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选购 > 正文

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

2023-11-14 00:03:43 | 找车网

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

中保研新势力造车首撞:成绩优秀,小鹏G3碰撞测试解析

昨天,C-ISAI中保研公布了小鹏G3的碰撞结果——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均获得优秀(G)的评价,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获得较差(P)的评价。

注:C-ISAI的评价体系是“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

此次碰撞的小鹏G3是2020款520长续航智享版,补贴后官方指导价17.98万元。接下来,我们就逐项来分析一下,小鹏G3的真实表现。

■ 首先了解一下C-ISAI的评测标准

首先,与我们熟知的C-NCAP不同,因为C-ISAI的利益方是保险公司,所以他们引入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这一参数,试验方法是“低速结构碰撞”。

第二个参数是“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试验方法是“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

第三个参数是“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试验方法是“行人保护”。

第四个参数是“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试验方法是“FCW/AEB”。

这里多说一句,C-ISAI与C-NCAP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正面100%重叠刚性壁碰撞试验”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碰撞试验” ,却多出了“正面25%偏置碰撞”、“车顶强度”、“低速结构碰撞”三个实验项目。

■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因为C-ISAI在这一项里引入了“正面25%偏置碰撞”,导致很多车型在这里折戟,比如前不久的帕萨特。既然大家关注度最高,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聊。

小鹏G3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的成绩是“A”。扣分项是“假人头部和颈部伤害”和“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前者的成绩是“A”,后者的成绩是“M”。

从C-ISAI公布的评测详情中,我们看到“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成绩为“M”的原因是正面头部保护仅具备局部的正面安全气囊作用,且由于未安装侧面头部保护安全气囊,头部横向位移过度,还有就是乘员前倾过度这三个原因。

说人话就是,碰撞中假人的头部碰到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后,又滑向了气囊的边缘,与A柱内侧接触,且在随后的惯性力量中,假人的头部又反向撞上了车门边缘。这一系列的动作,造成了以上几个结果,从视频中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一过程。

接下来是“侧面碰撞”,小鹏G3的总成绩是“A”。丢分的原因在“乘员防护”和“驾驶员防护”两项,都是“头部运动保护不够”,只得到了“M”的评价。我猜测,这同上文“正面25%偏置碰撞”丢分原因一样,后期改款增加“头部安全气帘”会改善很多。

至于其他项,比如“车顶强度”、“座椅/头枕”,小鹏G3都得了“G”优秀的评价。尤其是“车顶强度”一项,小鹏G3载荷质量比达到了4.45。这相当于承受住了4.45个自身的重量的挤压,即便放在美国IIHS的评价结果里(实际上就是同一个),都是超过了优秀的标准。

■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也叫行人保护,由“头型试验”和“腿型试验”的结果判定。其中“头型试验”满分24分,“腿型试验”满分6分。小鹏G3最终的得分是20.241分,得分率67%,最终评价是“G”优秀。其中,头型试验得分14.241分,腿型试验得分6分。

这里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头型试验”。测试时,若厂家提供预测数据,则采用网格点法进行评定;具体方法是,将头型试验区域分为若干个网格点,每个网格点最高得分1.000分,最低0.000分。

若厂家未提供预测数据,则采用均分区域法,每一个区域最高得分4.000分,最低0.000分,得到百分比后,乘以24,即为头型试验得分。

■ 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这一项指数其实着重考察的是车辆的主动安全配置,这一点的确是小鹏G3的强项。被测试的2020款520长续航智享版配备了刹车辅助、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全速域自适应续航、前后雷达、并线辅助、道路交通标识识别、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系统、疲劳驾驶提示、自动泊车入位、倒车车侧预警系统等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

通过C-ISAI公布的结果,我们看到小鹏G3在“FCW”项得了0分,“AEB”却得了满分5分的成绩。什么是“FCW”,什么又是“AEB”呢?

