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09:52:02 | 找车网
合资车 肯定是会比选择国产的强。 国产的能买不能买取决于你愿意花多少钱,取决于自己能不能接受目前现有的不足和缺点,合资车虽然在三大件上目前比 国产车 有优势,但是在舒适性配件在这种软性配置上面同等条件下合作社跟国产的比起来确实没那么厚道,这就是目前汽车市场的现状,希望大家能够理性选择,理性买车。
国产车的优点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同样价位中的汽车产品,国产车一直都是性价比的代表,但是性价比高不是因为国产车不够好,而是国产车更厚道,让汽车回归其真实的价值区间,同样价格区间内,国产车在动力、配置、空间各个方面都几乎全面领先于合资品牌。
在此前2020年中保研碰撞测试中,一共测试的车型有23款,其中就有领克、 比亚迪 、荣威等11款国产车,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反观合资品牌偷工减料的行为屡见不鲜,其中的典型代表有 别克GL8 、马自达阿特兹等,其售价比国产车更高,但是安全性却远不如国产车。
国产车实用、实惠,用料好,厚道。同价位的国产车舍得给你用好配件,好技术。只是目前中国人都有国外的东西高大上的观念,所以买国产车没面子。
合资车有面子。因为贴的是国外的品牌。但是合资车外方怕技术泄露,舍不得给你用好技术、新技术。
1、品牌影响力,合资车一般都是外国车企提供技术,国内车企提供劳力,因此相对国产车而言,合资车在技术上更有保障,除此之外,品牌影响力的大小,还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保值率,相比之下国产车的保值率就要低很多。
2、汽车车型方面,合资车和国产车也有较大差距,就目前而言,国产车凭借着本土的优势,更懂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在汽车空间、配置、价格等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简单说就是性价比更高,但是在豪车方面,国产车就比不上宝马、奔驰、奥迪等合资品牌了。
3、三大件,国内汽车起步较晚,在汽车的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许多车企目前还不得不选择进口。
4、用料上,国产车绝对是同价位最宽厚的,皮革、软质资料运用比合资品牌要多许多,观感强了不少。不过安装工艺方面自主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常常开了3、4年后,国产车就会有很松懈的感觉,车里充满了异响。
5、汽车的关键动力输出就是靠发动机和变速箱来完成的,目前国内的变速箱大多数都是购买的外国先进技术进行的升级改造,所以变速箱国产车跟合资车差别不大。发动机国产车大多数是自主研发的,品质上还是可以的,有些国产车的发动机保质一百万公里,这在合资车上是没有的
2019年即将结束,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将走过新的历史篇章,继续翻开新的历程。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自己的乘用车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国汽车厂商的努力下,以往的许多卡脖子技术都被贴上了自主研发的标签。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合资和国产品牌都在这个市场,依靠自己的技能获得一席之地。
由于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沉淀,合资企业赢得了一大批坚定的粉丝群体,我们的国产品牌也不甘示弱。他们也用自己的价格、配置和厚道的材料来笼络消费者。
因此,关于合资和国产的争论从未停止,那么合资汽车和国产汽车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1、标准
我们都知道合资品牌如大众、奔驰、丰田、本田等。有自己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汽车制造历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为自己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功底。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积累了这些技术技能之后,这些合资品牌给自己带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是的,是一套行之有效、非常系统的“造车标准”!
稍微了解一下汽车制造的人,应该听说过所谓的“造车平台”。它不仅是一条汽车生产线,也是R&D汽车工程师基于自己品牌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的体系。通过该系统,他们可以设计、生产和组装能够经受住测试验证并符合自己生产系统的零件。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国内车企的自主R&D能力,经过这么多年对“拿来主义”的模仿,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强大的100%自主R&D和生产能力,但是真正具备这些实力的国内车企屈指可数,更多的车企,甚至一些品牌的热销车型还在使用“拿来主义”的做法。
“拿来主义”的好处是一切都是现成的,可以直接使用,但对用户来说最大的缺点是你不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制造和安装。因此,国内采用“拿来主义”的车企,从R&D的整个体系,设计、测试、检测、生产、装配,都缺乏自我稳定、成熟的标准。
俗话说,模仿永远不如原创有品位。
2、还是标准
我前面提到的是整个汽车制造的系统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内容涉及汽车领域的方方面面。然后,我们再来说说合资车和国产车之间的另一个标准——使用标准。
我们说合资品牌的汽车历史比我们的长得多。在中国卖的合资车一定比我们国产车好吗?
如前所述,目前我们国内的汽车制造水平无限接近国际标准,但不能否认在汽车的一些核心领域,如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悬架和底盘调校技术等,与合资品牌还有不可逾越的差距。
毕竟那些都是别人多年积累的知识产权,我们不可能在短短20多年就全部学会。
不过,合资品牌汽车在海外可能会严格按照自己的使用标准生产,但在国内,很多合资汽车的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合资汽车的发动机在国内会被阉割,一些合资汽车的整体安全性与自己国家和欧美市场大不相同。
那么是不是我们造不出合资品牌的车?
不要。
除了外资企业的技术封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使用标准在诱导合资车企降低自己在中国的系统标准。
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汽车使用的很多安全测试标准并不完全与世界接轨。比如在众多参与制定汽车安全测试标准的参与者中,会有很多汽车企业和单位,不难想象汽车企业制定的安全测试规范会有多少倾向于消费者。 找车网
比如合资汽车公司的系统标准中,某一部分需要用自己的标准规范来承担1000小时的强度,但我们的标准在800小时后可能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利润,合资汽车公司肯定会做出相应的简单分配。
不难理解为什么早些年有的车会取消防撞梁裸装,简单搭配隔音棉,有的车会用薄薄的单层冲压铸件来制作后悬架的减震器臂等。,这都得益于我们自己的使用标准。
在这方面,我们国内的车企受限于自身的技术局限和品牌影响力,往往做不到这些看不见的简单搭配,否则任何负面问题都可能对自己脆弱的品牌造成致命的冲击。当然,有时候是技术无法实现。
想想几年前红极一时的Zotye汽车,再想想马自达被抛弃后风光一时的海马汽车。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虽然我们国产车和合资车在同一个标准下,但是我们国产车在用料和配置上还是比合资车好。
但是在“引进来”的精神下,我们很多国产车无法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去思考,为什么那部分一定要达到1000小时的强度,为什么这两部分的装配精度一定要低于多少毫米等等,如何达到那个质量。
所以合资车的设计开发还是会更多的遵循自己的系统标准,但是在个别车型的材料和配置方面,会因为我们自己汽车标准的影响而显得不合情理。
综上所述,在汽车行业全球化供应的今天,任何一个汽车品牌的零配件都可以由自己的全球统一供应商提供,全球采购体系相当成熟。而且,以目前加工制造行业的水平,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远胜从前。
然而,在我们国内汽车水平腾飞的同时,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国产车在发展初期想要带给人们的“低端、品控差、油耗大”的形象,并不能通过收购一些合资品牌车企来彻底改造。
百万购车补贴
2023-10-10 03:50:41
2023-09-25 06:08:31
2023-09-11 01:42:00
2023-12-14 08:55:24
2023-12-13 22:15:56
2023-09-21 2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