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04:30:03 | 找车网
比亚迪与特斯拉真实差距主要是双方的软硬件上。
特斯拉和比亚迪完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车企,特斯拉主要依赖全球供应链的整合,电机、电池都采购自供应商,自己只要搞定软件系统,而比亚迪则依靠自给自足,大部分零部件都是自主生产的,主要侧重点是在硬件,因此两者的造车思路完全不同。所以比亚迪的优势主要在硬件方面,而特斯拉的优势主要在软件方面。
比亚迪的优势
1、专利数量更多
根据《新能源汽车专利20强企业榜单》,比亚迪以9426项专利位列榜首,比第二、三名的专利数总和还要高。而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特斯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新能源汽车375项。比亚迪手握大量的硬件方面的专利技术,这方面是特斯拉难以赶超的,而特斯拉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控、整车控制、快充、自动驾驶等软件方面。
2、硬件自给自足
比亚迪的电机、电池、电控系统等等都能够自给自足,相比之下,特斯拉的电池采购自松下、宁德时代,电机来自于福田,只有BMS(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等控制技术则是特斯拉自主研发。而供应链零件自给自足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地进行整车验证,保证供应链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地控制成本。
而特斯拉前不久频发地疑似刹车失灵问题,可能就是因为在产品匹配整合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3、装配工艺和质量更好
比亚迪毕竟是造车多年的传统汽车大厂,在生产制造方面更有经验,比亚迪的车主除了前不久爆出方向盘有点歪了以外,基本没有大的装配工艺的问题,而特斯拉,各种天窗漏水、接缝不均匀,导致后期在使用上,特斯拉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而比亚迪无疑在质量方面更稳定。
4、内饰设计和用料更考究
特斯拉的内饰说好听了是有科技感,说难听点就是没有内饰设计,给你整块大屏,其余全是硬塑料,连块仪表都没有,我反正是不太理解有人喜欢特斯拉的内饰。而比亚迪的内饰相比之下要正常很多,内饰用料也要更讲究。
5、安全性更好
特斯拉的自燃问题频发,有人说比亚迪从来没有自燃过,其实比亚迪也自燃,2020年自燃了13辆车,全部都是锂电池,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更高,在比亚迪全系换上刀片电池之后,我们可以认为比亚迪的自燃风险要低一点。而特斯拉除了自燃以外,疑似刹车失灵、自动驾驶系统BUG都是影响安全的因素。
特斯拉的优势
1、软件驱动硬件
在传统汽车时代,我们经常听说换代的说法,燃油车一般三年进行一次换代,每年都要进行改款,但是在特斯拉身上,没有换代这一说,因为特斯拉是软件驱动硬件。在一开始就会给车辆一个比较好的硬件基础,再通过OTA升级的方式,对车辆系统进行更新,提升使用体验,吃满硬件的能力,在这方面,比亚迪更多的还是传统的造车思路。
2、自动驾驶系统
虽然说,目前所谓的自动驾驶系统,别管是特斯拉、蔚来还是小鹏,都是不可用的,都只是辅助驾驶而已,但是在这方面,特斯拉明显做的比比亚迪更好,比亚迪的自动驾驶系统,目前用的BOSCH的方案,连最基础的的ACC自适应巡航都做不好。
3、车机系统设计
特斯拉的车型,别的不说,车机交互系统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车机系统的设计也很有科技感,相比之下目前的比亚迪,车机系统不够有科技感,或者不够炫酷,交互逻辑较为混乱,比亚迪希望自己全部搞定所有的事情,但是在车机系统、产品设计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电机在新能源车上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与燃油车的发动机类似,目前主流的电分别为异步电动机和永磁电动机。而特斯拉的则是采购松下的电池组。比亚迪的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优点是安全,缺点是能量密度低、电池衰减快。而特斯拉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优点是能量密度高,会对前者嗤之以鼻,对后者顶礼膜拜。同样是造车,比亚迪仿佛就是个满身油污的修理工,而特斯拉就是个西装革履,代表着高科技的白领。似乎用了洋人的东西,皮肤也更白了一些.
自从宣布王朝系列汉EV以来,其热度就从未衰减,无论是颜值还是技术都让人刮目相看,国产汽车站起来了!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与特斯拉比起来,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着一定差距。,比亚迪完爆特斯拉,看看国内就知道了。技术储备这方面,比亚迪肯定更牛。为什么去搜索下就可以了。比亚迪走的路是目前最适合中国的。那必然是比亚迪,这是一家在电池行业深耕多年的公司,而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政策的补贴和电动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两家企业时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特斯拉有的技术,比亚迪不一定没有,比亚迪有的技术,特斯拉不一定有。比亚迪这样的汽车主机厂他们在新能源的技术上是有储备的,可能车标屌丝,外形LOW到爆,特斯拉作为一款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一出现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动感的外形设计,强大的汽车动力,豪华的内饰,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定位于豪华跑车类型。但其对基础产业链掌握要胜于马斯克--打通汽车生产相关的产业链绝非易事,所以王传福能把车卖得很便宜,而马斯克做不到.
