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

2024-01-19 17:51:04 | 找车网

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

起亚K3销量为啥不好?

起亚是一家来自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其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在中国市场上,起亚的销量并不那么理想,特别是起亚K3这款车型的销量更是不尽如人意。那么,起亚K3销量为什么不好呢?

首先,在同级别车型中,起亚K3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国内轿车市场上同级别的车型非常多,例如大众的朗逸、丰田的卡罗拉、本田的思域等等,他们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比起亚K3要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起亚K3面对着大量同级别的对手,销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起亚K3在产品定位上存在一些问题。起亚K3在国内市场的定位是主打时尚性和运动性,青年消费者是其主要目标用户群。然而,在国内市场上,青年消费者群体的购车预算并不高,他们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起亚K3在价格上并不具备优势,而且在内饰和配置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相比其他同级别车型,起亚K3的性价比相对较低。

另外,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也是影响起亚K3销量的因素之一。虽然起亚在国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不算低,但相比其他海外车企,如大众、丰田、本田等,其品牌形象仍有所欠缺。此外,起亚在国内的营销策略也比较保守,与年轻消费者的娱乐和生活方式缺乏有效的联结。

综上所述,起亚K3销量不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竞争压力、产品定位不当、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不足等都是影响起亚K3销量的因素之一。要提高起亚K3的市场表现,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品牌传播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和改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

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

文/腾三毛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韩系车近两年的挣扎,国人有目共睹,尤其是起亚。2016年,东风悦达起亚在达到65万辆的销量高峰后,一路下滑,到2022年时已不足10万辆,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膝斩”。

销量的暴跌,致使起亚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而东风悦达起亚,也在2022年变成了悦达起亚,东风彻底退出了这家合资公司。

有意思的是,在上个月,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在微博隔空喊话比亚迪:“你说我们是棒子车,请先反思一下你的产品?BYD品牌名字好听吗?不就是一句骂人的话吗?” 一个高管说出这番话,多少有点儿上不了台面,果然没过多久,这条微博就被删除了。

一般来说,语出惊人大多是有目的性的。

要么是有足够的实力,所谓“我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要么是关注度偏低的一方选择“碰瓷”,以夸张的词句吸引众人关注、博取眼球,而后者在市场营销领域屡见不鲜。

数据显示,2022年起亚在中国市场销量仅9.4万辆左右,比亚迪同期国内销量为180万辆左右,相差几乎20倍,并不在一个量级上。

有意思的是,3月下旬,起亚中国发布新能源战略,宣布正式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起亚中国总经理表示,到2027年起亚中国将推出6款EV车型;到2030年其年销量将冲击45万辆,其中EV车型达到18万辆,占比达40%。

其实看到这里,起亚早前开张的表态,用意已经基本明了。

▍发力新能源,机会有多大?

六至十年前,起亚在中国市场也曾辉煌过。2013年前后,日系丰田本田多款车型处于换代期,动力、外观、内饰都显老气,德系大众深陷断轴门,中国品牌当时技术确实不太行。韩系起亚见缝插针,凭借都说得过去的外观、空间、性能,加上较高的性价比,在中国颇受欢迎,起亚K5、K3、智跑在当时也算是高光车型。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随着2017年萨德入韩事件发酵,韩系车在中国的增长戛然而止。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现代、起亚这一时期的产品更新也出现了问题。

以K5为例,2011年进入中国,虽然前期迎来了一波高潮,但十年迟迟不换代,最后落得个鲜有问津的下场。虽然当中进行过小改款,但核心产品力与日系竞品相去甚远,千呼万唤之下终于在2020年更新,但当时已是物是人非,结局惨淡。

销量支柱K3也遇到过同样问题,从当初销量榜头部常客,到之后的默默无闻,7年时间不换代难辞其咎。

如果说产品更新周期过长是起亚自身出了问题,那么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倒逼,则是起亚落寞的关键外部因素。

“买韩系车不如买国产车”,相信很多人听过这句话。随着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品质向上,许多消费者已将韩系车看作与中国车同一水准,中国品牌首先瓜分的就是韩系市场,加之当时德系、日系车的价格下探,也夺走了部分份额。

可要说如今,在人们心中,韩系车性价比已经被中国品牌超越,这里,数据最有说服力。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前五名中,有3家来自中国汽车品牌,其中比亚迪、长安、吉利分列第一、第三和第四位,市场份额共计占到了26%。

同期,韩系品牌现代、起亚均未进前15,起亚想在国内市场翻盘难度可想而知。

打过不就换个战场,选择新能源如何?答案是:或许更难。

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榜前15个品牌中,仅有4家是合资车企,1-10名中仅有特斯拉一家为海外品牌,其余9家均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五菱、埃安、吉利、长安、理想、蔚来、哪吒、奇瑞悉数在列。

强如丰田在发布了C-HR EV、bZ4X、bZ3纯电动之后,也未掀起多大浪花,起亚想要借助新能源汽车翻盘的机会又有多大呢?

▍有没有能打的产品?

问题来了,起亚到底有没有很能打的产品,或者行业领先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呢?

