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选购 > 正文

6月一日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

2023-09-19 06:01:02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6月一日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月一日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

大众一日风吹起,小鹏扶摇三万里?

2023已俨然过半,1-6月,我国汽车总销量达到了1323万多台,其中新能源车卖出了374万多台,差不多占到了快3成。也就是10台里面有3台都是新能源。而在这么多新能源车中,我相信有非常多的比例依旧是咱们的国产品牌。因为不管是合资还是豪华品牌,上到BBA,下到 丰田 本田 等,除了 特斯拉 以外,真的没有一个能打的。所以当下消费者买新能源车,消费者主要考虑的还是国产品牌。

而就在最近,一条消息的爆出更是让咱们国产新能源车再一次得到了肯定,那就是 大众 入股了 小鹏 汽车。大众和小鹏,一个是传统的德国汽车品牌,一个是国产新势力,按理说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品牌竟然有了合作,这个确实令人意外。

这两天互联网上无论车圈媒体,还是各路关注汽车新闻的网友,都无比兴奋,提到小鹏,评论区最多的回复就是牛x。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是 真正的x丝逆袭案例 ,历经中国汽车70年历程,我们不再是拿市场换技术,我们有技术、有平台,我们不仅可以合作卖车,还可以单独打包技术去卖。

百年不遇的历史大变革的机会被中国品牌抓住了 ,能不兴奋吗?所以今天这期节目就来好好大众入股小鹏一事。

事件概况

在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Ralf Brandstaetter)发了一条微博说道:“今天,我们同时宣布了两项重要合作: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以及 奥迪 品牌与 上汽集团 ,分别达成战略合作。这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推进电动化战略的又一里程碑”。

与此同时,小鹏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发了一条朋友圈,图片是他和内瑞德的合影,并配文说“这张照片拍了好久了,一直没有放出来。今天官宣,感谢Ralf和大众所有朋友的信任,说到努力做到是最基础品质,我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 从照片中能看得出来,何小鹏真的笑得很开心。

不过这次的重点还在于双方企业上的合作,大众汽车集团将出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每股ADS代表两股A类普通股)15美元的价格, 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小鹏汽车董事会1个观察员席位。

照片里两位老大穿的都是长袖,也许就是去年四季度的初次见面合影也是有可能的。官宣后,小鹏汽车内部人士也表示,“这次合作是效率优先,所以能少动的就少动。”另外,这次 大众汽车7亿美元投资 ,仅获得董事会观察员席位(有知情权与表达权,但没有决策权与投票权)。

其实大众和小鹏已经洽谈了长达数月,不过8个月就已经谈妥了,目前双方已经签署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虽然只是框架协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小鹏和大众已经牵手成功。这就像领证了一样,虽然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但是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始,具有法律效应了。 找车网

并且就在7月26日当晚,小鹏汽车美股股价一度涨超40%,收获年内迄今最高涨幅,截至美东时间7月26日收盘,小鹏汽车报收27.2亿美元/股,同比增长26.69%。7月27日,小鹏汽车港股开盘后一度涨近30%。

可以看得出,资本对于大众收购小鹏是绝对看好的。而且网友们的评论也都是清一色的表示支持小鹏,甚至有不少网友说 大众+小鹏=大鹏。

这次合作双方都有什么好处?

其实,双方合作的消息在业界炸了锅,主要是之前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之前的传闻是大众可能与华为合作,没想到转身已经跟小鹏变成了好兄弟。但是细想大众这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早已开始了。之前陆续宣布与中国本土的地平线、中科创达展开合作,这次选择与小鹏合作也是这个思路。

可以肯定的是, 这次合作对于小鹏来说几乎是躺赢 。而对于大众汽车来说,还不好说。因为前有丰田与 比亚迪 bZ3的合作案例,很难说是成功之作。

第一,为什么要找个国产新势力车企合作?其实,对于固执的德国人来说,这个转变是艰难的。众所周知,大众汽车一直是全面电动化转型的激进分子,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

