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

2024-01-20 17:21:31 | 找车网

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

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

电动汽车有三大核心部件:电池、电驱、电控。想要知道哪个贵,先得看各自都起了哪些作用以及他们现在的发展状况,全局理性分析才更客观。

1. 电池:提供动力。

分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比如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等属于蓄电池;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等属于燃料电池。

由于铅酸蓄电池比能量低,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时寿命严重缩短等缺陷,逐渐被锂电池取代,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应用最广,其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同时价格相对便宜,比如比亚迪就专精这类电池。

除磷酸铁锂电池外,三元锂电池是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比如特斯拉就采用的是它(松下18650电池、2170电池)。

2. 电驱: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以及动力表现形式。

常见的比如直流电动机(有刷/无刷)、交流异步电动机、永磁式电动机、开关磁阻电机。

比如君越上那套智能电驱系统,采用了双排行星齿轮组与高性能电机设定。在双排行星齿轮组结构之间布置了两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主电机最大功率60kW/4000rpm,最大扭矩275Nm/0-4000rpm;副电机最大功率54kW/4000rpm,最大扭矩140Nm/0-4000rpm。

这款双电机与1.8L SIDI直喷发动机相配合,可实现电机单独驱动、发动机单独驱动、电机与发动机混合驱动等多种驱动形式。

为什么举例君越而不是更高大上的特斯拉鼠笼式感应电动机,是想说明电机虽然是重要的部件,但并不是昂贵到爆的产品,要知道君越的这套智能电驱系统表现也十分优秀。这套系统被使用在30万左右的车型中,而且溢价还远不及特斯拉,说明还是有赚头的。

(事实上特斯拉鼠笼式感应电动机通过巧妙的设计,成本也并不算特别昂贵,至少Model 3也是使用的这套电机)

3. 电控:电控系统由电池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管理电池组合控制电池的能量的输出以及调节电动机的转速等。

在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上,电控系统存在一些区别,但总体来说一般都包括能量管理系统、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以及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找车网

其中能量管理系统最为关键,它承担着对电池所有参数的读取和电池热、均衡方面的工作。特斯拉之所以能在迅速地占领市场,和其优秀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不无关系。

阻碍电控技术的发展主要在技术积累和策略,比如一体式电池的电池管理难度天生就会比分体式电池高,当然前者有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优势。所以说电控技术属于前期成本高,但后期成本可控的一类。

要问哪一个成本最大(包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维护成本等),那就是电池了。

就在本月,通用汽车提出将在2021年推出新一代电动汽车,这会使得汽车电池成下降30%,降价幅度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采用了一套新的电池系统。按计划他们将在2021年前,把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从145美元/千瓦时降低到100美元/千瓦时以下。(这里指的是生产成本,还不包括已经投入的研发成本)

早前,特斯拉在Roadster电动跑车上采用的18650钴酸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几乎达到170瓦时/千克,不过热稳定性很差,在180度左右就会出现分解现象并产生氧气。为了折中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安全性,在Model S车型上使用了改性三元电池镍钴铝电池,虽然比Roadster多出1000多节(为8000多节)但成本却下降了三成。这给Model S得以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提供了保证。

以上成本分析着重在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维护成本着墨不多。就耐操性来说,相比电池,电机和电控在这方面还是有优势的,至少这二者对天气的敏感度要小得多,但电池就不太灵光了,电动汽车在冬季的续航里程和充放电能力都会减弱。耐操性降低,自然会对维护成本造成不小挑战。

总结以上,电动汽车成本最高的是电池。曾有分析称,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如下:

电池:40%;电机:15%;电控:12%;电驱动零部件:8%;其它:25%。

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总的排名问题不大。

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组成部件与功能介绍

今天汽车编辑需要给朋友们简单介绍的内容是。很多朋友基本都知道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也是这一代汽车的霸主,而我们电动车的关键车型就是我们的电动车。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电动汽车和汽车进行比较,我们的电动汽车最大的优点是不会排放废气。然后,让我们和朋友简单谈谈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高压系统的组成

在电动车上,电压高的部件有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配电箱(PDU)、电动压缩机、DC/DC、OBC、PTC、高压线束等。这些部件构成了车辆的高压系统,其中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高压调节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

1.电池组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动力电池,而不是发动机。因为纯电动汽车直接使用电能,不需要像传统燃油车那样燃烧燃料,排放物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为了缩短环境污染,国家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动力电池的电压大多在100~400V,输出电流可达300A,动力电池的容量影响整车的续航里程,同时也影响充电时间和效率。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主流。由于目前的技术,目前大多数汽车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

特斯拉电池组

2.驱动电机和电机调节器单片机

电机调节器单片机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与整车其他模块进行信号交互,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有效调节。

驱动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来驱动汽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将燃油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工作效率更高,达到85%以上。因此,与传统汽车相比,其能源利用率更高,可以缩短资源浪费。

