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08:52:03 | 找车网
哈雷的降价策略,是依靠自己的品牌力来吸引一些想要体验高端摩托车品牌而没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推出低价产品以吸引流量,积攒声量,带动销量。
哈雷联合钱江打造的全新车系,从2019年开始曝光之后,历经4年终于在今年得以上市了,这款打上哈雷标签的小排量新车起售价为33388元,新车最终名称为哈雷X350。哈雷X350的外观造型,据悉是源自其上世纪70年代的泥地赛车--XR750,两款车型的上半部分有着相似的设计元素,长条形的油箱,一体式的座垫;哈雷X350前部则是用上了目前主流的圆形大灯造型。
“HARLEY-DAVIDSONX™350是一款全新的城市探索座驾,轻巧灵活的设计赋能更多喜欢骑行的年轻人们可以在城市街巷中自由穿梭”,哈雷戴维森亚太区总裁DimitrisRaptis先生表示,“这款全新车型专为都市且敢于冒险的骑士量身定制,其中包括关注产品风格、性能表现和品牌可及性的新骑士和既有的哈雷骑士们”。
“钱江哈雷”一经上市,摩友们有许多质疑的声音,“钱江哈雷”究竟算不算一款真正的哈雷?一直以来哈雷戴维森的价格普遍位于20万元以上,如今和钱江推出的两款新车,价格下探到了3万元左右,对于奢侈品来讲,这种降价策略可取吗?
要客研究院院长、奢侈品专家周婷博士对此分析表示:哈雷的股价近年来表现并不好,由于没有新的业务增长点,导致原有业务增速较慢。钱江是国产一线品牌,在国内历史悠久,消费者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比较好。
自钱江方面收购了意大利没落贵族贝纳利之后,成功从本土品牌华丽变身为国际品牌,深知借进口品牌的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双方初次合作,将第一个产品锁定钱江旗下成熟的350系列产品,能够大大降低新车开发的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符合双方”试婚“的预期。哈雷与钱江合作,是两者的双向借势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至于哈雷的降价策略,是依靠自己的品牌力来吸引一些想要体验高端摩托车品牌而没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推出低价产品以吸引流量,积攒声量,带动销量。至于实际表现如何,还需要具体看市场的数据表现与消费者评价。 找车网
品牌的核心是一种信任机制,这同时也是品牌可持续发展与创造利润的基础。如果双方之间的合作产品只是品牌光环与低价的加持,而没有提供给消费者匹配的价值,那么这种以降价为策略的合作可能会对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大众化未必是奢侈品牌最正确的策略,但绝对是目前奢侈品牌提升销售的最有效手段。利用大众化策略,奢侈品牌可以面对更多客户推出更多品类,更多低单价产品,可以让更多人买得起奢侈品,实现短期业绩快速增长。
但是,长久发展来看,对于奢侈品牌而言,聚焦核心奢侈品消费者才是首要目标。近年来,由于大众消费疲软,去中产化加上疫情,奢侈品牌以大众消费者消费升级创造增量的作法已不可行。
依靠核心消费者消费增长创造增量再次凸显重要作用,但核心消费者数量有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奢侈品集团部不降反升,都在通过涨价策略,增加消费客单价与品牌总销售额。核心高端客户,才是决定奢侈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哪个品牌能够站在品牌金字塔上,占据塔尖的位置,谁就拥有最大的未来。
在过去的几年里,联名合作在帮助双方品牌与新的受众建立联系、提高品牌知名度、展示品牌突破新界限的意愿上,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喜茶与FENDI的联名之所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实际上是一次跨圈层的“牵手”合作:主打高冷昂贵的奢侈品牌走进了平易近人的生活场景、自带稀缺和炫耀属性的奢侈品logo印在了大家都买得起的日常产品上——这样的反差和新奇在激起新一代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欲和社交分享欲上似乎颇有奇效。
相较于用经典的优质产品留住品牌的“守”,联名合作主打的就是一种讨好年轻人、扩大受众范围的“攻”。这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正在重新定义奢侈品市场的未来——这个群体不仅潜在数量庞大,而且他们更加强调个性化的消费特点和猎奇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奢侈品的营销策略能否有效转化。
有近九成的90后奢侈品消费者和多于三分之二的80后奢侈品消费者事实上是在2015年至2018年间才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件奢侈品。正是这种“不够成熟”的奢侈品消费经验,决定了中国年轻奢侈品消费者并不会囿于一些拥有“百年历史”荣誉加成的品牌,而更关注于“当下”的营销方式,更勇于在不同奢侈品牌之间切换选择。
针对奢侈品牌的年轻化策略,周婷博士补充道:年轻人喜欢新潮,喜欢新鲜感的事物,对新兴的文化与技术更加好奇更爱探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关注的事物、喜欢的东西变化迅速,一个奢侈品牌要想持续维持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是困难的。
首先品牌要想吸引年轻人注意,就需要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而不是浅显地在表面上做新潮的内容或设计年轻化的产品,品牌需要真正通过数据与技术平台去分析与洞察年轻人。
第二,年轻人活跃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他们拥有自己的交流语言与偏好的沟通渠道,品牌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需要找准年轻人在哪儿,采取怎样的方式,传达怎样的内容,通过怎样的媒介去实现真正的触达,并真正建立和年轻消费者的连接。
第三,品牌要明确自身目的,出于什么目标需要去吸引年轻群体。很多品牌对“年轻化”存在一定的误解,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需要年轻化,如果品牌的目标群体不是年轻人,强行年轻化反而会丢失用户,得不偿失。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哈雷 、 百度百科——钱江
2023-10-14 19:34:59
2023-09-11 05:01:57
2023-11-09 21:28:08
2023-10-20 18:10:53
2024-01-04 13:56:26
2023-10-13 08: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