一切问题的根源,或者说罪魁祸首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个 大众软件部门CARIAD 。想当初,ID.3的上市因为软件问题一直在推迟。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不仅让大众ID.系列蒙上车机表现糟糕的口碑,甚至还拖累了奥迪、 宾利 等全新车型的发布计划,让大众汽车人倍感无力。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合资品牌,在曾经在燃油车市场,大众在中国市场赚得满盆满钵。但面对如今看着中国新能源市场,大众品牌却明显落后了。

今年上半年,大众在华共交付新车145.19万辆,出现了1.2%的跌幅。所以大众汽车调整了战略,不要想着什么都要自己搞,一定要积极向外寻找。尤其是补短板,合作见效最快,而且降本增效。 在赤裸裸的生存面前,主动伸出友谊之手才是唯一出路。

小鹏汽车也一样,这两年跌跌撞撞的过往写过很多次就不赘述了。当大众来敲门的时候,何小鹏心里肯定闪过一道光。因为彼此需要,因为时机恰恰好。大众底盘,设计功力毋庸置疑,但三电、座舱就是拉跨;而小鹏现在扶摇架构下,无论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还是800v 4c充电,都是目前以大众为首的海外电车垂涎欲滴的技术。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合作的主体公司是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这一科技公司100%大众集团控股,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是大众汽车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在协议中提到,“与当前的车型项目相比,通过联合开发及采购,合作双方将实现显著的协同潜力及成本优势。”

7亿美元的注入确实可以让小鹏回一波血 。小鹏最近大家也都知道,局面一度非常低迷,不管是销量还是资金都达到了低谷。尤其是在定位不清的P5和配置选装混乱惨遭“翻车”的G9相继上市后,小鹏的销量不增反降,自2022年6月1.5万的高光之后,月销量再也没有突破一万过。

2022年四季度小鹏仅交付了 22204 辆汽车,环比下降 24.9%。到了2023年一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更是跌到了 18230 辆,甚至比去年四季度还要少了 17.9%。截至 今年一季度,小鹏已累计亏损 276.84 亿元 ,在今年一季度其账面资金只剩341.2亿元,和同期理想的650亿的现金差了快一倍。

并且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销量仅为41435辆,同比大跌40%,落在了理想、哪吒、 蔚来 、零跑等同行背后。所以 小鹏的状况确实岌岌可危,半只脚已经入土了。

而大众集团的这波回血看起来好像只有7亿美元,但是换算下来也有50多亿人民币,如果按小鹏现在卖得最好的P7或G6算,一台25万,50多亿那就是2万台, 几乎是现在小鹏一个季度的销量 。如果算上成本,估计就是小鹏接近半年的收入。所以大众的这波输血来的非常及时,在资金上绝对是雪中送炭。

第二,小鹏还将获得额外的长期收入。这次收购不仅仅是单纯的收购股份, 对于小鹏来说,这就是技术变现。 根据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阶段,大众和小鹏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

随后,小鹏在发出的公告中透露,与大众合作并非简单的项目合作和IP转让,双方的战略技术合作将利用彼此的核心能力以及小鹏汽车的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来共同开发全新车型。

简单来说,不仅仅是智能驾驶系统, 小鹏还将电气架构、智能软硬件等一系列方案打包出售给了大众汽车。 因此大众看上的还有小鹏汽车的整车平台,更是小鹏的综合素质。同时,大众提供工程设计能力和供应链,负责上车体和车型设计及内外饰。

所以除了大众入股的50多亿人民币以外,小鹏后期还会从大众汽车那里获得其他的两笔收入。首先是 技术服务费 。其次,小鹏出售给大众汽车的是电气架构、智能软硬件等原始技术,所以后期大众每卖出一台车, 小鹏汽车都会从中得到一笔分红。 这才是最赚钱的,因为后期没有任何的成本,完全是净利润。

