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1:56:14 | 找车网
国产
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明显体现出,同价位下
国产车
用料厚道,
合资车
减配加价。
质量是要开几年才看得出来的。五年前的国产车质量真心不咋地,不过近几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任何东西都是谁造的多谁进步快的。
但是五年以内的国产车都没开到五年以上,到底质量好不好,没有几年看不出来。从用料方面来看质量肯定有很大的提升。
两三年前的国产车现在用的车主基本没什么大问题,更早的国产车那时技术、质量真心不行。两三年前的国产车也就用了两三年,两三年没问题也说明不了质量没问题。
但是合资车里这这些年重大质量问题事件真不少啊!大众断轴门、大众DSG事件门,丰田刹车事件门、福特断轴门。些都是合资车减配、使用劣质配件造成的。
国产车技术真心不如合资车,但是便宜的合资车人家也不会给你用多好的技术,所以同价位方面合资车也别提什么技术优势。现在可以肯定的说25万以内的国产车的技术不会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差。25万以上的技术,国产车还没有量产的车型,有倒是有这样的技术,只是15万以上的国产车就已经很难卖了,25万以上就更不用想了,现在国产车要把最好的技术拿出来做辆车,哪怕40万的品质,售价只要超过25万以上就是做得再好也没人买单,低于25万肯定亏本谁都不愿意做。超过40万的合资车的技术,国产车真心达不到。超过25万的合资车的技术,量产的国产车都没几个型号能达到的。
不论国产车、合资车都是中国的工厂组装的,组装工艺需要自动化生产线,好的生产线拼装出来的汽车接缝小,整体性好,车与车各部分之间的差异小。前些年合资的生产线用的汽车装配的自动化机械领先国产的太多了。要引进一条生产线都是动辄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入才行的,那是技术封锁加资金有限,
国产汽车找车网
公司没能力没渠道建设这样的生产线,所以那时国产车的质量和合资车没法比。后来合资车不用交那么多关税,又没竞争对手,所以暴利获取利润好几年,国产汽车公司也开始有点钱了,但是利润还是国外品牌的高,虽然是卖掉一辆车一家赚一半,但是国外公司要求采购的配件都是他们控股或者进口配件产商的,这些配件都是高价销售给合资企业的,所以实际利润还是外国赚了大头,中国出钱出力只拿到小头。但是再怎么说也是赚到些钱了。为了摆脱被国外公司控制的局面,国产汽车公司现在都在积极的推出自己的品牌,造自己的汽车,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打响自己的品牌。所以现在国产汽车都是拿着合资赚到的钱贴补自己品牌发展,几百亿投资个先进生产线,销量还不及合资的几十分之一,而且降价销售还不一定有人买。
汽车是个零部件很多,很复杂的工业产品,仅仅是一两项技术先进也说明不了汽车技术好、汽车质量好。国产车不足合资车就是造车历史短,积累经验少,每一家只是在某方面掌握某些技术,很多其他技术却还落后的许多。但是好在汽车配件里,只有发动机与底盘是被严格技术封锁的,其他配件,哪怕
变速箱
都能从汽车配件产商获得。
在国产车重点打出的车型上面,国产汽车公司在自己技术不行的方面都尽量采购质量好于同级别合资车的配件。
底盘、发动机也可以通过收购获得技术,只是大部分收购的都是老旧技术,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是收购到性能好的老技术的。
从国产车这几年的发展,先进生产线建设、使用的配件档次的情况上来说,现在的国产车质量未必比合资车差,就算差也不会差太多。
但是具体质量怎样,没经过个七八年的考验谁都说不清。
但是七八年后汽车市场格局又是怎样,也很不好说。
目前,我们国内国产车的技术,在发动机方面已经逐渐追上了国外的一些车企,只是在油耗控制方面还是稍微弱一些。
国产车的优点:1、价格实惠;2、配置高,性价比高。
合资车的优点:1、经久耐用;2、油耗控制,更胜一筹
1、如果你为了改善生活,买车用来代步用,准备3-5年内换车的。那么,别犹豫买台国产车吧;
2、如果你为了市区代步,希望开个8年,10年的,那么你可以考虑买台合资车。
首先要明确买车的用途:1、上下班通勤用;2、接送孩子方便;3、喜欢外出自驾游。如果是上下班通勤和接送孩子用,家用轿车就可以满足要求;喜欢外出自驾游,建议买城市SUV为主,以应对较坏路况。
其次,考虑买车及养车费用:1、想买的车辆裸车价为家庭总收入的80%左右;2、年均行驶一万公里的车辆费用在1万元至2万元不等(视城市交通状况、车辆油耗不同而定)。买车不是全考虑面子,还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去买车,一旦急需用钱就会捉襟见肘了;车辆养护费用包括保险、油费、轮胎费用、换机油、刹车油等费用,还有车辆装饰等费用。
最后,考虑汽车品牌以及配置的问题:1、进口车;2、合资车;3、国产车。普通家庭建议选择合资车和国产车,价位较适中。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保有量的因素,如果想买的车辆在平时都见不到几辆,那这个车的零配件都不好找。再就是考虑车辆的安全性,强烈建议以主动安全配置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ESC以及被动安全配置安全气囊的数量(主副前气囊、前后侧气囊,2个、4个,6个及以上)为选择标准。
2023-09-21 20:05:41
2023-09-19 05:57:44
2023-08-30 01:32:36
2023-08-04 07:28:14
2023-09-01 06:29:42
2023-07-17 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