3.高压配电箱

高压配电箱是整车高压电源的配电装置,类似于低压电路系统中的电气保险丝盒。配电装置由许多高压继电器和高压熔断器组成。内部还内置相关芯片,实现与相关模块的信号通信,保证整车高压用电安全。

某品牌高压配电箱

4.OBC汽车充电器

OBC(车载充电)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设备。由于电池组是高压DC电源,在使用交流电源充电时,交流电源无法被电池组直接储存,因此需要OBC装置将高压交流电源转换为高压DC电源,然后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5.DC/DC

在新能源汽车上,DC/DC是一个将高压DC转换为低压DC的设备。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整车的动力源不一定是发电机和电池,而是动力电池和蓄电池。由于整车电器的额定电压为低压,需要DC/DC装置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以维持整车用电平衡。

一个DC/DC品牌的设备

6.OBC和DC/DC二合一监管机构

由于整车的布置,目前很多车把OBC和DC/DC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一般称为二合一调节器,其功能实际上是OBC和DC/DC部件功能的组合。

7.电动压缩机

传统汽车的压缩机通过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啮合,带动发动机转动压缩机。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压缩机直接由高压电源驱动。为了区别于传统汽车的压缩机,电动汽车上的空可调压缩机在这里被称为电动压缩机。

8.正温度系数加热器

传统汽车空暖风空调系统的热源是发动机冷却后防冻液的热量,这是新能源汽车所没有的,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的加热装置,称为空PTC。正温度系数的作用是加热。当温度较低时,电池组需要必要的热量才能正常工作。此时,电池组PTC应预热电池组。

9.高压线束

高压线束连接高压系统的所有部件,作为高压电力传输的媒介。与低压线束系统不同,这些线束都配备了高压电,这与整车高压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高压线束设计的安全系数是我们的主要考虑因素。

好了,今天简单介绍一下汽车小系列就够了。从上面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汽车小编简要介绍的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高压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的三个部分,即供电系统、驱动系统和用电设备,我们的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对我们的汽车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今天对汽车小编的简单介绍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百万购车补贴

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

隐藏在暗处的亮点 聊聊新能源车型背后的供应链硬实力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

飞凡R7

的供应链盘点图,打眼一看全都是耳熟能详的全球知名大企业:英伟达、华为、BOSE、京东方、马牌……看了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得了”,一查“上汽飞凡”,是情理之中了。难怪还是有不少人买车会看哪家厂商出品,主流车企产品,整体而言意味着更靠谱的制造能力,抛开研发能力和品质把控,单就这个供应链体系,就已经甩开某些代工厂的新品牌几条街。

纵观国内外的汽车大厂,庞大的造车规模、长期积累的造车经验,无一不拥有着成熟且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这有多重要?无论设计和研发能力再怎么强大,如果没有好的下游供应链,连零件都没法稳定、准时送达,就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今天,咱们就拿30万级别的三款大牌车企纯电产品——

特斯拉

Model Y

极氪

001、飞凡R7,扒开它们的供应链,看看它们身上关键配件究竟能有多卷。

1、芯片配备各有所长,算力差异大

芯片是智能产品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汽车上,智能车机芯片的好坏关系到车机系统的流畅程度,而智驾系统芯片则关乎智驾系统计算处理道路感知海量信息的效率和能力。

特斯拉

以智能起家,因此在芯片上非常下本钱。新款的Model Y在车机系统中搭载AMD Ryzen处理器,取代了之前饱受诟病的英特尔Atom A3950处理器芯片,在算力上有了明显提升。智驾方面,特斯拉目前使用完全自主研发的FSD全自动驾驶芯片,算力单芯片72TOPS,板卡144TOPS,它被马斯克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芯片”。

极氪001

背靠吉利集团,它的诸多零部件同样也是各个领域内的大牌供应商。车机之前搭载的是820A芯片,但因为普遍车机卡顿问题,随后换装成了

高通

8155芯片。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智能车机芯片之一,性能表现出色,在理想、

蔚来

等等车型上都被广泛采用。智能驾驶方面,极氪001用的芯片来自Mobileye。这是一家以色列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由于其独步武林的视觉感知算法,EyeQ芯片成为很多品牌上常见的配备。

飞凡R7

来自上汽旗下新能源品牌

飞凡汽车

,依托上汽的雄厚技术实力和供应链优势,它的供应商网络更可以说是“大牌云集”。单说智能驾驶的软硬件,都是来自全球领先的技术标杆企业——NVIDIA英伟达、LUMINAR、ZF

采埃孚

、HELLA等。

与极氪001一样,飞凡R7的车机芯片同样使用高通8155车规级旗舰芯片,以此来支撑飞凡R7座舱内43英寸的“屏霸”车机,车机系统功能强大,运行也依然十分流畅。智驾系统用的是业界顶级的NVIDIA DRIVE Orin超算力智驾芯片,单芯片算力254 TOPS,双芯片508 TOPS。光看这个数字,可能没什么概念,但是如果和特斯拉一比——Model Y的智驾芯片算力144 TOPS,想必各位也能懂了。

2、车机屏幕,尺寸都够大,屏幕等级越来越高

车机屏幕的表现如何,是车机好坏的一个重要体现。尺寸够不够大,分辨率够不够高,甚至会不会沾指纹、会不会反光看不清,这些问题都关系着用户的使用体验。那么,这三款车在这方面表现如何呢?

