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00:08:33 | 找车网
新能源汽车十大名牌如下:
一、特斯拉
特斯拉创建于2003年,全球知名豪华电动轿车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特斯拉于2012年设计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纯电动豪华轿车 Model S,以出众的安全效率、性能优异,续航里程而闻名。
二、蔚来
蔚来汽车创立于2014年,由顶尖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联合创建,为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8年美国纽交所上市,致力于通过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三、比亚迪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
四、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5年,国内知名的智能电动汽车设计及制造商,是融合前沿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创新的科技公司,于2020年美国纽交所上市,出色的科技和设计为产品基因,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
五、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7月,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公司,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专注于用科技改变出行,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6月理想汽车发布家庭智能SUV理想L9,是国内新能源SUV市场领先者。
六、宝马
宝马创始于1916年德国,是一家百年汽车品牌,以及生产高级轿车为主导的豪华汽车制造商,旗下拥有BMW、MINI和Rolls-Royce三大品牌。宝马在华主要热销的轿车车型有5系、3系、1系等。
七、埃安
埃安AION成立于2017年,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秉承自主创新的体系优势,致力于提供世界级的移动智能新能源产品和服务,目前拥有AionLX、AionV、Aion S、Aion Y等产品。
八、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创立于2018年,隶属合众新能源汽车集团,以”让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为品牌愿景,秉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以用户需求为本,并将前瞻科技融入当下,着眼于自在出行的新潮科技。
九、极氪
极氪是吉利汽车旗下纯电高端品牌,品牌定位是潮流科技品牌,极氪是一家以智能化、 数字化、数据驱动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以领先科技、创新模式引领,聚焦智能电动出行前瞻技术的研发,以科技共创潮流生活,为用户创造极致体验。
十、AITO
AITO汽车是由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已推出豪华智能电驱SUV问界M5和大型电动SUV问界M7,赛力斯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开发与生产,是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的新能源车企,拥有多项新能源技术相关的专利。
混动汽车排名前十名
:
比亚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哈弗、吉利、WEY魏牌、长安、大众、
奇瑞
。
1、比亚迪
比亚迪能跃居成为一线自主品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归功于它的“DM-i超级混动”系统,比亚迪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第一代混动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DM-i超级混动系统已经发展到了第4代,如今市场上在售的DM-i混动车型有着续航长、油耗低、品质高等的优点。
2、丰田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世界上的混动有两种,一种叫丰田,一种叫其他”,消费者之所以给予丰田如此高评价,是因为丰田
双擎
的THS II混动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丰田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世界首款混动车型“普锐斯”,随后在2005年将车型引入国内,在丰田双擎数十年的发展中,没有一辆车被曝出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消费者普遍都愿意接受丰田的双擎车型。
3、本田
尽管本田研发混动技术的时间比丰田更晚,丰田早已构建起自己的专利壁垒,但本田依旧绕开丰田的技术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混动系统。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丰田不同,丰田THS混动在起步和低速行驶时以电机驱动为主、匀速行驶时电机和发动机同时给车辆输出动力、高速达到发动机最佳工况时则以发动机驱动为主。
而本田混动则是以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相比起来本田的混动更像是一套增程系统。虽然从技术方面来看丰田的混动技术更加复杂,但本田的i-MMD技术却能同时兼顾油耗和动力,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本田混动车型的产品力会更加出色。
4、雷克萨斯
作为丰田旗下的汽车品牌,雷克萨斯搭载的其实就是丰田的混动系统,例如凯美瑞和
雷克萨斯ES
配备的都是2.5L发动机+ECVT
变速箱
的组合,有了丰田“老大哥”的铺路,雷克萨斯混动车型的发展也算是顺风顺水,车型一经上市就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5、哈弗
哈弗汽车搭载的是长城旗下的“柠檬混动DHT”系统,这套混动系统是完全由
长城汽车
独立自主设计、研发而来,其特点是采用了高度集成化设计,使得找车网
动力系统
拥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传动效率更高等的优势,从车型参数上看,哈弗多款混动车型的油耗、动力表现都比本田、丰田更加出色。
6、吉利
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听过吉利的混动汽车,吉利旗下的“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是在2021年年底才推出的,上市时间比较短。和其他混动系统相比,雷神智擎Hi·X更像是一个混动平台,它是由引擎模块、传动模块、电驱模块组合而来,车型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搭配。
雷神智擎Hi·X的工作原理和市面上大多数混动系统保持一致,虽然在技术层面没有太多的创新,但该系统搭载了全球首个发动机3挡驱动的串并联混动
变速器
3DHT,车辆在低速行驶时能获得更大的低扭表现,强劲的动力是这套系统的亮点之一。
7、WEY魏牌
WEY魏牌和哈弗一样都是长城汽车旗下的子品牌,所以WEY旗下的车型也搭载了柠檬混动DHT系统,既然哈弗的混动车型都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那么WEY的销量自然也不会太差,只不过跟比亚迪、丰田等一线品牌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
8、长安
长安的混动车型搭载的是“
蓝鲸
iDD”超级混动系统,该系统也是由
长安汽车
完全自主设计而来的。和市面上大多数混动系统不同的是,蓝鲸iDD是一款采用P2结构的并联式
混合动力
系统,虽然很多人都认为P2架构算是比较落后的技术,但长安混动车型的油耗表现并不差。
9、大众
大众采用的是GTE-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GTE的“GT”代表着速度,“E”则代表新能源汽车,从名字上就能看到大众的插混车型主要卖点还是动力。不过由于DQ400e架构相对落后,所以很多人都担心大众的混动系统质量不稳定,车型的销量自然也不太高了。
10、奇瑞
奇瑞旗下的混动系统名为“
鲲鹏
e+”,很多人都将这套系统视为“魔改版”的混联式混合动力,它能够实现纯电、增程以及发动机直驱多种工作模式,系统的优点是体积小、动力强及油耗低。但由于鲲鹏e+系统的造价偏高,所以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在价格方面不占优势。
2019年新能源车产销同比双下滑!2020年会好吗?
车东西 | Bear
