越品牌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选手,不过“汽车机器人”这一概念的抛出,确实引起业界诸多关注,极越01凭借独特的造型设计和更为高阶的智能化配置,也算打出了自己的差异化特征。不过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各大品牌也都在搞科技竞争,
小鹏
、华为、特斯拉等等都不容小觑,因此,留给极越的机会和空间也非常有限,就看极越品牌能不能杀出重围,脱颖而出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世界周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前,奇瑞新能源官宣旗下的全新纯电动SUV(S61)命名为“蚂蚁”,感觉各大车企纷纷跨界进入动物王国了。这款“蚂蚁”新车和奇瑞爆款A00级的小蚂蚁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车型定位大不相同。
新车基于奇瑞新能源正向研发纯电平台LFS打造,续航里程(NEDC标准)为510km,预计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上市。
蚂蚁的车头造型乍一看感觉撞脸“领克”,整体造型也颠覆现售车型的设计,前脸采用封闭式中网格栅设计,分体式大灯和机舱盖融合,打造两侧隆起的视觉效果,下方的灯组采用贯穿式设计,搭配大尺寸的进气口和装饰条,整个前脸营造出强气场的厚重感,辨识度也颇高。
新车的车身侧面,流线柔和简洁大方,带来饱满且富有动感的腰身。新车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630/1910/1655mm,轴距长达2830mm。20英寸的轮圈内部点缀了银色“Y”字型,大胆前卫,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它的车尾部分,也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跟前脸相呼应,两侧灯组内部为横向排列灯源,点亮后层次分明。此外,由黑银配色组合的后保,为蚂蚁的尾部增添了稳重耐看的元素,更显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内饰方面,新车用了奢华棕黑的配色,让整个驾驶座舱彰显满满的高级感,双12.3英寸屏幕连接在一起,非常吸睛,也是突显未来科技感的设计。
此外,新车运用全新挡杆样式,动感十足。配置方面,蚂蚁将配备曜黑全景天窗和真皮包裹的座椅,车载智能网联系统,包括AI人机交互、多屏互动、空气净化等配置也将拥有,此外,据了解还配人脸识别、智云管家2.0、智能手环、OTA、ADAS+辅助驾驶、5G-V2X等技术。
总的来说,新车的外观和内饰精致度设计和配置表现都大大提升,让我们继续关注新车的动力相关信息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9-28 07:29:29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