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

2024-01-16 02:05:29 | 找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相关的问题,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

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

8月8日,

理想汽车

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相当炸裂。在二季度中,理想汽车向用户交付新车86533辆,同比增长201.6%。同时,二季度营收达到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

无论是交付量还是营收,理想汽车在二季度中都完成了同比增长超200%的优异成绩,这个表现不仅让理想稳坐新势力的第一把交椅,即使放眼整个国内新能源市场也相当抢眼。

季度交付量向10万辆迈进

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依然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也并不是每个车企都能借势腾飞,像“蔚小理”中的找车网

蔚来

小鹏

,上半年的表现就比较打眼。相比之下,理想汽车连续推出的几款L系列车型都成了爆款,使其交付量得以不断攀升。

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累计交付量为86533辆,同比增长201.6%,环比一季度增长64.6%。并且,理想汽车已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在7月初完成了品牌的第40万辆车交付,成为国内首家达成40万辆交付的造车新势力。

展望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月度交付量将在3万辆基础上继续增长,季度交付量预计达到100000辆至103000辆,同比增长277.0%至288.3%。

为了保持持续的交付增长,理想也住多维度做了准备。

在产品方面,理想汽车在6月正式官宣了首款纯电超级旗舰车型

理想MEGA

,新车将于年底发布,明年开始向用户交付。理想MEGA将搭载理想“双能战略”最新成果,在豪华品牌细分市场形成巨大竞争力,理想有信心将MEGA打造成为50万以上的新爆款。届时,理想汽车将形成“纯电+增程”双技术路线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度。

产能方面,理想汽车

北京

绿色智能工厂的生产资质已于7月正式获得工信部批准,具备生产条件。北京工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升级。理想方面表示,第三季度

理想L8

理想L9

的交付目标是每月过万辆,理想 L7将挑战每月1.5万辆的交付目标。

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今年以来理想汽车也在持续拓展门店网络规模。截至7月31日,理想汽车共拥有337家零售中心,覆盖128个城市,并于222个城市运营323家售后维修中心和授权钣喷中心。

理想汽车表示,随着销售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纯电领域加速落地,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空间,到四季度将挑战月交付4万辆的目标。

完成千亿营收目标问题不大

去年年底,李想曾提出在2023年完成“千亿营收”的小目标。以当时理想汽车的表现,这个目标似乎有些宏大,但从今年理想汽车的表现来看,完成千亿营收的目标基本上是手拿把攥了。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营收达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环比增长52.5%。其中,第二季度车辆销售收入为279.7亿元,同比增长229.7%。

并且,相较于很多新能源车企“卖车亏钱”的表现,理想汽车在盈利能力上也相当出众。

理想汽车二季度毛利达62.4亿元,同比增长232.0%,环比增长62.8%。二季度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均快速攀升,分别实现16.3亿元、23.1亿元,同比均扭亏,环比分别增长301.3%、147.4%,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理想汽车第二季度毛利率稳中有增,达到21.8%,第一季度为20.4%。同时,自由现金流提升至96.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储备达737.7亿元,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深化研发投入奠定基础。

在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将继续走高后,理想汽车三季度营收也相当看好,预计收入总额在323.3亿元至333亿元,同比增长246%至256.4%。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474.4亿元的营收,如果按财报预计的三季度最低收入323.3亿元计算,在四季度之前理想汽车今年营收将达到797.7亿元,再加上年底冲量的效果,今年千亿营收目标基本问题不大。

持续保持技术和智能化投入

作为一家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的爆火一方面在于其对消费者喜好的精准把握,一方面是其在技术和智能化上不断投入和研发,使产品力一直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准。

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为24.3亿元,同比增长58.4%。按照规划,理想汽车的整体研发费用率将继续稳定在10%左右。

理想汽车表示,截至7月底,理想L系列车型累计交付超过20万辆。在开发L系列车型底盘时,为了将空气悬架从百万级别豪华车专属转变为可供更多家庭使用的技术,理想汽车建立了南北两地研发中心,全栈自研了理想魔毯空气悬架™智能化系统。目前已交付的理想L系列车型中,有90%以上配备了理想魔毯空气悬架™,理想汽车也因此成为全球空气悬架车型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