大众要技术、要销量、要市场份额;小鹏更是可以借机向大众学习制造工艺、共享产业链、迎来走向世界的更多机会,最重要的是相比大众真金白银的投入,小鹏的投入是比较轻资产的,都是已经量产的东西,必将带来高利润。可以说, 小鹏通过十年努力为自己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第三,这次大众收购小鹏,除了能给小鹏带来直观的收入之外,小鹏的名气将大增。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众的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当大众愿意和一家中国车企合作,关键是 用的平台和技术还是对方的时候,足以可见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界的造诣有多深。 所以这也是变相在说明小鹏汽车得到了传统车企的认可,在新能源汽车界的地位也将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大众来说,这也绝对也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尽管相比于小鹏来说,大众是大规模企业,但是最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尤其是自从排放门过后。2022年大众集团全年新车销量828.26万辆,同比下滑7.0%,是近11年来最低。

中国市场又是大众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全球市场市占率为38%。2022年大众在中国市场交付量318.45万辆,同比下滑3.6%,上汽大众更是在2019~2022年年度零售销量连续4年下滑。

而大众的新能源车就更不用说了,即便ID.3的国内售价比欧洲售价便宜了一半,但是月销一直很不好,甚至ID系列都没有哪款车型单月销量超过5000台的。现在看起来每个月还有三四千台的销量完全是靠优惠砸出来的,要是没有优惠,不夸张,我猜只有三位数。所以资金有限,如果直接能购买成熟的电气架构、智能软硬件等原始技术,那将为大众省下一大笔研发费用。

<img src="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百车全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6月一日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

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

2023年,绝对是中国车市格局重塑的关键一年。

一季度,受 特斯拉 降价影响,叠加“国六A”清库存,以及车企和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的联动补贴,汽车行业爆发惨烈价格战,从新能源汽车到燃油车,从平价品牌到豪华品牌,前前后后有近50家主流车企的上百款车型加入。

虽然最终,这场“大乱斗”对车市整体销量并没有起到比较明显的提振作用,却极大地冲击了合资品牌,使得主流合资车企油转电进程在随后几个月显著提速。不仅如此,这场价格战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合资车的价格体系,许多热门车型价格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其中 大众 ID.3在德国的售价甚至比中国高近20万元,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而得益于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还首次实现了半年度市场份额超50%。

然而,一切看似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新的变数随之而来。由于车市增速持续疲软,以及主流车企销量目标承压,过去一段时间又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降价,幅度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新一轮车市价格战由此悄然打响。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新一轮价格战爆发

整车厂对于“价格战”的瘾,似乎越来越难戒了。这不消停了几个月,大家又纷纷开始摩拳擦掌。

8月20日, 智己汽车 宣布推出 智己LS7 限时购车政策:8月19日-10月31日期间购买智己LS7,可享豪华增配+现金立减,综合优惠幅度达 3.9 万元。

智己汽车是最新一家宣布降价的车企。就在上周,特斯拉曾两度宣布分别对 Model Y /3和ModelS/X价格进行调整,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降价1.4万元, Model 3 现车提供8000元保险补贴,而ModelS/X全系现车可享 5.4万元-7万元不等的价格优惠。

如果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自8月以来国内已经有超过10家车企通过官降、新车优惠、调整权益等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对旗下新车降价,包括 极氪 、 哪吒汽车 、零跑、 长城 欧拉 等。

不过与一季度价格战以燃油车占据主导不同,本轮降价更多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参与的品牌也以新能源车企居多。除了上汽大众旗下的 途昂 、新 途岳 、 途观L 、 途铠 、 朗逸 等少数几款燃油车,目前宣布降价的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车,这也让原本就极度“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混乱起来。

图片来源:乘联会

从当前中国新能源车市整体结构来看,30万元以下才是主流消费市场。据乘联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30万元及以上级别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为13.5%,而30万元以下车型则占据了86.5%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刚刚宣布降价的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3两款车型,恰恰属于这一价格区间,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伴随着此次调价正式来到了30万元以内区间,Model 3则接近20万元级别,降价后难以避免会对定价在20万元—30万元的同级新能源车型产生一定的威胁。

