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21:40:38 | 找车网
在11月17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
奇瑞
集团携旗下奇瑞、
星途找车网
、
捷途
、iCAR四大品牌强大阵容惊艳亮相,不仅带来16款重磅新能源车型,还重点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
在“瑶光2025”及新能源战略赋能下,奇瑞集团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全面加速新能源化,实现了技术、品牌、产品在内的系统性突破,以科技跃迁迈向新能源化发展新篇章。此次,奇瑞不仅向全球用户展示了奇瑞加快新能源布局的决心和底气,更为中国汽车从大到强跨越之路加“电”!
奇瑞风云A8全球首秀
依托“瑶光2025”战略5大核心技术“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的全面赋能,此次广州车展上
风云A8
和A8 Pro以令人瞩目的双造型设计“C位登场”。
风云A9
、
风云T6
、
风云T11
也同台亮相。此次奇瑞风云序列四款全新产品首次集结,充分展现
奇瑞新能源
布局全面加速,产品全面落地。未来2年,奇瑞风云计划推出11款全新车型,助力风云序列产品布局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表示,奇瑞一直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布局,打造世界级的混动技术,做满足全球标准的好产品。作为风云序列首搭世界级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的车型,风云A8和A8 Pro拥有高节能、高性能、高智能和高安全下全方位的“三能一全”核心优势,将打造世界级混动标准,凭实力卷出优越感,带领全球用户进入混动家轿新时代。
风云A8搭载全新的混动三大件,由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无极超级电混DHT、混动智电管理系统组成,拥有高节能、高性能下行业领先的优势性能。此外,风云A8还拥有守护者电池安全系统加持下远超国标的安全水准,和同级领先的智能配置,为用户带来节能省钱、性能省心、智能舒心和安全放心的出行体验,助力更多用户轻松畅享高品质的混动出行生活。
星途星纪元开启预售
星途星纪元ES此次开启预售,预售价为24.8万元-35.8万元,并发布了包括舒适价值礼、舒心质保礼、舒享积分礼等多重福利。极具质价比的售价,加之世界级产品力,揽获众多用户青睐,直接点燃市场热情。
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金新还公布了星纪元ES全系标配30万级豪华车才有的空气悬架,做到舒适平权、空悬平权;905km续航实力,比肩40万级豪华车。权益质保方面,星纪元ES提供价值15000元的整车终身质保(含三电核空气悬架),并赠送充电桩的基础上,免费赠送100米长电缆——相比行业惯例的30米电缆免费,将用户所想落到实处,展现“为用户而生”的诚意。
此外,瑶光C-DM首发内饰,星纪元ET也悉数到场,助力星途汽车全面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星途揽月
国际版、
星途凌云
国际版也登陆车展,展现星途出海战略的最新成果。
捷途山海L9亮相
车展前夕刚刚上市的山海L9无疑是展台的焦点。捷途山海覆盖混动家庭旅行和混动越野旅行等使用场景,将陆续推出城市悦野
SUV
系列、硬派越野
SUV
系列、以及皮卡系列等产品,借助昆仑越野平台、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雄狮智舱/大卓智驾、极致多变空间的场景能力、旅行+生态平台等核心优势,以自由、本真、旅行、匠心为品牌基因,满足用户更便捷、更理性、更沉浸、更社交的国民新旅行需求。
今年,面对极度内卷的中国车市,捷途汽车再度跑出“捷途加速度”。10月份,捷途汽车单月销量高达38053辆,1-10月累计销量同比劲增64.7%,成就中国新锐
SUV
车企增速第一;截至目前,2023年度累计销量已达25.6万辆,市占率在中国品牌燃油
SUV
市场排名第5,跻身第一阵营,并成功赢得全球87万+用户的信赖和3900万粉丝喜爱。预计2023年底,捷途汽车全年销量将超30万辆,前五年总销量将超95万辆。
“我们珍惜每一次机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奔赴。”面向2024年,捷途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汪如生信心满满:“过去的五年,捷途厚积薄发;未来的捷途,从山海出发。2024年,捷途汽车家庭旅行和越野旅行两大序列销量将达50万辆,进入中国品牌第一阵营。”
iCAR 03潮盒计划启动
作为奇瑞集团的“新势力”,首个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从诞生之初便始终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共创外观设计,让
iCAR 03
造型引爆好评潮;行业首创众筹尝鲜订,收获12000+台订单,热议话题超百万个。在共创的道路上一路狂飙,与用户一起共同成长,双向奔赴。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iCAR汽车
营销公司总经理张炳凤表示:我们和用户玩,是玩真的、玩得起、玩得尽兴。本届广州车展,iCAR陪年轻人“玩点不一样”,正式启动iCAR 03潮盒计划,四位潮盒主理人、千万潮盒基金、100+潮盒基地,打造年轻人共创、共潮、共生想象力的超级平台,成为“年轻人的超级潮盒”。此外,张炳凤公布了iCAR 03 14万-19万的售价区间,新车将于12月18日开启预售,将为年轻用户带来极致潮玩新体验。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强调,一路走来,奇瑞一直坚持长期主义和价值主义,回归企业本源,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现实。以世界级技术为支持,全球用户需求为指引,奇瑞新能源战略的全面布局即将爆发,“燃油第一”不是终点,奇瑞还要实现燃油和新能源的全面领先。奇瑞四大品牌新能源阵营集结完毕,新能源头部阵营就是企业的下一个高地,奇瑞说到做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情速递AC,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报道称,目前奇瑞汽车由立讯有限公司、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其中,立讯有限公司持股约76.72%,为第一大股东。而立讯有限公司即为“果链一哥”立讯精密大股东。