同时,基于“双能战略”,理想汽车不断深化在智能、电能领域的布局。

6月,理想家庭科技日公布了在智能空间、智能驾驶和高压纯电平台实现的重要技术突破。理想汽车以Mind GPT为核心的理想SS智能空间和理想AD智能驾驶同时进入大模型时代,并且支持5C充电的理想800V高压纯电平台则将开启充电速度的5G时代。

为了让智能座舱的交互入口“理想同学”更聪明,研发团队基于Mind GPT认知大模型,和1.3万亿个token基础上的大规模训练,将智能语音助手的知识储备水平提升到和人类高质量知识的总和相当。同时,理想汽车城市NOA功能迈入关键落地阶段,截至今年6月自动驾驶训练里程已经突破6亿公里。

目前,理想汽车已成功在

上海

和北京开启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内测,在北京完成了首批城市NOA和通勤NOA的试驾活动。下半年,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内测区域将逐步增加,计划年底前向全国100个城市推送,通勤NOA功能也将向早鸟用户开放。

而为了即将推出的纯电产品,理想汽车基于自研的800V高压纯电平台打造了5C纯电车型,可实现最优性能“充电12分钟,续航500公里”, 有效解决充电速度慢、长途充电难两大难题。

除了在车端打造更强的超充性能,理想汽车还在推进充电网络布局。2023年底理想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将超过300个,到2025年,高速沿途理想超级充电站的平均间隔将小于100公里,每站每小时可以服务9至20台车,运营和补能效率均与燃油车看齐。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世纪,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

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

相信提到造车新势力,大家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词,一定是烧钱。时至今日,

蔚来

汽车CEO李斌那句“没400亿元就别想造车”的话,仍然萦绕在所有人的心中,这也在时刻提醒着入局者,造车领域的巨额成本和行业门槛。

从目前来看,400亿元很明显还是保守了,恒大许家印花了500亿元,也仅仅是造了个寂寞。而

恒驰5

自上市以来仅仅取得的900多台销量,也在提醒着所有人,跨界造车的艰辛。

但人们常说,事无绝对。这不,

理想汽车

便传来了捷报。2023年5月10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和交付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并成为第一个连续两季度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同期,理想汽车向用户共计交付52584辆新车,同比增长65.8%,进入中国2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市占率约占11%。一季度理想汽车在研发层面共计投入18.5亿元,同比增长34.8%。

理想汽车归母净利润9.3亿元,相比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2.6亿元环比提升257.7%,这一利润额也远超过去所有单季度,并实现了连续两季度盈利。在扣除股权激励情况下,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达到8.9亿元和14.1亿元,自由现金流达到67亿元。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理想汽车为何能够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成为首个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的车企。别急,车叔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理想汽车选对了赛道。不同于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理想汽车选择的增程式,用发电机替代电池,由于电池载量小,就避免了把绝大多数利润转移给强势的供应链,如宁德时代,自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导和话语权。在电池这项大头上,理想汽车就要比蔚来、

小鹏

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节省不少钱。可以这么说,理想的利润,其实就是从类似宁德时代这种供应商嘴里抠出来的。

并且,理想2023年还在继续从宁德时代嘴里抠利润,理想总工程师马东辉在电话会上透露,目前正在和宁德时代谈判电池价格,此前市场流出一条消息,宁德时代最近推出一项“锂矿返利”计划。于是,为锁定长期订单,宁德时代以20万元/吨(当前价格的五折)碳酸锂成本向各车企提供电池,虽然代价是3年内采购宁德时代电池的比例不低于80%,但凭借宁德时代在行业的地位,还有比这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吗?理想无疑又赌对了。

此外,相比一众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凭借没有续航焦虑(可油可电)这项优势,也不用在建设充电站、换电站这方面投入太多。反观蔚来汽车,虽然换电站对于消费者使用体验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但几百万的投入(一座充电站)绝对是一笔巨额开销,这还不包括蔚来汽车推出的各项车主福利,如免费换电等,这也就是蔚来汽车仍然处于亏损的根本原因。试想,销量相对最多的蔚来都无法盈利,其它造车新势力就更困难了。

第二,精准锁定目标客户。与其它想要通过不同类型和价位的车型,俘获不同年龄段、不同使用需求用户群体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不同,理想汽车则将目标用户,定位在外人看来属于比较细分的群体,即家庭奶爸!但细分不代表小众,再加上理想汽车针对目标用户使用痛点进行的优化,使得

