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09:49:35 | 找车网
2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回暖!
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43.9万辆,环比大增32.4%。
两大巨头
比亚迪
、
特斯拉
在这方面表现得很明显,
宋PLUS
、
Model Y
分别占据2月份新能源SUV销量榜前两名。
那么,其它厂商的表现如何呢?
比亚迪4款车型上榜
比亚迪依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2月份共有4款车进入新能源SUV销量榜前15名。
比亚迪宋PLUS月销量为51592辆,相当于第二名Model Y的两倍,完全回归正常。
元PLUS
销量为20279辆,唐家族月销量为12029辆,与高峰期相比均有明显滑落,说明比亚迪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强。
值得关注的是
护卫舰07
,这款车去年12月才正式上市,但2月份销量已经达到6429辆,不出意外的话,这将又是一个万辆俱乐部的常客。
造车新势力分化严重
2月份国内造车新势力市场份额仅为1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危险信号,也从侧面证明造车新势力内部存在严重分化。
表现最突出的依然是
理想汽车
,两款主力车型L8和L9进入榜单,前者月销量为8192辆,后者月销量为7299辆,双双跌破万辆,但仍然是表现最好的中大型SUV。
其次则是
哪吒U
和
哪吒V
,前者月销量为3012辆,后者月销量为5013辆,虽然进入榜单,但这样的成绩远未达到哪吒的预期。
蔚来ES6
月销量为2848辆,同比下跌13.9%,虽然还有将近3000辆的规模,但同比大幅下滑是个不太好的信号。
传统厂商表现稳定
传统汽车厂商的转型逐渐收到成效,广汽、吉利均进入主流阵营,但地位并不稳固,问界则岌岌可危。
2月份广汽
埃安
AION Y
月销量为12996辆,位居榜单第4,表现还是不错的,但这款车有不少销量都是B端用户贡献的。
吉利系两款车也进入榜单,
极氪
001月销量为4839辆,与巅峰期的月销万辆相比有明显差距;smart#1月销量达到了3616辆,说明
奔驰
的品牌加成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问界M5
月销量为2298辆,勉强进入榜单,但问界销量连续两个月大幅下滑,已经到了需要深刻调整的时候了。
特斯拉大降价收到成效,宝马龟速前进
2月份新能源SUV销量榜前15名中,13款都是国产车,非国产的只有Model Y与
宝马iX3
。
Model Y月销量为25526辆,大幅降价后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很多人认为的“秒杀国产车”显然不符合事实。找车网
宝马
iX3继续上榜,月销量2859辆,继续在3000辆左右的销售规模上左右摇摆,能进入主流市场是好事儿,但宝马要加快速度了。
结束语
进入2023年以来,新能源市场涨势放缓,过去那种齐刷刷翻倍增长的场面很难再出现了。不出意外的话,3月份市场将进一步分化,到下半年,被淘汰者就会陆续出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2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5.2万辆,同比下降78.5%,2月全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1.8万辆,同比下降82.0%。其中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69.5%,环比下降65.1%。前几篇我们分别对2月汽车销量厂商排名、SUV、轿车和MPV三大细分市场排名都进行了总结和辣评,今天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进行总结和辣评。
具体排名方面,Model 3、Aion S、全新秦EV排名前三,也成为本月销量过千辆的三款车型,值得一提的是,Model 3是预估数据。另外进入榜单前十还有北汽EU系列、宝骏E100、蔚来ES6、威马EX5、比亚迪元EV、奇瑞eQ、奔腾B30 EV等车型,值得一汽的是,之前一直在榜单中排名坚挺的荣威Ei5和宝马5系 PHEV并未进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榜单前十的选手表现吧。
NO1:特斯拉Model 3;2月销量3900辆
本月虽然是预估数据,但3900辆的月销成绩,并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自从Model 3国产开始交付后,其成绩更亮眼,1月份是2605辆,2月份3900辆。我们之前就表示过,以Model 3国产为开端的特斯拉,受冲击最大的是蔚来这些高端造车新势力。
NO 2:广汽新能源Aion S;2月销量1433辆
Aion S上月排名第三,本月排名第二,2月销量1433辆,环比虽然下滑45%,但依然在新能源市场上表现突出。广汽新能源1-2月累计销量4,621辆,同比增长66%,以Aion S、Aion?LX组成的Aion车系更逆市同比增幅100%,这样的表现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都比较少见吧。
NO 3:全新秦EV;2月销量1429辆
虽然形势严峻,但2月的比亚迪全新秦EV销量还是达到了1429辆,排名细分市场前三,这也是其上市以来的最好排名表现。这款有着比亚迪全新家族设计的新车,将开启全新的市场模式,成为比亚迪新能源的销量重要力量,本月比亚迪的新能源EV全系车型销量为2533辆,足以看出秦EV的重要作用。
NO4:北汽EU系列;2月销量979辆
曾经的新能源绝对王者,月销量最大可超过2万辆,年销量达到10万辆的北汽EU系列,本月销量下滑严重,仅有979辆,环比下滑50%,同比更下滑了60.3%。我们在京津冀多地的北汽新能源4S店发现,EU系列车型优惠幅度不小,这也足以看出北汽新能源的压力。
NO 5:宝骏E100;2月销量846辆
2月份宝骏E100销量为846辆,同比下滑16.3%,在大环境下,宝骏E100表现已经相当可以了。不过让宝骏品牌再次成为业内热议的并不是其销量表现,而是在特殊环境下,上汽通用五菱表现出的公益大爱。它最早在行业内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14条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达到170万个以上,“只捐不卖”也让五菱被频发点赞。
NO 6:蔚来ES6;2月销量671辆
2月份蔚来ES6销量为671辆,环比下滑50%,排名第六,随着ES6的出现,ES8受到了不小冲击,当然我们认为给蔚来产品冲击最大的还是国产的特斯拉Model3。
NO7:威马EX5;2月销量567辆
威马EX5在2月销量567辆,环比下滑超40%,同比下滑36%,大市场如此,威马EX5的表现还算尚可。不过在未来,威马的境况依然值得堪忧,毕竟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进入新能源市场,那这些单薄的造车新势力还能如此淡定吗?
