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选购 > 正文

国产车越来越猛,销量占比越来越大,合资车还能撑得住吗?

2023-12-20 02:30:28 | 找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国产车越来越猛,销量占比越来越大,合资车还能撑得住吗?相关的问题,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国产车越来越猛,销量占比越来越大,合资车还能撑得住吗?

合资车低价的背后,为何是国产车越发拔高的价格?

如今,自主品牌强势崛起,不仅在销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价格上也是“节节高升”,如在suv领域,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区已经到了10-15万元区间内,甚至wey、领克、广汽传祺gs8已经在15-20万合资品牌竞争区域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反观合资品牌,也早已结束了那个桑塔纳卖18万元的年代,价格一步步下探,来与自主品牌争夺市场。那么,究竟为何自主品牌价格在逐渐上升而合资品牌价格却一步步下降,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分析下。

首先起步不同,自主品牌起步时多以“廉价”的方式出现,尔后逐渐崛起,慢慢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通过高配置的策略不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不仅在配置上,在外观造型、品质、安全性甚至动力上,自主品牌车型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升级,价格在一步步的提升。而合资品牌却是含着金钥匙出身,一来到国内,由于没有竞争产品,价格一开始起步便很高,当自主品牌崛起和竞争车型出现之后,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价格越来越回归正常化。

另外,自主品牌在技术层面上的不断提升,自主品牌车型的成本必然也相应的增加,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车型在售价上甚至堪比合资品牌车型的售价。因此,自主品牌越来越贵也一定有它贵的道理的。总的来说,对于合资品牌价格逐渐下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自主品牌的崛起,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的余地,逼迫合资品牌价格持续下降。

汽车之家报价

国产车越来越猛,销量占比越来越大,合资车还能撑得住吗?

7月汽车销量:合资向下,自主向上,已是定局?



正在酝酿新一轮风暴吗?

7月的汽车市场,有些反常。

参考往年的走势,7月一般是“销量低谷”。以乘联会的数据为锚点,历年7月一般仅比2月的销量表现强一些。

因为天气炎热,到店客流会锐减,同时又刚刚经历6月的“半年考”,该压库,该优惠,已经提前进行了。7月反而会休整,工厂甚至会放“高温假”。

但是,今年7月,虽然相比于火爆的6月仍有下滑,但就过往数据看,已经是7月历史的次新高水平了。

仍以乘联会数据为准,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177.5万辆,同比下降2.3%;1-7月累计零售为1129.9万辆,同比增长1.9%。

背后的原因,仍是“分化”二字。新能源和燃油车在分化,自主和合资在分化。

而且有一个观点也值得思考,如今新能源的售卖环境,已经不局限于郊区的4S店了,很多会开到城区商场里,炎热的天气反而是优势条件了,因为有不少用户更愿意去凉爽的商场里“避暑消费”。找车网

自主增长,不可阻挡

自主品牌,今年起势非常猛。

先看大面儿上的数据,7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为94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其零售份额为53.2%,同比增长5.8个百分点。

即使拉长到1-7月,自主品牌的累计份额也达到了50%,相对于2022年同期增加4.4个百分点。

半壁江山,自主夺回来了。

再看车企排名。从零售这个维度看,7月,零售TOP 5中有3家自主品牌;零售TOP 10中有5家自主品牌;如果从批发维度看,对比更加强烈,7月,批发TOP 5中有4家自主品牌;批发TOP 10中有6家自主品牌(上通五菱归入自主计算)。

比亚迪

一枝独秀,7月批发销量26万辆,零售销量23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61%和45%。

如果时针拨回两年前,比亚迪自己也不知道销量可以增长这么快。最近两年,疯狂开工厂,完全是随着销量增长而快速配套的。

真要总结比亚迪的成功之道,很极端也很纯粹,就是彻底和燃油车划清界限,但又没有仅依靠

纯电动

,插混仍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条线”。

今年有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插电混动的增长幅度,明显强于

纯电动

。直接用数据说话,7月

纯电动

零售为42万辆,同比增长16%,插电混动零售为22万辆,同比增长77%。

“两条路”都起到作用了,这就是比亚迪非常对的一个选择。

再往后发展,比亚迪的选择是向上突破,海洋、王朝之上,会有

腾势

方程豹

,以及百万级的

仰望

,这家公司正进入自己的“全盛期”。

在TOP 10的自主品牌中,

奇瑞

非常值得关注。

注意一点,7月,奇瑞批发了14万辆,零售了6.5万辆,差值有7万多辆,难道全压库了?