车东西1月13日消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全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2019年全年,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汽车2572.1万辆,同比下降7.5%;销售汽车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
▲2019年国内汽车产销情况
2018年保持逆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随着2019年补贴的大幅退坡,销量也出现了下滑。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4.2万辆,同比下降2.3%;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
这也是201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首次出现下滑。
▲2013-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情况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展望,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的销量,恐怕将维持在今年相近的水平,200万辆的销量目标较难达成。”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则指出:“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整个产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培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销量数字的表现很可能不那么重要,只要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整体能够提升到和燃油车同等的水准,销量的爆发来得非常快。”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今年仍然呈现良性发展,2019年动力电池的产销量分别上升了21%、21.4%,装机量上升了9.2%。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指出,动力电池产业仍然保持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单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有一定幅度提升。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
在充电桩方面,2019年国内公共充电桩与私人充电桩的数量之和已经超过120万台,较2018年年末增长50.8%,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本文对今日中汽协发布的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关键数据、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充电桩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以下是干货内容:
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下滑 2020年或再下滑2%
据中汽协今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572.1万辆,同比下滑7.5%;销量为2576.9万辆,同比下滑8.2%。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汽车销量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36万辆、214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9.2%、9.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微增1.9%,销量微降1.1%。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末,中国汽车产销下滑的趋势已经收窄。整个2019年,主要汽车企业的库存情况有所好转,库存数量从2019年初的115.4万辆,下降到2019年末的108.2万辆,减少6.6%。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4.2万辆,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4.0%。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09.1万辆、106万辆,同比微增2.0%、0.7%;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5万辆、14.6万辆,同比下滑25.1%、28.3%。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以能源类型划分,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量为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混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从2013-2019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角度来看,2019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出现年销量下滑。
▲2013-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情况
陈士华认为,2019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度退坡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较大冲击。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成熟,距离完全脱离补贴还有一段距离。
但中汽协副理事长师建华指出,接下来的补贴应该主要用于企业新能源产品的创新、产品力提升,而非用于创收。新能源汽车补贴应当更加精细化,切入企业需求,而非粗放式管理。
2019年中国车市五大关键点
除上述产销数据外,中汽协还放出了几大关键信息点:
1、商用车产销表现整体好于汽车产业总体情况,而乘用车产销量下滑幅度大于汽车产业总体情况。背后原因在于汽车产业的下行周期由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引起,这一点直接反映在消费者市场;而商用车市场有基建项目拖底,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2019年中国商用车产销情况
2、皮卡市场销量同比下滑,降幅大于货车,国家今年放开部分地区皮卡限行的政策没有直接刺激皮卡市场增长,皮卡市场教育度仍不足。
3、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滑,师建华认为,这一点是由于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此前作为国内自主品牌主力的中小型汽车企业在调整期中受到较大影响,产业集中化趋势明显。在这样的环境下,自主品牌汽车的产销量均受到了一定影响。
▲201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下滑
4、汽车出口数量同比下降,这一点同样受到汽车产业大环境下行的影响。同时,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海外的布局还处于工厂建设与基础设施铺设时期,等到基础设施与生产线布置完毕,销售渠道进一步展开,我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出口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5、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刚刚从过冷区进入趋冷区,整个产业压力仍然较大,且先行指数呈下行态势,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可能会继续出现产销下滑的情况,下滑比例大致在2%左右。
师建华对中国汽车产业2019年的数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整个产业、媒体界、社会在关注数据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数据背后传递的真相。”