电机在新能源车上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与燃油车的发动机类似,目前主流的电分别为异步电动机和永磁电动机。按理说比亚迪汉不应该和model3相提并论,因为掉档次,汉定位于中大型轿车,而model3仅定位中型轿车,与model s相比才算得上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件电机电池电控。而首先要说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比亚迪的电池是百分之百自主研发,而特斯拉的则是采购松下的电池组。
同样是造车,比亚迪仿佛就是个满身油污的修理工,而特斯拉就是个西装革履,代表着高科技的白领。比亚迪说到底是传统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只是它的一个分支,但是!特斯拉有的技术,比亚迪不一定没有,比亚迪有的技术,特斯拉不一定有。比亚迪和特斯拉目前都是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首先说特斯拉,他是由埃隆马斯克创办,特斯拉作为一款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一出现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动感的外形设计。找车网
做工方面比亚迪做得要比特斯拉好些,特斯拉的作工是刷新了行业下限的……这点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特斯拉在国内车主爆料不多,而国外的大神可是没闲着,特斯拉汽车以电动跑车闻名,它所制造的电动跑车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一是强大的驱动性能,二是时尚的外观,第三就是运用了当前比较前沿的技术,就这三点足以吸引很多人目光,技术实力基本谈不到,特斯拉全系车型均为纯电动,电池供应商为日本松下、电机供应商为台湾富田、电控系统是个谜,一台车最重要的部件特斯拉只能依靠采购。
比亚迪和特斯拉新能源车哪个好比亚迪新能源车好。电池技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非常重要,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巨头,电池技术却并不是自己研发的,特斯拉采用松下三元锂电池,比亚迪不同,比亚迪拥有自己的电池技术,这也是比亚迪的强项,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2020年之后比亚迪成功研发了刀片电池,性能更优越,降低了电池成本,提高了储能密度。电控技术:特斯拉在电控方面有自己的
特斯拉前董事认定比亚迪是唯一挑战者,比亚迪和特斯拉有哪些差距吗?价格不同,品牌价值不同,未来比亚迪无法超越特斯拉。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能够行驶。与汽车发动机一样,目前市场上有两种电机,一种是比亚迪代表的永磁同步电机,另一种是特斯拉代表的异步电机。这两辆车的外观非常不同。总的来说,我们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制造外观上是标准的,也有我们独
国产车和合资车相比,到底差在哪里?近几年来,国产车的确在进步,口啤也越来越好,道路上跑的国产车也越来越多,这让国人感到欣慰!合资的车,发动机确实比国产强,省油,动力都可以,但是做工精细方面比较简单,现在国产车都很好,配置啊,外形啊,发动机都有了提升,就是有点费油。重点是发动机、变速箱,关系着一辆车的寿命有多长;其次,是零部件的装配水平,关系着车子可能带来的麻烦;还有,售后服务水平,关
买国产车好还是买合资车好?目前,我们国内国产车的技术,在发动机方面已经逐渐追上了国外的一些车企,只是在油耗控制方面还是稍微弱一些。国产车的优点:1、价格实惠;2、配置高,性价比高。合资车的优点:1、经久耐用;2、油耗控制,更胜一筹1、如果你为了改善生活,买车用来代步用,准备3-5年内换车的。那么,别犹豫买台国产车吧;2、如果你为了市区代步,希望开个8年,10年的,那
“合资”车和国产车,到底哪个性价比会高一点?一分钱一分货,按道理来讲,越贵的车,用料会越扎实、安全性越高、配置也更丰富,实际确是如此吗?关注中保研的同学应该知道,在最近的一些车型测试中,那些被认为“物廉价低”的国产车在各项目的测试中基本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分数,而反观那些“物美价高”合资车,却有很多阴沟里翻船的,甚至出现A柱、B柱断裂的“低级”错误,显然有人偷工减料了。看到这些实
特斯拉的商业模式特斯拉的商业模式:精准的市场定位。高端定位解决低性价比的死循环。硅谷精英提升性价比。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特斯拉追求价值营销。特斯拉的CEOElonMusk拥有多家上市公司,个人具有极高的魅力,被称为硅谷英雄人物。注重价值驱动营销。创业呼唤创意,创意需要逻辑,逻辑依靠本源思维,迭代成功也需要注重消费体验。市场竞争定位是竞争战略的核心,营销策略是手段是推手。重构商业模式是
新能源汽车十大品牌3北汽新能源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2009年成立,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行业影响力品牌,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旗下新能源电动车型有北汽新能源ECEC5EC3等4。4长城欧拉欧拉是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主流车企当中第一家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其定位为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目前旗下有欧拉黑猫欧拉白猫欧拉好猫等车型5五菱提到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排名?新能源汽车十大名牌如下:一、特斯拉特斯拉创建于2003年,全球知名豪华电动轿车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特斯拉于2012年设计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纯电动豪华轿车 ModelS,以出众的安全效率、性能优异,续航里程而闻名。二、蔚来蔚来汽车创立于2014年,由顶尖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联合创建,为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8年美国纽交所上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