当然不可能。其实,奇瑞有大比例的批售,是销往海外市场了。

今年上半年,奇瑞对外出口了39.4万辆,同比增长170%,排名第二。(出口排第一的是上汽)

想把外国人的钱赚了,奇瑞这招棋走得挺快的。

吉利、

长安

,在整个自主崛起的大势中,同样充当着领头的作用,而且,两家的情况比较接近。

他们没有彻底放弃传统燃油车市场,继续发力与深耕。但同时,新能源产品也在快速推进,先是另立新品牌高举高打,比如,吉利有

极氪

,长安有

阿维塔

从今年开始,吉利、长安已经在10-20万的主流预算市场,快速布阵新能源产品了。

比如,吉利有银河系列,长安有深蓝品牌(深蓝已经独立运营),纯电、插混(或增程)同样是“双线战斗”。

自主崛起,已成大势,尤其是新能源的风,让这场烈火烧得更旺了。

合资真的没戏了?

这个问题,在今年

上海

车展的时候,已经暴露了。

为什么那么多外国高管集体来中国,他们也希望谋得破局的答案。

合资有一半是外国人的,甚至之前的主导权,很多时候在外国人手里。他们愿意改变多少,以及愿意多久改变,都会决定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命运。

先看大面儿上的数据,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11%。

7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5.8%,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美系品牌零售份额达到7.7%,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问题最严重的是日系品牌。

目前,仅

丰田

可以撑起日系的“门面”。

东风

日产

在TOP 10榜单中,已不见踪影;东风

本田

、广汽本田,似乎也没有了信仰加成。

成也省油,败也省油。三年前,日系品牌快速崛起,是因为“省油耐用”的标签圈了一波粉;但如今,“省油神话”早已被电动/混动化解。自主冲上来,日系必然受冲击。

另外,日系扛不住压力终端降价,将“保值率”摔在了地上,所以,到最后,品牌溢价清零,销量也就回落了。

大众

、通用,一个代表德系,一个代表美系,7月还能找到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ID.3的销量忽然“冒头”了,订单破万,果然一降价,市场就沸腾了;再比如,

别克E5

交付了3722辆,E4交付了1762辆,“便宜大碗”,终究能卖出去。

背后的经验总结是,在新能源市场,合资已无“定价权”,品牌价值不再,只有参考自主出牌了。

另外,中国市场,或许需要中国市场的解决办法。于是,大众决定投资

小鹏

,非常看重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的实力。还听说,

奥迪

选择智己的平台,捷达选择零跑的平台。

时代变了,合资的出路,居然是“反向合资”,在拥抱“自主伙伴”的道路上,看谁跑得更快了。

写在最后

趋势如此,合资向下,自主向上,新能源正在攻城略地。

但也有一些不达预期的地方。比如,

纯电动

的增长速度放缓了,插电混动在充当新的增长引擎。这也意味着,电池需求有所放缓,毕竟,插混没有那么大的电池需求量,所以,近两个月,电池产能过剩了。

电池产能过剩,采购价会降低,新一轮价格战已经在路上了,电动车的价格会再下探一波,而燃油车其实已降无可降。

燃油车会更难,电动车却也是一片红海,市场很难,还会继续变难。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踢车帮,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产车越来越猛,销量占比越来越大,合资车还能撑得住吗?

国产车越来越猛,销量占比越来越大,合资车还能撑得住吗?

前几天,

比亚迪

500万下线活动,全网都刷屏了,我也去现场参加了,在视频里面,我发现有朋友在下面留言。

我们现在的自主品牌,发展的这么快,尤其新能源车发展的这么好,那么合资车到底还能撑多久呢?