理想ONE

一炮而红,不仅重新定义了家庭奶爸用车标准,也让自己取代了

丰田

汉兰达

,成为家庭用户的购车首选。

第三,多生孩子好打架。2022年是理想汽车产品密集发布的年份。当年6月,理想汽车发布

理想L9

,结束了靠一款车活四年的历史。同年国庆节前夕,理想汽车发布理想ONE换代车型

理想L8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三孩”

理想L7

也“早产”了。在理想L8发布会上,理想汽车“顺带”发布了理想L7。在三款车型同时发力的情况下,理想汽车很难销量不高,销量大再加上高定价,利润自然就多了。

虽然理想汽车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盈利,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车辆毛利率出现了下滑。据统计,第一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0.4%,但车辆毛利率却下滑至19.8%,这一数据在2022年第一季度为22.4%,2022年第四季度为20.0%。

车辆毛利率下滑,这说明单车利润减少,单车利润减少,要么是因为成本增加,要么是因为平均售价下降,总之不管怎么说,对于一家车企来说,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除此之外,理想汽车还有着其它隐患。

首先,产品质量令人担忧。自理想L9上市交付起,新车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空悬断裂事件,开放试驾的第一天,理想L9在过坑时发生了悬架故障,就引发了众多质疑,直到官方将空气悬架质保期延长,才将此事稍作平息。此外,理想L9车主爆料,在提车的当天,新车行驶了不到3公里,就刹死在红绿灯路口,发生了抛锚问题。

其次,信任危机。目前来看,无论是市场外部环境还是理想汽车自身,都一直处于舆论旋涡之中。其中,以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抛售股票套现(五天之内套现了9000万之多)影响最大。要知道,高管频频抛售套现,不仅让外界对于理想经营状况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也会让普通投资者感到“心寒”,由此对品牌失去信任。

最后,单条腿走路。从目前来看,增程式确实让理想汽车,在销量和利润方面取得了双丰收。但俗话说得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因为无论是插电式混动还是增程式混动,它们都只是全面进入新能源时代的过渡技术和产品,纯电车型才是最终发展方向。虽然理想汽车发布了“双能战略”,即计划面向20万以上市场,在2025年形成“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但何时能见到理想的纯电车型,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情,希望理想CEO李想,别让大家等太久。

车叔总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反,人无近忧,必有远虑。虽然理想汽车目前来看确实顺风顺水,但天有不测风云,谁能保证未来一切顺利呢?从

魏牌

发布蓝山就能看出来,传统车企已经开始重视这个细分市场,随着这个细分市场的用车需求不断增大,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参与进来瓜分市场份额。相信,一旦传统车企开始发力,理想汽车的优势将会变得荡然无存。如果不研发新技术、不开发新车型、不开辟新市场,理想汽车将会变得步履维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车叔,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

比亚迪破300万,问界成黑马,2023年新能源品牌哪家强

在新能源汽车大转型的背景下,国内众多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蓬勃发展。随着2024年元旦的到来,一大批车企陆续公布了2023年12月份的销量,以及全年的累计销量。纵观这份厚重的成绩单,很多品牌的发展出人意料,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各大车企的表现如何?

比亚迪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12月份,

比亚迪

单月销量超过了

34万台

,加上2023年1-11月累计销量,去年既定的300万台年度目标顺利完成。无论是单月销量还是全年销量,比亚迪都是中国车企,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当之无愧的霸主。目前比亚迪不仅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包括秦家族、宋家族、

海豚

等在内的热销车型,都登上了各自所属的细分市场销冠宝座,而

腾势

仰望

方程豹

的表现也十分惊喜,更让人期待2024年比亚迪能创造怎样的新高度了。

大咖点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的2023年是比亚迪高歌猛进的一年,年初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销量顺利完成,展现了比亚迪无与伦比的核心竞争力,“一超多强”的局面进一步强化。它的成功不仅为广大车主奉献了全面的用车体验,更是强势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比亚迪配得上所有的嘉奖。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

日前公布了2023年12月交付数据,12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

50,353辆

,同比增长137.1%,成功达成月交付五万辆的目标。理想2023年全年共交付

376,030辆

,同比增长182.2%;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六十万辆,是交付量最高的中国新势力车企。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的明年销量目标为

