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21:37:19 | 找车网
【EV视界报道】9月初, 比亚迪 公布了8月销量数据。8月销量为274386辆,其中乘用车销量274086辆,同比增长57.5%。2023年1-8月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1783352辆。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积攒下的良好口碑,让它在各个车型市场也“混”得如鱼得水。
海豚 、 海鸥 两款小微型车的销量全部超过3万, 驱逐舰05 冠军版自上市以来,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均价超40万元的 腾势D9 销量连续6个月破万,比亚迪的总销量连连攀升。况且后面还有高端品牌 仰望 的U8和高端新能源越野品牌 方程豹 的 豹5 还没上市。
不仅如此,比亚迪8月底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六个月,比亚迪实现营收2601.24亿元,同比增加7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加204.68%。
业绩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比亚迪在核心技术坚持不懈地投入。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142.46亿元,同比增长120.2%。截至目前,比亚迪的研发投入累计超千亿,研发工程师超9万人,拥有11大研究院,平均每个工作日比亚迪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才能打造技术护城河,推出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DMO超级混动越野等颠覆性技术。
查漏补缺,瞄向中型轿车市场
比亚迪是个有进取心和“野心”的车企,产销和营收上的成绩并没有让比亚迪“沾沾自喜”。反而在产品线中查漏补缺,寻找能让销量和营收提升的一切可能。中型轿车市场,恰恰是比亚迪需要拿出一款产品来站稳脚跟的。
纵观中国的中型轿车市场,竞争依然异常激烈。尤其是合资品牌的强势,例如 雅阁 、 帕萨特 、 凯美瑞 以及 沃尔沃 S60L等这些合资畅销车型让国产品牌的中型轿车“吃尽了苦头”,15-20万的家庭主力中型轿车依然被合资品牌车垄断。而比亚迪的“油电同价”策略,再一次吹响了国产品牌对合资品牌“反攻”的号角。海豚DM-i的出现,又向同级别的合资中型轿车的腹地狠狠地“插下”了一把“利刃”。 找车网
16.68万起,权益满满,海豹DM-i真的还不错
去年7月底, 海豹 正式与大家见面,今年5月,海豹冠军版上市,如今,海豹家族的产品矩阵再次扩容。
9月6日,比亚迪海豹DM-i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6.68万-23.68万元,海豹DM-i作为比亚迪旗下海洋网首款B+级超混轿车,基于全新DM-i超级混动中型车平台打造,搭载骁云-插混专用1.5L发动机和1.5T发动机两种动力组合。
在上市的同时,比亚迪海豹DM-i为用户带来了丰富的权益,包括:领潮焕新礼:2年0息,5000元置换补贴;领潮无忧礼:非营运车辆三电系统终身保修,(首任车主),整车包修期6年或15万公里;领潮保养礼:赠送6年或6次基础保养(含首保 )等多重礼遇。
海豹DM-i的外观基于比亚迪“海洋美学”设计理念打造,使用了大量ocean-X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前脸采用无边界格栅搭配上造型狭长犀利的 LED大灯 ,组成驭风斩浪前脸。
车身侧面可以看到新车采用了长车头短车尾的设计,整体线条修长,搭配上溜背式的D柱,运动感同样在线。整车尺寸为4980/1890/1495mm,轴距为2900mm。这也为日常代步和家庭出游提供了不错的乘坐空间,从而带来很好的驾乘感受。
海豹DM-i车尾两侧造型犀利的尾灯组结合略显圆润的尾箱使整车线条极为流畅。一体贯穿式的尾灯属于当下最流行的设计元素,尾灯内部采用点阵式设计,点亮后极具辨识度。
海豹DM-i的座舱基于”海洋美学“设计理念打造,多处蕴含海洋设计元素。新车仪表台呈左右对称设计,两侧卷起的“海浪”托起横贯整个仪表台的黑色面板,打造出带有悬浮感、层次感的视觉体验。此外,新车采用全新颜色和材质的仪表台,并搭配31色流水环舱氛围灯。
海豹DM-i的仪表盘采用了“2+1”式组合配置,即两块大尺寸大屏:W-HUD抬头显示系统和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以及一块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科技感十足。
座椅方面,海豹DM-i采用了涟漪环拥式座椅,双拼色设计配合立体缝线,显得饱满大方。座椅的填充软硬适中,兼具出色的包裹感和支撑性,主副驾均搭载多向 电动调节 。此外,海豹DM-i还配备了超长后排坐垫,为大腿带来充足的支撑,座椅靠背及坐垫的角度特别针对中国用户的身材进行了多轮优化,即使长时间乘坐,也不易感到疲劳。
动力方面,海豹DM-i会有两套比亚迪DM-i动力系统可选,包含有1.5L版本和1.5T版本。至于纯电续航里程,则会提供121km/200km(NEDC工况)两种版本,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型插混轿车首次纯电续航达到200km,一些合资品牌中型插混轿车是远远不及的。此外,该车亏电油耗为3.9L/100km,0-100km/h加速时间为7.9s。
写在最后