他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28年的高速增长,现在正是放慢脚步总结成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汽车产业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生产不出好的产品的企业理所应当被淘汰。产业的优胜劣汰,造成了一时的总产销量下滑,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升级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将会迎来下一轮集中爆发。”
动力电池装车量上升9.2% 产业集中度水平提高
在中汽协今日举行的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也发布了2019年全年动力电池产业的关键数据。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85.4GWh,同比累计增长21%;销量累计75.6GWh,同比增长21.4%;装车量62.2GWh,同比增长9.2%。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动力电池销量
其中,三元锂电池产销量分别为55.1GWh、53GWh,产量同比增长40.8%,销量占到总量的70%,装车量为40.5GWh,同比上升22.5%。
而磷酸铁锂电池产销量分别为27.7GWh、20.6GWh,产量同比下降1.2%,销量占到总量的27.2%,装车量为20.2GWh,同比累计下降9.0%。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
可以看出,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流的动力电池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全年情况来看,三元锂电池的装车量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但从2019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度退坡之后,磷酸铁锂作为成本较低的动力电池产品,有了回暖的趋势。
尤其是12月,本月三元锂电池装车量4.79GWh,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为4.73GWh,几乎处于持平状态。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马小利指出,今年动力电池产业整体仍然呈良性发展的态势,不仅动力电池的装车总量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产业的集中度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2019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三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45.6GWh,市场份额达到73.4%。
排名前五的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9.2GWh,市场份额达到79.1%;而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达到54.7GWh,市场份额87.9%。
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中航锂电、时代上汽、孚能科技、比克电池、欣旺达。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
发布会上,车东西就工信部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入华是否会影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提问。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动力电池市场的开放将会引入先进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搅活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形成良性竞争。
同时他表示,客观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与日韩能够正面竞争。虽然在电芯能量密度、循环次数等核心指标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仍有一定差距,但宁德时代推出的CTP电池包,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都是在应用领域做出创新,提升了国产动力电池的产品力。
充电基础设施同比增长超50% 公共充电桩增长更快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另一大配套产业,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在2019年也迎来的快速发展。
截止至2019年12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基础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1.9万台,增长41.1万台,同比增长50.8%。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1.6万台,增长18.5万台,同比增长55.9%;私有充电设施数量达到70.3万台,增长22.6万台,同比增长47.4%。
▲2019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部署情况
在公共充电桩分布方面,广东省以6.3万个公共充电桩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公共充电桩数量为6.1万个,排名第二,北京、上海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第四。
▲2019年国内公共充电桩分布情况
公共充电站分布上,广东以5199座位列全国第一,上海市拥有4042座公共充电站,排名第二,江苏、北京分别以3663座充电站和3654座充电站,位列第三、第四。整体来看,充电桩与充电站的分布与全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热度城市相吻合。
▲2019年国内公共充电站分布情况
在充电桩运营商方面,特来电以14.8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位列第一,星星充电排名第二,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万台,国家电网、云快充、依威能源、上汽安悦、中国普天、深圳车电网、万马、云杉智慧公共充电桩部署数量排名第3-10名。
▲2019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排名
在私人充电桩方面,主要是车企随车配建充电设施,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抽样统计,截止2019年底,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抽样统计车辆103.6万辆,配有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70.27万台;未配桩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33.37万台。
除此之外,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还统计了各省份换电站的数量。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仅统计了轰动新能源和蔚来两家的换电站数量,全国共计306座换电站,其中北京市126座、广东省63座、福建省17座,排名前三。
结语: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今日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意见,统一指向了关键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补贴期内度过了七年,但在去年6月底,补贴大幅退坡之后,仍然出现了销量的同比“六连降”,最终,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年的总销量甚至低于2018年,出现了负增长。
师建华指出,在这一现象背后,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无法达到消费者需求,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产品综合素质与燃油车有差距,这才导致2019年补贴退坡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他认为,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在短时间内,国家提供的补贴应该不会断,而企业需要利用这些补贴,真正提升产品力,让新能源汽车能够与燃油车正面竞争,从而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