FCW指的是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防碰撞预警”,通过提示音或者震动,来提醒驾驶者,是否与前车有发生碰撞的可能。但是要注意,这个功能本身是不会帮助驾驶者去刹车的。

想要主动刹车,就得具备AEB功能。AEB是指自动紧急刹车,当车辆判断出与前车可能会发生碰撞时,AEB自动启动,帮助车辆制动。

有意思的是,通常具备AEB功能的车子,多数会同时配备FCW功能;但配备FCW功能的不一定配备AEB功能。也希望小鹏G3在下一次改款,或者换代的时候,能够弥补这个遗憾。

■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

这一项正是C-ISAI与C-NCAP的根本差异所在,C-ISAI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为保险行业服务——收集各车的碰撞结果,为保险公司定价提供数据支持。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一项评价低的车型,未来发生事故后,修车更贵。目前C-ISAI有记录的32款车型中,多达21款车型在这一项得分为“P”较差。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小鹏G3低速结构正面碰撞维修花费,合计人民币27933.04元;低俗结构追尾碰撞维修花费,合计人民币6360.04元。(数据来源:车评酷)

■ 一点儿遗憾

其实不仅是小鹏G3的遗憾,更是C-ISAI、C-NCAP这些碰撞测试机构的遗憾。那就是,目前尚没有针对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完整测试项目。仅有的测试项目,只是作为观察辅助作用,并不算入最终的成绩。此次碰撞中,小鹏G3的电解液泄露、REESS安全、防触电保护等系统均满足要求。

■ 邦点评

作为C-ISAI测试过的第一辆纯电动车,也是造车新势力的首款车。小鹏G3在关乎驾驶员和乘员的测试项目上,拿到了整体“G”优秀的评价,我们必须要点个赞!其实,在研发之处,小鹏G3就非常重视车辆碰撞安全,甚至交付之前内部还撞过63辆工程车。正是如此,在C-NCAP的碰撞中,小鹏G3也拿到了五星的评级。

最后,邦老师希望更多的车企将自家的新能源车拿出来“撞一撞”,证明自己的实力,打消老百姓的疑虑;也希望行业内的大神们早日出台针对新能源车的碰撞规则。另外,听说C0ISAI下一辆要碰撞的纯电动车是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你们期待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

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

在我当年还沉迷于做汽车广播节目的3年时,正好是全世界汽车产业关于汽车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的爆发期。特斯拉的AutoPiolot、BMW的解放双手等等,越来越多的车身上有了L2级智能驾驶的配置堆砌,主动刹车、车道居中保持、智能巡航。发展着发展着,然后一向行事风格大胆的特斯拉扔出了NOA功能=Navigate on Autopilot,设置好你的车辆导航,然后启动功能,车就"自动"的辅助着你开回家。

NOA,让特斯拉的真假拥趸们一波又一波的顶礼膜拜。你要是比较熟悉汽车科技就会知道接下来我要说的事儿,这家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先进的美国车企,如今正在面临着来自中国车企的直接挑战,不是一家、不是两家,后面还会有更多。

今年北京车展,让我印象很深的那件事来自何小鹏第一次接受公开采访,很荣幸的是,采访者是我们-路咖汽车,但更让人深刻记住的是,何小鹏聊了聊小鹏汽车接下来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度"超过了我(何小鹏)自己当初的设想"。

11月18日,2020广州车展开幕前,站在一排小鹏P7面前,听完工程师讲解了小鹏汽车的NGP高速自主导航驾驶测试版之后,我知道,有意思的一天要开始了。

NGP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它的中文名意思,高速自主导航驾驶。设置好自己的导航终点之后,开车上路,在指定路段下开启NGP功能,车就会帮着你开向终点。目前的NGP是测试版本,预计会在2021年Q1完成推送,目前适配的路况包括高速路、城市主干道、快速路。

硬件的感知能力来源于14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4个摄像头里包括前置4个摄像头(1个三目摄像头模块和1个前置安全辅助摄像头)、1个车内驾驶员监测摄像头、5个增强感知摄像头及4个环视摄像头。再融合毫米波雷达,实现双重感知。然后,和特斯拉的"探测到什么,再决定如何下一步驾驶"不同,小鹏的NGP有分米级高精地图和高精度定位的配合,计算单元的算力也不错,是英伟达DRIVE Xavier。以上一切,为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提供支撑。

可以触屏设置导航,可以语音设置导航,体验的全路线总里程58.6公里,途径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这2座车流繁忙的高速路段,同时夹杂着不少的修路、封路以及变道拥堵。上车之后,向下重按两次换挡档杆,有了第一个亮点。