可以说海豹的定价很直接,瞄准了中型传统的中型轿车,特别是合资品牌。作为一款全新车型,海豹DM-i肩负着比亚迪在中型插混轿车市场“开疆扩土”的重任。吸睛的设计、舒适与科技相结合的座舱、全新的动力配置、车身结构以及悬架系统,完全有底气叫板那些在中型轿车市场深耕多年的“老对手们”。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海豹DM-i会延续秦PLUS DM-i在紧凑型插混轿车市场、汉在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的销量表现,在中型插混轿车这个细分市场继续一马当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视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汽车行业中,安全性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汽车承载着将乘客安全从A点送达B点的重任,很多车企在造车时也会在安全方面格外花费心思。 比亚迪 汽车,就推出了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的CTB技术,实现了40000+N·m/°的高扭转刚度,提升车辆操控性能的同时,还号称能有效提升出行安全,目前深受用户认可的比亚迪 海豹 ,就搭载了CTB技术。
为了验证比亚迪的CTB技术到底对车身安全有多大的提升作用呢?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就选择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通过模拟真实严苛的场景,来测试CTB技术对新能源车整车被动安全和电池安全的影响。
和碰撞测试中更常见的正面碰撞比起来,双面侧柱碰试验无疑要更严苛,对新能源车的考验也更大。因为侧面碰撞的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而电动车的电池组普遍安装在车辆底部,侧面碰撞时更容易直接影响到电池组,这一碰撞测试的考验难度极大。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侧面碰撞往往是紧随正面碰撞发生的,在正面碰撞之后往往车辆会因为失控,而发生以侧面撞击到路边灯柱的情况,所以TOP Safety进行的侧面碰撞测试,也更符合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碰撞情况。
那么,比亚迪海豹的最终测试成绩如何呢?本次测试是以一辆比亚迪海豹,在经历过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次侧面柱碰。
其中第一次碰撞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碰撞后车门变形量182.479mm,电池包变形量3.046mm。同时,在车内安全气囊的有效保护下,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
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碰撞后车门变形量183.538mm,电池包变形量15.751mm,顺利通过了碰撞试验。
只看比亚迪海豹的测试成绩,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款车的结构安全性大概是什么水平,所以TOP Safety还拿传统燃油车进行了比较。传统燃油车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车身变形量平均在300mm左右,比亚迪海豹的最大变形量比传统燃油车减少了120mm左右。也就是说,在发生真实侧面碰撞的时候,比亚迪海豹的车内生存空间会更大,对车内乘客的保护能力更高。
为了验证CTB技术对新能源车电池的保护能力,TOP Safety还将进行碰撞测试后的比亚迪海豹的电池组拆卸下来,装在了另一辆比亚迪海豹上。结果换装了电池的另一辆比亚迪海豹仍然能够正常启动并安全行驶,这也证明碰撞后的电池包具备正常的功能,并没有因为连续两次侧面碰撞而出现损伤,大家也就不用担心这款车在碰撞后会发生起火或是自燃事故了。
那为什么CTB技术对车身安全的提升这么大呢?这是因为CTB技术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让整车呈现出“三明治”一般的结构。在CTB技术下,刀片电池不仅是能量体,也是CTB的结构件,成为车身传力和吸能结构的一部分。在真实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这一技术能提升侧碰能量传递和车身结构的稳定性,让车内乘员舱形变减小,保障乘客的生存空间。
可以 发现 ,比亚迪海豹应用的CTB技术并不是噱头,而是真的能提升车辆安全的全新技术,在连续两次碰撞后,车身的形变都比传统燃油车更小,并且车内的电池包几乎算得上完好无损,可以正常使用。那么,看完这次TOP Safety举办的比亚迪海豹连续侧面碰撞测试,大家对新能源车安全性的看法应该有所改变了,别再觉得燃油车就一定比新能源车更安全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车先森,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25 06:08:31
2023-09-21 20:05:41
2023-09-15 14:43:35
2024-01-03 04:42:16
2023-10-10 03:50:41
2023-09-11 0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