屏幕方面,

Model Y

采用了15.4英寸单一中控屏,尺寸够大。如今已经有部分自主品牌车型搭载了2K级别分辨率甚至更高的车机屏,相比之下,Model Y中控屏1920×1200像素的分辨率就不占优势了。另外,其车机屏供应商是台湾的友达光电,算是一个全球范围内有些名气的厂商。对于这块屏车主褒贬不一,有车主反馈其屏幕反应迟钝、无响应甚至失控的情况常有发生;屏幕容易沾指纹导致视觉观感不佳。

极氪001

车机屏幕尺寸15.4英寸,屏幕分辨率1920x1200,这个参数和Model Y完全一致。至于这块屏幕出自哪个厂商,目前网上并没有找到确切消息。

飞凡R7

全系标配一块国产品牌最大的三联屏,足有43英寸。其中,中控屏为15.05英寸,采用京东方最新AMOLED柔性屏材质,防尘耐高温,在频繁震动下也能有稳定的浏览和操作体验。另外,这块屏幕据说是防指纹、抗炫目,每一个角度都能清晰地观看屏幕内容,不会因为反光而看不清。还有2560*1600(2.5K)的高分辨率、100% NTSC超高色域完美还原画面色彩,也都是它的优势所在。

不止如此,飞凡R7还配备华为全球首发量产的AR-HUD系统,车内算是有了四块大屏,四屏之间可以互联互动。除了立体导航画面,AR-HUD还能当巨幕影院来用,可以说把屏幕“玩出花儿”了。

3、智驾系统感知硬件,数量和级别都突显大厂风范

上面说的智驾芯片用来处理信息,但信息如何获取,还得靠智驾感知硬件来搞定。所以说,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智驾感知硬件至少起到一多半的决定作用。

Model Y

拥有9个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一共22个感知硬件。其供应商包括韦尔股份、联创电子、欧菲光、海思、联发科等等,属于相关领域的头部企业,可见特斯拉在核心的智能配件,还是比较舍得下成本的。

极氪001

搭载了28个感知硬件,数量比Model Y要多一些,算是中国品牌智能电动车智驾系统内卷的一个缩影。硬件大部分来源于舜宇和欧菲光,此外,吉利本身对智驾方面也给予了技术支持,比如鹰眼视觉融合感知系统,其实就是吉利自己做的。可见,国内大牌车企对于智驾系统的关注和投入还是非常大的。

飞凡R7

是在智驾感知硬件上最“豪横”的,搭载了33个智能感知硬件。其中就包括来自全球顶级大厂LUMINAR的激光雷达、采埃孚的4D成像雷达等等,可实现更精准的多场景物体识别。所以在信息感知上,很明显飞凡R7是这三款车中最优秀的一位。

除此之外,飞凡R7还搭载了上汽自研的行业首个全融合算法,能够解决国内相对更为复杂的智驾场景。

4、电池配置

特斯拉国产化的一大代表就是电池。

Model Y

采用

LG

的的三元锂电池,入门款则配备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全系车款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在545~660km之间。

特斯拉电池系统供应链

极氪001

除了86kWh电池来自威睿企业之外,其100kWh和140kWh电池则都来自于宁德时代,CLTC续航里程在546~1032km之间。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成本问题,可有1032km续航能力的140kWh电池,并没有大面积搭载,而是只限量1000台。

极氪001电池供应链

飞凡R7

搭载容量为77kWh和90kWh的三元锂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在551~642km之间。其采用时代上汽研发的独有双层横置电芯结构,能量密度高的同时,电池的整体高度尺寸更小,对车内空间占用更少。

除了前面讲到的这些大的系统之外,其他方面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顶级实力的供应商企业参与这些大品牌主流车型其中。像是飞凡R7还配备了马牌轮胎、大陆动能回收系统、天纳克的减震器、BOSE音响系统、科大讯飞的语音系统等等,也均是各自所在领域内的佼佼者。

在“分解”完这三款热门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后,可以看出它们在供应链方面都具备极强的优势,自然这也是消费者们之所以愿意买单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在这三款车中,飞凡R7无论是芯片、屏幕、智驾硬件还是电池,都将传统大牌车企的供应链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此外,飞凡R7现在还推出一些免费充换电等促销政策,粗略算下来也要值4万了。

如今,各车企之间已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软硬件堆砌的竞争,隐藏在背后的供应链之争同样是异常激烈。站在用户角度,更舍得下成本的实在产品,当然会被用户青睐。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舞飞扬,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电动汽车最贵的零件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