语音播报:小鹏目前的NGP测试版会在每一次车辆的动作之前进行语音播报,NGP启动时进行播报,将要超越前方慢车时提前进行播报预警,将要变道之前进行播报,将要汇入匝道之前进行播报。同时,伴随着语音的声音响起,会有相应的灯光配合,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识别能力:2019年特斯拉刚刚推出NOA,我们测了一遍,之后紧接着拿到了蔚来NIO PILOT的更新版本,开完两款车不免会进行对比。比如特斯拉的大屏上会显示前后左右的车流识别,而蔚来ES8当时只能识别车辆所处车道一条线的车流。小鹏的NGP测试版细节要比特斯拉更足,比如途径修路路段所摆放的桩桶,它也能进行识别。

甚至于配合高精度图之后,对向车道也能展示更多细节。熟悉智能驾驶的人会知道,更强的识别能力就意味着对全局更准确的把握,意味着更安全、更精确。

驾驶的智能能力:小鹏的NGP测试版在驾驶部分有3个比较突出的点,第一点在于,进入高速公路汇入主路时,身处慢车道进行加速,如果前方出现慢车,NGP会直接给到提示并在虚线完成快速的变道超车;

第二点在于,它的变道动作很老练,像个驾驶技术丰富的"人",不是慢慢的进行过度而是在侦测好安全距离之后,干脆的完成。如果在变道过程中遇到后方加速驶来的后车,车辆会行驶回原车道,避免事故发生。

而且,这之中还有更细节的点。小鹏未来会准备不同的NGP驾驶风格,因为和人类驾驶员一样,有些人开车比较激进,有些人则比较保守,年正式版NGP中,会有"标准"和"灵敏"两种驾驶风格供驾驶员选择。

第三点在于,小鹏未来的NGP会融合隧道中的定位能力以及恶劣天气下的能力,这与算法、传感器、惯性导航、信标都有关系。记住这点,因为特斯拉目前的NOA里,是无法完成在隧道中的引导行驶的。

总的来说,小鹏NGP测试版给出了不少的惊喜,这套系统是目前同类功能里给到槽点最少的。NGP在相应路段中启动之后,首先不会慢悠悠的堵着后面的车完成变道,其次不会慢悠悠的和前车拉开100米的距离影响交通,再次它会按照道路限速完成自动加速减速,完成对前方慢车的超越。

带来的好处就是,驾驶可以更轻松更安全,这有别于之前的驾驶体验。

当然,没有任何事情会在诞生时就十全十美。

小鹏目前的NGP测试版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比如某些路段的限速还在进一步匹配,比如在特别拥挤道路时下匝道的技巧,再比如更进一步完善对驾驶者的体型,"我是辅助驾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等等。

不过,最终试完之后结果是让人开心的,小鹏NGP测试版有着对以往同类功能的进步和细化,夹杂了非常多的算法。而这,让人看到了这家企业的有趣和进步,还有对于本土化应用落地的推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

抢先体验小鹏NGP测试版之后,再看马斯克为何盯着何小鹏不放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抢先体验小鹏NGP测试版之后,再看马斯克为何盯着何小鹏不放的相关内容。

能识别桩桶,能合理出匝道,变道执行效率高,自动判断限速准确,虽然是测试版,但在复杂非特殊的路况下已经实现了不需要干预,跑完了整段高速。

文丨AutoR智驾?王硕奇

除了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车展,这两天何小鹏与马斯克进行了隔空的对话,双方都带了些火药味。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小鹏除了发布蝴蝶门的名为“鹏翼版”P7之外,更重要的是发布了下一代自动驾驶的软硬件体系。

内容很多涵盖起来可以说,高精度、高集成、高速率,高算力,并且集成5G,以及昂贵的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这条新闻引起了美国业内人士的兴趣,因为这意味着小鹏的传感器方案将在明年与现有特斯拉车辆出现不同,并在推特上发表了相关言论,而特斯拉此前一直认为激光雷达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没有什么用。

随后,马斯克转发了这条消息,表示小鹏汽车虽然有特斯拉的旧版软件,而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很显然,这只是小鹏的问题,其它中国公司没有这么做。”

马斯克这番言论,也间接说明了小鹏汽车拥有特斯拉Autopilot相关机密,点名了“盗窃案”,虽然这些“盗窃案”到目前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和结论。

而没过多久,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突然发文,疑似回应马斯克言论。

何小鹏称,“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我想说的是,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关于自动驾驶的路线业内一直有争论,智驾君不可以轻易的下结论,因为评价自动驾驶的好坏,不单单是硬件水平,更重要的是软件的进度。

但让我们可以从现阶段两家产品的表现来推测未来,从软件功能推送的时间点来说特斯拉仍然领先半年以上,但从进步速度来说,小鹏正在经历快速迭代。

在广州车展前夕,小鹏举行了小规模的NGP体验活动,虽然还是测试版本,但已经相当成熟,将在不久后就会在P7进行分批推送。

1、整体印象如何?