同样在此轮降价中打入了30万元以内市场的还有极氪001。8月11日,极氪官方对极氪001推出限时立减活动,最高降3.7万元。其中,YOU版和ME版车型下调后的价格为38.6万、34.9万元,而入门款WE版直接下探到30万元以内,最新价格为26.9万元。

作为极氪品牌首款车型,极氪001于2021年 上海 车展正式发布,当年10月正式开启交付,迄今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0万台,其中仅2022年就交付了 71,941台。据极氪CEO安聪慧此前透露,今年极氪001预计将再度交付7万辆。

图片来源: 岚图汽车

8月19日,新岚图 FREE 在 2023 VOYAH NIGHT 岚图用户之夜正式上市,该车以 26.69 万元的价格也正式打入了25 万 -30 万元的市场区间,相较于老款33.36万的起售价格,降幅接近7万元。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直接宣布降价,通过推出新款车型下调售价区间也是今年车市较为常见的一种降价手段。

根据岚图汽车CEO卢放此前透露,岚图汽车今年的销量能够在2022年基础上增长1-2倍。去年全年,岚图汽车的销量是1.94万辆,这意味着今年岚图的销量目标大约在4万-6万辆之间。尽管目前,岚图距离销量目标的完成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伴随着新款岚图 FREE的上市,以及在价格上的大幅度下探,接下来岚图的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愿不愿意都得打

关于本轮降价潮,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消费者消费信心低迷,另外还有动力电池成本快速下滑,多重影响下带来的综合反应和产品销售策略。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的销量数据,在刚刚过去的7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共计达177.5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6.3%;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1,129.9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108.7万辆,微增1.9%。

但要知道,今年前7个月国内仅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就达到了199万辆,而去年同期只有110万辆,这意味着今年车市很大一部分增量是来自于出口。上半年尽管有政策刺激、国六老库存促销等多重利好,国内车市整体依然处于增长乏力的状态。

图片来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经销商持续严峻的生存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结果,在厂家设定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情况方面,完成了半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4.9%,56.9%的经销商完成了任务指标的80%以上。这意味着,还有超4成汽车经销商半年销量任务完成率不足80%。

与之对应的是,整车厂的销量目标完成情况也整体不及预期。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1家披露了年度销量目标的A/H股上市车企中间,上半年无一家目标完成率达到了50%,即便是表现较好的 比亚迪 、吉利、 理想汽车 等,完成率也不过40%。而 蔚来 、零跑、 小鹏 三家新造车品牌,半年完成率甚至不足30%。

一方面,车市持续低迷,主流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整体不乐观。“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特斯拉、比亚迪已经拥有较大的产品定价主导权,各主流车企都希望借助降价策略应对市场竞争。”上述分析师表示。

譬如年初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很大程度上就起源于特斯拉的大幅度降价。本次调价中,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两款车型其余版本的降价幅度从2万元到4.8万元不等,不仅创下了特斯拉中国售价的历史最低纪录,也直接对部分本土品牌同价位车型造成一定压力,所以才有了随后的一众新能源车企争相跟进。

图片来源:特斯拉

这次新能源汽车再度集体降价,抛开宏观市场影响因素,来自特斯拉的“威胁”同样不容忽略。

“若整体经济环境不稳定,(特斯拉)还会继续进行降价。”此前,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明确表示。果不其然,随后一个月特斯拉就先后在中国香港以及大陆市场宣布降价,可见马斯克口里的“降价”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不过,对于一众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真正的“刀”在此轮降价潮中或许还没有落下来,更大的威胁或在于新款Model 3。

据悉,相较于老款Model 3,特斯拉新款Model 3重新进行了设计,不仅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加上一体化压铸带来的成本节省,有望使生产成本降低高达14%,因此价格可能会更低。有业内人士预测,新款Model 3价格甚至不排除低于20万元的可能。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特斯拉正处于生产新款Model 3展示车的最后阶段,真正的大规模量产预计最快将于9月开始。而在终端市场,新款Model 3已经开始接收订单,订金为1000元。