目前在售的纯电动车型只有一款——起亚K3新能源。

区分不同版本,起亚K3 NEDC续航里程分为410km、490km,厂商指导价22.98-25.98万元。同价位区间的竞品有比亚迪海豹、汉EV、特斯拉Model 3、深蓝SL03、小鹏P7……当然了,起亚K3新能源目前的销量也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前面我们提到,起亚近期发布了“2030战略”,计划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2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20万辆。

根据规划,从今年开始,起亚每年将推出1-2款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到2027年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首款纯电动车型起亚EV6则将以进口的形式进入,预计今年8月上市;EV5量产版计划于11月在华上市。此外,起亚在国内还规划了EV9等车型,后期将逐步上市。

看出来了吗?这些目前只是计划/规划的产品,落地后的实际表现如何还并不好说,毕竟之前的丰田“验证码”也给足了网友期待,可上市后的表现大跌眼镜。

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现代集团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出的战略平台E-GMP。

作为起亚汽车的母公司,现代集团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动、纯电动、氢燃料四大技术领域都有积累,而背靠现代集团,起亚自然可以高举“拿来主义”。

我们看E-GMP平台的几项关键指标——

1、E-GMP平台将搭载220V/400V/800V充电系统,最大充电功率350kW,车辆在14分钟内可充电80%,完全充满续航600km(NEDC标准工况),充电5分钟行驶大约100km。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先来看看其他几个品牌现有产品或规划。

特斯拉V4充电桩2023年3月在欧洲落地,这款V4充电桩支持1000V架构,最高功率350kW,还可以提供给其他品牌电动车使用。

小鹏汽车S4超快充首桩于2022年8月在广州上线,最大输出功率达480kW、单桩最大输出电流达670A,实测5分钟可补能200km。

蔚来在2022年7月发布了500kW超快充,采用液冷抢线的设计,最大输出功率达500kW,峰值电流650A。

吉利旗下威睿能源也在去年发布了600kW超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增加300km,速度惊人。

这么一看,好像E-GM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充电速度优势,也没那么厉害了。

2、E-GMP结构上将电池放在底盘中央下方,设置高强度防撞车架和吸能区,短前后悬,将空间保留至轴距,这不就是比亚迪e平台3.0、大众MEB的路数吗?比亚迪甚至还做到了CTB模式,将刀片电池与底盘深度结合,融为一体。找车网

另外,E-GMP平台的电池模块只能外采,布局上采用6-8个大模组,电芯选择与日产Leaf等车相同软包形式,电池供应商包含韩国LG Chem与SK Innovation,底板以钢板保护。

3、E-GMP还将电机、减速器、控制电机的逆变器以及电池集成为PE系统,以实现减重和效率优化,现代号称这是全球首创,实际上在宝马iX3上搭载的第五代BMW eDrive上已经应用了类似结构。

当然,未来E-GMP平台诞生的产品究竟在中国市场表现如何,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过从目前这一平台给出的几项特点来看,并没有太多新鲜感。

写在最后: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不是合资品牌叱咤风云的时代,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和新能源时代的加速到来,前期以冷门车姿态出现的中国品牌产品,如今已携手新势力品牌成长为新能源汽车的绝对主力,合资品牌旗下的纯电动车型反倒成了“冷门车”。背后或许有船大掉头慢的难处,或许有战略判断的失误,抑或有用户品牌认知的偏差,但就韩系品牌起亚来说,想要翻身冲击第一阵营,难度很大。(文/腾三毛@车图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图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

为什么起亚K5销量很差

起亚K5销量很差有一部分因素是由于以前“部署萨德”事情危害在我国与韩的常规发展趋势,在其中也危害韩系车在中国的销量。由图上还可以见到,起亚K5月销量广泛在100-200辆,可以说十分清冷。

导致起亚K5销量清冷的不仅以上所讲的“部署萨德”事情,与此同时自身自身众多小问题也影响到了其销量。从买车人对起亚K5的举报看来,汽车发动机和车体配件及电器的举报数最多。汽车发动机层面存有异响、颤动、歇火、渗油、发动机烧机油、涡轮增压常见故障、制冷系统异常等难题,车体配件及电器层面存有数最多便是异响难题,比如车里异响、全景天窗异响、排汽管异响等难题。

起亚层面也做出一定的回复,对部份车子实现了召回解决,遗憾召回并没有顾客最关心的难题,只是起亚层面发觉的轮圈难题和曲轴难题。

召回和萨德事件都影响到了起亚K5用户评价,并且自己也存有一点缺陷,例如驱动力较为肉并且悬挂系统生涩。配用了2.0L、1.6T和2.0T的汽车发动机,在加快早期,驱动力有点儿乏力,在经济体制下尤其显著,换到一般方式和运动模式后明显改善,加快后半期,驱动力充足。此外起亚K5选用的是刹车,这让一部分司机在触碰时感觉很怪怪的,终究大部分中国人触碰的第一台车是手动挡车型,但手动挡车型不容易选用刹车驻车制动。

现如今的起亚只有自降身姿,减价营销刺激性顾客来提升销量,虽然二手车市场价7-十万,但都没有是多少优点,要明白它还需要应对奔流、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蒙迪欧、阿特兹等合资市场竞争。做为网络喷子,大家希望9月份上下新车发布是不是能摆脱局势。

百万购车补贴

以上就是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找车网。
与“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