NO 8:比亚迪元EV;2月销量497辆
同比下滑87.8%,2月销量497辆,这是比亚迪元EV的市场表现,作为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元EV的地位可想而知,它也是多次夺得新能源市场冠军的选手。据悉,上市以来,其销量已经突破了10万辆,足以看出其实力所在。
NO9:奇瑞eQ;2月销量470辆
奇瑞eQ在1月销量751辆,2月销量470辆,环比下滑37%,同比85.1%,作为微型电动车的代表,奇瑞eQ的表现一直不错,2019年其销量近4万辆大关,也是宝骏E100、E200、比亚迪e1等的竞品车型。
NO10:奔腾B30 EV;2月销量371辆
?奔腾B30 EV自推出后,其市场表现一路飙升,1月份销量2161辆,排名还在第四位。2月份销量371辆,环比下滑超80%。作为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奔腾B30 EV的市场竞争并不小,2020年是对其一个重大的考验。
备注:文章系车市特评工作室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王索拉。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受到特殊时期的影响,2月份的车市不出意外的暴跌,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显示,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5.0万辆,同比下降78.7%,环比下降85.4%,整体规模仅相当于2006年2月的水平。
而在新能源方面,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69.5%,环比下降65.1%;累计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61.4%。
特斯拉Model 3超神后,面临被起诉?
如上表所示,特斯拉Model 3应该是2月份吸引眼球的存在,回溯过往,这个品牌一路走来都充满了魔性,就算出了一大堆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被许多业内外人士看笑话,可他们家的车,还是卖得很稳。今年2月份,Model 3预估销量3900辆,比第2—4名的埃安(Aion S)、全新秦EV、北汽新能源EU系列加起来还多!今年1-2月总销量也达到6520辆,就表面成绩而言,还算可喜可贺。
不过在这样的成绩背后,还是有一大堆甩不掉的荒唐事。日前,马斯克针对“减配”事件在其推特上回应:“那些抱怨的人实际上并没有选装FSD功能,如果选装了FSD功能,特斯拉会为他们免费升级为HW3.0芯片。”
当然,国内Model3车主也不甘被戏耍,部分用户已在收集证据,准备集体上诉。
埃安(Aion S)/新秦EV旗鼓相当
埃安(Aion S)以微弱的差距胜过新秦EV,差距仅4辆:前者1433,后者1429。
其中埃安的硬性能占据上风,尺寸和轴距分别为4768/1880/1530mm和2750mm,动力参数为135kW/300N·m,续航分别为410km和510km。
全新秦EV则有价格优势——仅12.99万-17.48万元,电动机参数100kW/180N·m,续航分别为400km和421km。4675/1770/1500mm的空间配合2670mm的轴距也能营造出较为充裕的空间,加上丰富的配置,算对得起价格。
造车新势力依旧窘迫
虽说蔚来ES6和威马EX5位列6和7位,但销量也不过671和567辆,真算不上什么成绩,能创造的利润也是微乎其微,尤其相较于两个企业背后所承担的压力而言。
除此之外,传统势力受到的冲击也很大,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小型代步级纯电车型,这样的情形一部分是特殊时期造成的,可也能反映出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态度逐渐转变为理性,这对传统车企或为一次洗盘性质的冲击,可也不失为一个新机遇。
相信随着市场的复苏,各大车企的销量也会有所回升,对此,阿贵看车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9-28 07:29:29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