图片来源: 上海钢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也为新能源车企价格战提供了重要信心支撑。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17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5万元/吨至22.25万元/吨,相较今年年初几乎腰斩。

不仅如此,诸如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其他锂电池原材料,今年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目前动力电池大约占整车生产成本的40%左右。原材料成本下降,无疑会带动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随之下降。

综合以上种种,尽管此次价格战来势汹汹,细思之下并不令人意外。

准备好“长线作战”

无论是由于“内忧”还是“外患”,新能源车企争相参与降价,最终目的无外乎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前,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已经是大势所趋。得益于电动化的持续提速,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正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

在刚刚过去的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4.1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8.6万辆,同比增长31.9;渗透率为36.1%,较去年同期26.8%的渗透率提升9.3个百分点。要知道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过5%。

到今年年底,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王传福近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上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37%;到2024年年底,渗透率将达48%;到2025年年底,渗透率将达60%。

与之对应,则是燃油车渗透率的持续下滑。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希望在终局揭晓之前,能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甚至马斯克也曾直言,愿意在短期内牺牲特斯拉的利润,以积极争取市场份额,从而为接下来的无人驾驶做好准备。

事实证明,这一招还是奏效的。得益于年初的大幅度降价,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累计达29.4万辆,同比增长48.9%,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销量分别为13.7万辆和1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9%和75.5%。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自6月宣布调整全系新车的价格及首任车主用车权益后,当月销量就立刻回升至10,707辆,环比5月的6,155辆,大增74%。7月进一步突破2万辆,达到了20,462辆,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再次创下月度交付量新高。其中全新ES6,7月交付超10,000台,实现了蔚来单车型月交付首次破万。

另外还有上汽大众ID.3,在7月初推出12.59万元的“限时惊爆价”后,在终端市场的销量迅速飙升,7月订单成功破万,环比暴增689%。

由此可见,降价对于新车销量的提升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接下来,就看这一轮降价最终会给整体车市带来多大的增量。

值得关注的是,当终端需求减弱,通过降价固然可以刺激一部分销售,但对于整车厂而言,这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利润。而当下大多数本土新能源车企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一再降价无异于“雪上加霜”。

图片来源:特斯拉

据特斯拉此前公布的二季度财报,由于一季度的大规模降价促销策略,使得利润被削薄,二季度特斯拉虽然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其毛利率却降至了18.2%,为近3年来最低毛利率水平。

要知道,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一直处于行业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6月一日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

还有半个月时间,中秋加十一黄金周的假期就来了,除了举家出游,相信也有不少人想趁着这难得的长假去选择一下自己心仪的座驾。对于车企而言,此时也是卖车的最好时机,很多4S店也都开始“大放血”,进行打折促销优惠。近日,三个司机探访了沈阳 长安 和 比亚迪 的4S店,其中一些车型优惠力度还是挺大的,听我一一给您介绍。

长安:限时现金补贴至高30000元,享受新能源车下乡活动

周末假期,长安店内顾客很多,不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过来做保养的车主,因为十一假期临近,一些车主提前过来做保养,假期就可以安全去自驾游。进入店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目前长安卖的最火爆的 SUV 车型, 长安CS75 PLUS,这款车型在8月份紧凑型 SUV 销量中排名比较靠前,卖了22837辆,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基本每月销量都在20000+。

从现场情况来看,这款车型围观的消费者也比其他车型的人多。跟现场销售了解到,长安CS75 PLUS目前优惠10000元,而长安CS75 版本优惠力度最大,目前能优惠3万元,此时买后者还是比较合适的。在新能源车型中,长安UNI-V 智电iDD和长安UNI-K 智电iDD也有很多年轻车主打听价格,这两款车型优惠力度不大,长安UNI-K 智电iDD只优惠3000元,而长安UNI-V 智电iDD优惠15000-17000元。