不过,奇瑞控股随后火速发布官方声明予以澄清。该声明表示,部分媒体关于奇瑞汽车股东及股份变化的相关信息有误,相关机构和平台的工商信息正在更正中。
奇瑞控股方面称,目前奇瑞汽车的主要股东及其持有的股份数没有变化,前四大股东分别为奇瑞控股、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莞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立讯有限公司LUXSHARELIMITED.其中,立讯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7.87%。
资料显示,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1月,注册资本约54.7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尹同跃。
双方早已深度捆绑
不过,“果链一哥”立讯精密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都积极向车链靠拢,公司连同控股股东与奇瑞方面也早已深度捆绑。
今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公司认缴注册资本30%,奇瑞认缴70%,合计16.67亿元),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ODM整车研发及制造,深度发展Tier1业务。
立讯精密方面曾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双方一起面对未来汽车智能化的挑战胜算会更大,双方也都认同代工模式的到来是必然。“公司并不造车,而是为别人造好车,即整车ODM模式,合作也将开创全球整车ODM业务先河,”立讯精密方面当时称。
同时,在立讯精密体外,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与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汽车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当时立讯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后,立讯有限不对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构成控制。《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署前,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46.77%股权,系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
随即在今年4月,奇瑞控股发生工商变更,立讯有限投资奇瑞控股持股比例约19.88%。同时,奇瑞控股市场主体类型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
奇瑞控股最新销量月报显示,今年10月奇瑞控股销售汽车13.28万辆,同比增长50.4%。1-10月份,奇瑞控股累计销售汽车102.68万辆,同比增长38.8%。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182%。
立讯加紧“上车”
实际上,从立讯精密方面看,其早已开启在汽车领域布局,只不过近两年来,随着消费电子陷入持续低迷,转型需求更为迫切。
早在2012年,立讯精密就已正式开启了汽车领域的连接线、连接器业务。起初,主要承载汽车相关业务的子公司是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专营汽车电子装置制造及汽车组合线束、塑胶配件等零部件制造。
2018年,立讯精密体外的香港关联公司BCS收购了汽车零配件国际四大Tier1巨头之一的采埃孚在中国的公司。同年5月,BCS收购了天合公司持有的天合零部件的全部股东权益,其成为立讯系内汽车组件业务的重点企业。此外,立讯精密还与国内领先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签署合作协议。
可见,即便身为“果链一哥”,立讯精密仍有强烈危机感,尤其面对果链同行频繁遭遇“砍单”。就在12月2日,同为果链头部公司的歌尔股份将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降至17.10亿元至21.37亿元,同比降低50%-60%。此前,该公司刚遭遇大客户砍单。
浙商证券方面预计,立讯精密汽车业务自2017年以来加快布局,随着汽车产品布局完善,受益与控股股东汽车业务产业资源,其汽车业务营收占比将逐渐提升。“这将带动公司产品结构改善,降低消费电子、A客户业务影响,”该机构称。
后补贴时代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机遇与挑战
2018年是中国车市28年来首次负增长。当整个市场进入寒冬之际,新能源领域却生机勃勃:2018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7.05万辆和125.62万辆。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9.92%和61.74%。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火爆。 1月份产销量分别达到9.1万辆和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3.5%和188%。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生产销售国,未来市场潜力无限。但不可否认的是,繁荣的背后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9年随着政府补贴退坡甚至未来补贴消失,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能否继续快速增长?