比亚迪当时格局拉的比较大,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确实,咱们这几年国产车,尤其在新能源这一块,走的特别快。那么反观过来合资车,甚至连BBA之类的新能源车,电车都被大家戏称为杂牌车。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资车到底还能够撑多久,喵哥理性地给大家聊一聊。

合资车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首先,我们讲到撑多久,什么叫撑多久,意思快不行了,你才能够撑多久吧?

所以,合资车,如果我们相对用撑多久来形容,其实还是不太合适的。虽说这几年,咱们新能源车,国产品牌,发展的很快,但是合资车,也还没有到得绝症那个地步。

虽然不能用撑多久来形容,至少在这几年,整个自主品牌的发展挤压下,合资车的市场份额,是在逐渐逐渐减少的。

而且下滑得比较厉害的是日系和韩系的品牌,那么这些品牌,后续的发展会怎么样。

可以理性地说,就是本来比较小众的一些品牌,尤其是在新能源这块,转型都来不及的那些品牌,基本上慢慢会没落。

比如前面已经有走了的,像

铃木

早早就出去了,然后

马自达

日子也不太好过,然后

斯柯达

日子也都不太好过,这些也都是传统的,我们在国内,至少在二线还混的还可以。

而且车子的品质,大家也都还认可,但是由于太过于小众,慢慢就过不下去了。那么这些小众的,过不下去,那些

大众

的,

丰田

的,包括

本田

的,

日产

的他们会怎么样呢?

其实际上,现在日系在这块,早早就做了新能源的一些储备和转型,但是他们貌似科技树点的有点歪了。押宝到了氢能源,包括油混做的也还行,而德系美系,虽然也在做新能源。

新能源目前还不是主流

但是整体比起自主品牌这块,还是落后一些,也就是说,大家在选择新能源品牌的时候,已经很明确地会优先选择咱们的自主品牌。而这些合资品牌,咱们在新能源这块,剩下的可能更多的是品牌溢价,而没有说一些很核心的技术上的差别。

当然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说了,毕竟新能源还不是主流,是的,新能源在一线城市的渗透率,可能接近了40%。但是在二三线城市,渗透率甚至有些地方,可能20、30%。

确实燃油车,目前总体来看,它还是一个主流,但是我跟大家做一个预测,最多五年,咱们国家新能源车,可能就会超过50%-60%,成为一个主流。

那么这个时候,市场的总量只有这么大,买新能源车多了,就意味着买燃油车的自然就少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那些,品牌号召力不强的燃油车品牌,基本上慢慢地就垮掉了,然后4S店扛不住了,都退网了。

合资车日子不太好搞

那么,自然而然,慢慢地就越来越玩不转,只有那些几个比较强势的品牌,像

奔驰

宝马

,本来品牌溢价比较高的。

包括像日系的一些,之前比较经典的燃油车,可能它的市场,依然还会在。而且可能在某些领域,还会活得不错,但是对于多数的,这种合资燃油车这个厂家来说,日子并不会太好过。

而这些合资品牌,他们在新能源这块,又多少做得有点拉垮。

虽然他们也可以快速地转过来,但是大象转身,其实难度还是有的,只不过是说,在这一块,确实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大的合资品牌。

如果说他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能够实现转身,加上品牌价值,加上有自己的一些核心积累,说不定也能出现几个,比较强势的品牌。

总结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合资车的日子,确实会越来越难过,能撑多久呢?取决于企业之前的积累,以及转身的速度。

当然总体来说,在咱们国家大市场下,纯燃油车,确实是一个走下坡路的趋势。逐渐逐渐地,占比越来越低,直到到相对平衡的,一个比较小的占比,然后在那个地方停住了。

新能源车总归来说,会占据主流,而咱们自主品牌,正是由于之前在燃油车这块,确实吃了亏。所以在新能源车这块,走的比较积极,都押宝押在这一块了。

至少在咱们国内市场,咱们的国产车会成为主流,而且在全世界来说,只要咱们这个国产车,能够抱团出海,能够有现在的势头,也会成就几个世界级的汽车品牌,不信咱们等着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阿喵汽车本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
与“国产车越来越猛,销量占比越来越大,合资车还能撑得住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