从整体来看,长安汽车优惠力度基本在10000-30000元,降价力度比较高的车型也都是2022款车型居多,2023款车型降价力度不大。另外,长安汽车还参加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部分车型除了4S店给到的优惠外,还有政府补贴。具有农业户口消费者限购1辆新能源车,补贴金依据车子价格的10%来计算,最大补贴金额是5000元。

在长安汽车4S店旁边是深蓝4S店,三个司机也顺便进去了解了一下优惠情况。深蓝4S店店内目前只摆放了上市的2款车型, 深蓝S7 和 深蓝SL03 ,店内顾客不算太多,经销售介绍,价格上深蓝基本没什么优惠,之前在教师节期间只有“情系深蓝 礼谢师恩”活动,购车即享价值30万深蓝商城蓝宝石和价值2399元 深蓝汽车 专供隔热膜。

比亚迪:新款车型基本无优惠,老款车型优惠10000元

探访完长安和深蓝4S店,三个司机接着去了比亚迪4S店。周末比亚迪4S店顾客很多,销售也非常忙,有的销售甚至一人带2组客户共同讲解车型,还有一些车主直接报名了试驾,基本要等半小时才能开上试驾车型。

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中,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咨询的消费者很多,这款车型5月份上市,价格比宋PLUS DM-i冠军版要低一些,性价比很高,混动车型能跑1000多公里,在东北地区,大家普遍担心纯电续航性能,但是对于混动还是非常信赖的。

在海洋网系列车型中,6月上市的 海豹 因前卫时尚的造型还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很多年轻消费者向销售打听海豹的性能。另外,还有很多女性顾客直接去围观 海鸥 和 海豚 ,坐在驾驶室里零距离体验。

优惠方面,经现场销售介绍,比亚迪新款车型基本没有降价优惠,而部分老款车型有一些降价优惠,像 元PLUS 88元购车款抵5888元,秦PLUS限时补贴5000元。还有部分车型支持置换,补贴至高可达8000元。

整体来看,比亚迪的优惠基本也都是老车型,优惠最高不超过10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沈阳发放了新一轮居民消费券,总计7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购买5万元(含)-10万元(含)的汽车,补贴2000元。购买10万元(不含)-20万元(含)的,补贴3000元。购买新车20万元(不含)以上的,补贴4000元。购买新能源汽车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发放1000元。加上购买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免税金额最多不超过30000元,政策利好,此时购买新能源车还是非常合适的。

其实除了沈阳发放各种补贴之外,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购车补贴福利。

各省市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券,最高补贴10000元

北京 :昌平区发放1000万汽车消费券。发放方式为,单车销售额6万(含)-单车销售额50万以上,每车补贴1000-8000元不等。同时,水灾受损车辆车主购车,额外再补贴1000元,时间截止至2023年10月30日。

上海 :近日,上海相关部门调整了《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个人购买纯电车,直接一次性给予10000元购车补贴。

广州:在2023年9月8日至9月30日购车的消费者,购买燃油车在10万元(含)以上,20万元以下,补贴3000元;在20万元(含)以上,补贴4000元。购买新能源车在10万元(含)以上,20万元以下,补贴4000元;在20万元(含)以上,补贴5000元。本次汽车消费补贴名额约1700个,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天津:2023年9月1日-30日,天津相关部门开始发放金秋购车消费券,价格低于 15 万车型享受购车 1000 元/车补贴,共计 100 张, 开票价高于 15 万车型享受购车 1500 元/车补贴,共计 100 张。

杭州:杭州滨江区于近日发放1000万元购车补贴,20万以内,补贴2000元/台;20-30万(含20万),补贴5000元/台;30万以上(含30万),补贴8000元/台。

郑州:9月15日,郑东新区将发放新能源车消费券1900份,共计970万元。购车在7万元(含)以上至15万元(不含)以下的新能源车,可抢领4000元电子消费券;购车在15万元(含)以上的新能源车,可抢领6000元电子消费券。发放燃油车消费券1820份,共计730万元。购车在7万元(含)以上至15万元(不含)以下的燃油车,可抢领3000元电子消费券;购车在15万元(含)以上的燃油车,可抢领5000元电子消费券。