80万辆

,且将冲击10万辆的单月交付量。

大咖点评:

理想汽车的年销量,是中国新势力车企有史以来第一次迈过三十万辆年交付大关。精准的市场产品投放与领先的价值体验,都让理想汽车获得了很多家庭消费者的喜爱。虽然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存在市场质疑,但是理想汽车的成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地位。2024年是理想汽车的产品大年,如果年销量80万目标顺利达成,那么它的体量和市场价值比起

奔驰

宝马

而言有过之无不及。

埃安汽车

广汽

埃安

在2023年12月宣布其销量达到

45,947辆

,同比增长53%。2023年全年累计销量超过

48万辆

,同比增长77%。广汽埃安在上月28日已经达到了累计产销百万辆的目标。广汽埃安自成立以来已满4年零8个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百万辆的销售业绩,因此刷新了全球最快突破百万销量的记录。

大咖点评

:从销量看,广汽埃安无疑是传统车企旗下最为成功的新能源品牌之一。尽管广汽埃安在短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品牌形象的打造与市场营销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时产品也到了适时更新的阶段,不然面临竞品层出不穷,销售的压力不能只靠降价促销来缓解。

问界汽车

近日,

AITO

问界公布了12月份销售数字,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问界系列交付新车

24468辆

,环比增长29.96%,依旧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也与此前的预期基本相符。凭借四季度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达

94380辆,

接近了10万大关。

大咖点评

:虽然问界汽车的年销量放在造车新势力当中并不是很显眼,但是下半年的表现却是市场中黑马般的存在,不仅问界新M7持续热销,

问界M9

的上市也有着热烈的反响。凭借着华为的加持和源源不断的订单,2024年将会是问界汽车大展拳脚的一年,加快生产线建设和产能供应,才是问界品牌的当务之急、

小鹏汽车

近日,

小鹏

汽车如期发布去年12月销量数据,达到

20,115辆

,较去年同期的1.13万辆,同比增长78%。这是其继去年11月后,连续第二个月销量破2万辆。2023年1-12月,小鹏汽车2023年累计销量达到14万辆。自2018年12月交付以来,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40万辆。不过,小鹏汽车2023年销量目标是20万辆,完成度仅为七成。

大咖点评:

小鹏汽车的发展并未如预期般顺利,主要是上半年的表现有点挣扎,好在下半年凭借

小鹏G6

的强势表现实现回暖,并且

小鹏X9

的上市也广受好评。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他们需要不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加强品牌建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2024年将会是品牌发展的重要一年。

零跑汽车

2023年12月

零跑汽车

交付量达18618台,连续刷新交付量历史新高,实现119%同比增长。2023年累计交付

144155台

,同比增长超29%,成立至今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

大咖点评:

在造车新势力当中,零跑汽车的表现十分惊喜。虽然市场热度与品牌影响力没有蔚小理大,但是凭借自研和性价比优势,依然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相比于定位相似的哪吒,零跑的增长势头更明显,并在年末的竞争中实现领先。零跑全新架构下的全新中型

SUV

——

零跑C10

即将开始预售,这款车可能在2024年给零跑带来不小的销量。

蔚来汽车

1月1日,

蔚来

汽车公布12月交付成绩。2023年12月,蔚来交付新车

18,012台

,同比增长13.9%;2023年全年,蔚来共交付新车

160,038台

,同比增长30.7%;截至2023年12月31日,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449,594台。

大咖点评:

蔚来汽车在2023年的表现中规中矩,但如果结合旗下产品矩阵来看,很显然这个成绩无法令人满意,且对比理想汽车而言,二者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蔚来汽车只提供纯电产品,并且坚持换电的品牌策略,在目前仍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反而在资金的投入上成为无底洞,只能逐步寻求更多品牌的换电合作,以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如何找到一条兼顾销量与利润的良性发展道路,是蔚来品牌在2024年的重要课题。

除了以上这些品牌之外,包括一些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如深蓝、启源、银河成绩也可圈可点。总之在新能源这块大蛋糕中,只要产品过得去基本都能获得一席之地。2024年将会是更加内卷的一年,传统燃油车更像是强弩之末,在产品层面已经很难再给消费者带来惊喜,而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SUV大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
与“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车叔观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的理想,背后却藏着不少隐患)”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