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11:37:30 | 找车网
易车讯
8月30日,
理想汽车
公布了2021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
理想ONE
的交付量为17575辆,同比增长166.1%。二季度收入总额50.4亿元,环比增长40.9%。
理想汽车
二季度汽车业务利润率为18.7%。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介于2.5万至2.6万台,同比增188.7%至200.2%,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介乎于69.8亿至72.5亿元。
2021年第二季度财务摘要
2021年第二季度的车辆销售收入为49.0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34.6亿元增加41.6%。
2021年第二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为18.7%,而2021年第一季度为16.9%。
2021年第二季度的收入总额为50.4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35.8亿元增加40.9%。
2021年第二季度的毛利为9.528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6.167亿元增加54.5%。
2021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18.9%,而2021年第一季度为17.3%。
2021年第二季度的经营亏损为5.359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4.077亿元增加31.4%。2021年第二季度的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经营亏损为3.65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248亿元增加62.6%。
2021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2.35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3.6亿元,减少34.6%。2021年第二季度的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为6510万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为净亏损1.77亿元。
2021年第二季度的经营现金流为14.076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9.263亿元增加52.0%。
2021年第二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9.821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5.702亿元增加72.2%。
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365.3亿元。
理想汽车
预计第三季度,车辆交付量将在25000至26000辆之间,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长188.7%至200.2%。收入总额为69.8亿元人民币至72.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加177.8%至188.9%。
理想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先生评论道:“我们第二季度的出色业绩反映了
理想ONE
不可否认的产品力。2021款
理想ONE
获得用户的好评和支持,我们第二季度的交付量达到17575辆,7月的交付量达到8589辆,累计交付量超过70000辆。我们也很高兴地分享,
理想ONE
在7月的中大型SUV车型及新能源SUV车型的销量排行榜均排名第一,我们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本土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理想ONE
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
日前,有媒体报道
理想汽车官方网站与APP已经于6月8日正式关闭了理想ONE车型的订购入口,
虽然目前网站上仍保留着理想ONE的车型选项与详细介绍,但是可以看到原本放在车型名称下方“醒目”的试驾与订车选项,目前已经消失了。
这也意味着这款在2018年10月份正式上市的
理想汽车
“开山之作”,
在历经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五年的洗礼之后,正式功成身退了。
毫无疑问,作为一款对国内新能源车格局以及消费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车型,无论是理想汽车、车主、路人亦或是我们这些汽车媒体,对于这台车的情感都是相当复杂的。
争议之车
增程式混合动力并非理想ONE首创,但是
将这项原本冷门的混合动力技术发扬光大的,绝对有理想ONE的一份功劳。
也正因如此,在理想ONE发布伊始,人们对这项技术仍比较陌生的消费者对这台车的态度都是比较暧昧的,一方面,前些年“新势力”确实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大家都无法理解为什么用发动机来发电,最终会更加省油。
再加上,
彼时在中型/中大型三排座SUV的市场,丰田的汉兰达势头正盛,
作为一款同样瞄准家用六/七座SUV市场的车型,不少人对于这款新车其实并不看好,甚至大家都觉得理想ONE不过是又一款“陪跑”的车型罢了。
同时,在当时作为一个新品牌的理想,确实在一些细节方面有待完善,譬如刚刚上市不久,就陆续有买家反映理想ONE存在座椅填充物过硬的情况,后续理想也是不得不免费为这一批次的车型更换更为柔软的座椅。再后来,在一起事故中,有车主对理想ONE采用的复合材料下摆臂产生了质疑,也再次把这台车推进了舆论的火堆。
加之“力帆代工”、“高速油耗不低”以及“三缸增程器”等一系列负面话题,
理想ONE可以说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从未缺乏过流量,而且大多是负面流量。
然而舆论骂得越凶,它却卖得越好。
后续仅凭理想ONE这一款30万级别的SUV,理想汽车在2021年底即实现了销量破万的壮举。而在越来越多的车主体验过增程式混动过后,对这项技术有担忧的人群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可油可电”反倒是成为了理想ONE相较于其它纯电动竞品的最大优势,
这也是为何理想作为一个新兴品牌,能够在
丰田
汉兰达
的手上抢到如此多“保守型客户”的主要原因。
在6.5秒的迅猛加速面前,8L/100km的亏电油耗显得合理无比;在百分百电驱的丝滑平顺面前,机舱那副1.2T三缸增程器的存在也显得并不刺眼;而对于那些拥有充电条件的买家而言,
一百多公里的纯电续航,又能让理想ONE的经济性几乎完胜任何一种高效混动系统。
在上市五年过后,大家也似乎已经接受了增程式混动的存在,甚至在谈论到理想ONE时,大家提及汉兰达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而随着采用全新命名体系的
理想L8
在去年正式登场,理想ONE的历史使命也算是基本完成了。不过,在L8上市以后,理想ONE通过提供终端优惠的方法,继续在门店销售却依旧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销量,
哪怕大家都知道它即将停产停售。
步入2023年,