根据小鹏的介绍,当前智驾君体验的是小鹏的测试版本,并且已经是1个月之前的测试版本,整体体验下来除了决策较为保守之外,在高速巡航,控制限速,变道执行等阶段已经与正常人类的表现类似,并且为数不多的几个BUG,工程师也早有预备,正在积极解决中。

当然,智驾君体验的版本,并不能个性化选择,也没有与仪表盘进行交互融合,但相关的功能已经有,能独立完成根据高精地图完成匝道和车道的选择。

2、变道执行速率提高不少

相较于一年半之前,小鹏G3更新变道功能之后,再一次在P7上体验到了变道的功能,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太快了,只要条件允许,在你打转向灯的瞬间,车辆就开始执行变道动作了。

在开启NGP之后,这个系统也会根据当前路况进行变道操作,包括转向灯在内的所有操作,都是完全自动的,并且执行的也很果断。

但是变道的策略仍然倾向于保守,需要周围车辆有安全的距离才可以,同时次版本在变道时,仍然显得有些机械化,比如在前方有车,左边有车,而你在最右侧车道,并且三辆车保持匀速行驶时,小鹏P7并不会选择减速等左边车辆通过完成变道,而是一直行驶在两辆车的中间位置,造成行驶缓慢。

此外,对于实线的优先级也会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在快出匝道时,行驶在最左侧匝道,祖国是实线的情况下,小鹏仍然会选择执行,很显然,实线的优先级要高于出匝道的优先级。

而在弯道的匝道中,小鹏p7对于左后方快速接近的车辆似乎识别仍然有问题,出现了两次危险的情况,需要人工修正。

但值得肯定的是,在事后的媒体沟通会中,工程师解释道这些问题都在积极的解决中,正式版不会出现问题。

3、能识别桩桶和限速自动调节

在当天的试驾路段出现了修路路段,路面上出现了很多桩桶,P7已经能够识别出桩桶的存在,并且在部分条件下(70km/h)以下能够做到自主提前改变车道。但是工程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以目前的NGP工程版来说,如果桩桶摆放位置比较稀疏,那还是存在有一定概率会导致车辆驶向桩桶内侧道路,所以最好还是通过手动接管最为安全。

而限速的识别就比较智能了,据工作人员介绍,限速的识别不单单依靠某一项技术,而是融合了高精地图和视觉,确保万无一失。

4、出匝道的体验较为保守

在出匝道的体验中,NGP会在距离匝道口2km左右开始向右侧并线。

但在匝道口附近的最右侧车道上,一般情况下车辆较多,并且大货车很多,两公里的距离设定较为保守。

不过小鹏的NGP在向右并道时,不单单只是减速并道,它还会根据系统综合判断加速前进并道,这一点相比较目前市面上的辅助驾驶系统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 找车网

因此,目前小鹏的变道出匝道的动作已经相当成熟,但提前的距离量较大,会造车行驶缓慢的状况,小鹏的解释说目前一切的策略都为了成功率优先,牺牲一点效率也情有可原。

主要功能已经是量产能力

总体来看,小鹏这套NGP相较于特斯拉NOA的功能已经完工90%,剩下的就比如一些UI设计,交互系统,BUG修复等工作。

在试驾后智驾君向小鹏提出了一个问题;目前小鹏的NGP相较于特斯拉NOA的功能推出,仍有一年以上的差距,小鹏什么时候才能超越?

由于采访的是工程师团队,并没有正面回答,便讲到:你可以去查查我们自动驾驶软件的装载率在和特斯拉比较一下,就可以说明问题。

没错,价格更加低廉的小鹏XPILOT 是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但也许何小鹏的吐槽更能回答智驾君的问题:“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

没错,小鹏用三年的时间缩小了与特斯拉耗时7年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差距,并且差距还在不断的缩小,只要保持这种势头,相信在一到两年之内总会追平甚至是超越。

中国互联网造车公司效率远高于传统品牌,尤其是对于小鹏这种自主研发技术的公司而言,NOA优秀的表现就可以说明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试驾小鹏P7的NGP测试版,它的智能驾驶够强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