在备受瞩目的Auto Vision 2019汽车高峰盛典上,由Auto Vision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施建华主持的新能源论坛上,“新能源销量是否会受到严重冲击”。补贴退坡,车企该如何应对?上汽乘用车名爵品牌部高级经理陈继业先生指出,随着补贴退坡甚至完全退出,未来消费者将不再委屈地选择现阶段得不到的资源,不选择成熟的产品,而是选择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好体验、好产品。同时,他还表示,“上汽是最早提出汽车“四化”的企业。早在提出之时,市场就判断,在不久的将来,政府补贴将向质量和数量转变。因此,上汽,包括名爵品牌,一直注重技术积累、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未来补贴退坡后的市场对这类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良机”。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传讯公关总监杨钊对补贴后市场充满信心: 首先,比亚迪是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自主品牌。已经更新到第三代,早在2008年就发布了纯电动E平台),十多年的技术研发让比亚迪的核心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其次,比亚迪的产业链布局非常完整。除了生产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还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第二大企业,先后与盐湖、中冶集团合作开展动力电池原材料项目。通过产业链布局,尽可能平衡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不仅如此,比亚迪还是电机、电控和“三小电”(电动水泵、电动空调压缩机、电动助力转向泵)的主要供应商。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供应一方面可以很好的解决企业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也通过提供优质的零部件供应链来带动整个行业的水平。当然,与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相比,后补贴时代,车辆成本的差异最能给杨钊先生信心:在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市场,相比短缺公共充电设施、燃油车用车成本高的问题更是困扰着这个市场的消费者。欠发达地区的人为了买车,攒了一辈子的钱,却买不起。新能源汽车的低维护成本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本题: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在不增加生活成本的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相比传统自主品牌车企,造车新势力合众新能源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营销公司总裁邓岭先生给出了更直接的看法:补贴退坡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将直接面临成本大幅上涨的问题,如果车企自掏腰包补贴,相信没有几家企业能够长期生存;如果价格上涨,还保持原有的产品结构和功能,很少有企业能继续生存下去。只有更快的开发和更快的迭代才能创造出更好更完善的产品来应对新的市场形势,而新产品带来的体验提升一定要超过补贴下降带来的价格上涨。
通过车企领导的发言,不难得出结论,面对后补贴时代,无论是上游原材料,还是下游供应链,包括自主核心技术,企业都必须全方位提升。只有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市场才会拥抱最好的产品。
国门已开,自主品牌将如何面对危机?
随着特斯拉高调入华,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权注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将如何抢占市场份额?
上汽乘用车名爵品牌部高级经理陈继业先生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长期以来一直为众多国际品牌所觊觎。准备。
上汽是最早提出“四化”的车企。有思路就有出路:不仅是电动化,还要布局智能化、网联化(上汽荣威RX5是第一款量产的智能网联汽车),与特斯拉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同时,陈继业先生也指出了上汽名爵品牌未来在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思路:首先要不忘初心,做有竞争力的产品,无论是电动化、智能化还是网联化,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提升用户美誉度;其次,管理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放手与特斯拉掰腕子。
“特斯拉在这里很重要吗?”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传讯公关总监杨钊认为,特斯拉只是市场参与者。特斯拉使用的松下圆柱电池能量密度与2019年国内主要动力电池厂商生产的电池能量密度基本持平,但圆柱电池重量大,成组效率低。国内广泛使用的方形和软包电池在这方面都远远优于特斯拉。 “未来几年,我们的电池将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续航里程、更轻的重量。”杨钊自信地说。同时,在管理成本方面,特斯拉上千个圆柱电池的管理成本相当高。在性能比拼不落人后的同时,比亚迪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价比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到来,杨钊先生表示,“作为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比亚迪对此表示欢迎。只有有竞争,大家才会加快技术迭代,最重要的是,我们真正的对手是燃油。汽车,不是特斯拉!”合众新能源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营销公司总裁邓玲先生更是感激不尽。首先,特斯拉的到来会给行业带来发展(比如会考虑动力电池等零部件的国产化)。同时,在燃油车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特斯拉的出现和到来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全新的智能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对消费者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促有利于造车新势力和整个行业的发展。众和新能源当然不怕特斯拉的到来:中国是地大物博的国家,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与三六线城市有很大差异,农村消费者。一种产品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不同的产品必将在不同的细分市场百花齐放,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众新能源将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如何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各种需求。
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和国家的开放,竞争的加剧将引发新能源行业的第一波洗牌,低质低价的产品将率先被淘汰。在拼产品力的同时,唯有性价比更高的车价、更好的品牌价值和文化、更贴合消费者诉求的车企,才能在新格局中生存。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8-24 05:06:58
2023-08-18 17: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