理想ONE的月销量依旧能维持在1000+辆的水平,
这对一款已经正式完成换代,并处于清库存阶段的车型而言,已经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成绩了。毕竟,26、7万的价格,对于一台这个级别,这个动力水平,这个配置等级的SUV,其实还是相当具有竞争力的。
不过,
虽然理想ONE在市场上依旧“能打”,
但是它的存在显然与理想品牌目前的定位与产品策略有些不符合了,在完成清库存以后也确实是时候让它功成身退了。
而原本属于理想ONE的消费者,在后续也可以转向理想L8:更高级的双叉臂前悬,空气悬挂,四缸增程器,激光雷达,更强的驱动电机,
价格区间也基本维持在理想ONE原来的水平。
但是,不管你对理想品牌的态度是如何,我认为大家都不应该否认理想ONE这台车存在的意义,它的出现让中国品牌第一次能够与合资热门车型硬碰硬,也见证了一家新势力品牌从“烧钱”走向盈利。
这对于整个新能源车行业来说,其实都具备超越一款产品本身的指导意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指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原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
新能源车年销量688.7万辆 同比增长93.4%
根据1月12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由此,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幅高于行业均超过7个百分点。
新能源方面,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销量同样连续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5.6%,相较2021年高出12.1%,说明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从车型级别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涨幅均主要集中在A级车,累计销量238.6万辆,同比增长143.7%,其中主销价格集中在15万-20万元,累计销量185.5万辆,同比增长2.1倍。增速第二的是C级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0.9万辆,同比增长138.1%。这也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在高端赛道已经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从驱动形式来看,2022年纯电动汽车销售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0%;燃料电池汽车销售0.3万辆,同比增长110%。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新能源销量一骑绝尘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车企中,大部分是增长态势,增长超过100%的车企就7家,分别是
比亚迪
汽车、
吉利汽车
、广汽
埃安
、
奇瑞
汽车、
长安
汽车、
哪吒汽车
、
零跑汽车
。
这其中销量最高的非
比亚迪
新能源莫属,凭借着多款爆款车型和强大的技术积淀以及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迅速攀升,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近180万辆,比后五名的销量总和还多,不仅位居自主第一,更首次超越
一汽
大众
成为当年车企销量冠军。销量同比增长208.2%,仅次于吉利新能源的277.9%。
销量第二名的上汽通用五菱主要销量贡献来自爆款宏光MINI EV,凭借低廉的价格以及达到消费者预期的续航里程,非常受城市和乡村用户欢迎,虽然今年没能坐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但依然卖出了404823辆,在轿车销量中排名第二,占品牌总销量的91.6%。
排名第三的
特斯拉
是排行榜前十中唯一的合资(独资)品牌,全年累计销量439770辆,同比增长37.1%,增长率超过
蔚来
和
小鹏
,市场份额占比7.8%,其中
Model Y
全年贡献销量约31.5万辆,占品牌总销量的71.6%。值得一提的是,虽然
特斯拉
销量排第三,但营业额与利润应该能排第一。
吉利汽车
新能源2022年销量304911辆,以同比277.9%的增幅成为传统车企阵营中增幅最快的品牌,主要原因还是去年销量基数较低,2021年全年仅有80694辆。另外几何和
极氪
成为今年拉动
吉利汽车
新能源增长的关键动力,其中找车网
极氪
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71941辆,同比增长1197.6%。
其他如广汽
埃安
、
奇瑞
、
长安
等作为国内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车型销量方面同比增长都超过100%,
一汽
-
大众
和上汽
大众
同比增长也达到了41.7%和50%。销量出现下滑的车企仅有一家,它就是
长城
新能源汽车,同比下滑7.5%,原因与其
欧拉
品牌低端车型黑猫和白猫停产有重要关系。
总体来看,传统自主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渗透的都很快,依然占据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
新势力品牌中“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
进入2022年,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蔚小理”第一梯队的格局基本就已经被打破,每月销量前三名不再固定,经常是有车企出现掉队,亦有车企不断突破并快速补位而上。
这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此前位于第二梯队的
零跑汽车
和
哪吒汽车
,把重心放到了市场更大的A00级和A0级市场;另一方面,“蔚小理”在2022年都遇到了各自的劫数,
蔚来
产品平台升级后遇到需求减弱的市场怪象,
小鹏
汽车遭遇G9上市定价风波,
理想汽车
也遇到了因
理想ONE
停产引发车主维权。这也造就了如今基本是“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的局面。
首先是
哪吒汽车
,2022年累计销量152073台,同比增长118%,连续29个月增长,也成为国内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台的新势力。销量爆发的主要原因也是定位精准,那就是从中低端市场切入快速实现规模化。目前哪吒在售的主力车型为
哪吒U
和
哪吒V
,
哪吒V
主打10万元级的小型纯电SUV,而
哪吒U
则为紧凑型SUV,更注重科技、配置。
同时哪吒也比较注重在整车、三电、智能座舱等方面的研发,致力于打造中高端级别的最高品质。其试水中高端市场的
哪吒S
,定位中大型轿跑,指导价20.28-34.18万元,较低的起步价让它在同级车型中同样很有竞争力。
其次是
理想汽车
,2022全年销量133246辆,同比增长47.2%,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虽然
理想ONE
的停产引起了一些老用户的不满,但
2023-10-14 19:34:59
2023-11-09 21:28:08
2023-09-11 05:01:57
2023-10-12 16:48:10
2023-10-30 18:21:04
2023-09-28 07: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