烟台:9月14日起,烟台相关部门开始发放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消费券,购置20万元(不含)以下的,每辆车发放2000元消费券补贴;购置20万元(含)以上的,每辆车发放4000元消费券补贴。

三个司机观点:

临近十一假期,车企早早开始进行促销优惠活动,长安方面,燃油车型优惠力度比较大,最多能优惠近30000元;比亚迪方面,老款车型优惠比较多,基本在10000元上下。除了车企促销外,各省市政府也在近期发放了千万元的购车消费券,促进汽车市场稳定发展,鼓励消费者积极购买新车。面对双重优惠,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撰文:朱玉冬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三个司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整理的6月一日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找车网。
与“6月一日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相关推荐
近期长安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
近期长安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

十一薅羊毛,车企打折政府发券,长安优惠3万比亚迪能省1万还有半个月时间,中秋加十一黄金周的假期就来了,除了举家出游,相信也有不少人想趁着这难得的长假去选择一下自己心仪的座驾。对于车企而言,此时也是卖车的最好时机,很多4S店也都开始“大放血”,进行打折促销优惠。近日,三个司机探访了沈阳长安和比亚迪的4S店,其中一些车型优惠力度还是挺大的,听我一一给您介绍。长安:限时现金补贴至

2023-09-15 15:19:17
一汽丰田优惠 7月最好卖的十大车企:比亚迪狂甩23万辆,一汽丰田垫底?
一汽丰田优惠 7月最好卖的十大车企:比亚迪狂甩23万辆,一汽丰田垫底?

赣州一汽丰田从哪提车赣州一汽丰田的提车地点一般是位于赣州市的经销商或销售服务中心。这是因为经销商是一汽丰田汽车的授权销售机构,他们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包括新车的交付。在经销商处提车有以下原因:1.配置和手续齐全:经销商会确保车辆的配置和手续完备,包括车辆的选装配件、保修卡、合格证等。提车时,经销商会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顾客能够顺利拥有车辆。2.售后服务保障:提车后,经销商提供售

2023-09-21 07:00:50
6月1号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2023年6月1日燃油车购置税减半了吗
6月1号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2023年6月1日燃油车购置税减半了吗

6月汽车销量出炉!带你细看Top10(4-1)兄弟们,6月的汽车销量出来了,我从品牌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一波,今天是第三期(最后一期),内容比较多,不过还是挺有看点的,大家慢慢看,欢迎爱车的小伙伴跟我一起聊车!前十名分别是比亚迪、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通用、特斯拉中国、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其中合资占了6个位置,我们的自主品牌占了4

2023-09-18 06:14:26
今年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降价6万还不够?凯迪拉克销量困境,多车企争优惠,怎么看?
今年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降价6万还不够?凯迪拉克销量困境,多车企争优惠,怎么看?

降价6万还不够?凯迪拉克销量困境,多车企争优惠,怎么看?近日,凯迪拉克宣布对旗下纯电动中大型SUVLYRIQ锐歌的价格与权益进行调整,所有车型降价6万元,调整后的锐歌售价37.97万元起,权益包变为选配。这是继今年4月份对旗下燃油车型进行大幅降价后,凯迪拉克再次打响价格战。而凯迪拉克并非孤例,近期多家车企也纷纷推出了优惠政策,试图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那么,这些车企的降价、优惠策略

2023-09-13 17:54:01
佛山8月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长城8月销量11.4万辆,新能源爆增,同比增长120%
佛山8月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长城8月销量11.4万辆,新能源爆增,同比增长120%

长城8月销量11.4万辆,新能源爆增,同比增长120%近两年新能源迎来飞速发展,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新品牌迎来腾飞式发展。与之对应的则是传统自主品牌发展遇阻,燃油车市场逐渐被蚕食,尤其是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为代表的头部阵营面临的非议不断,新能源崛起恰好撞上自主品牌转型期,却让人误以为传统自主品牌遭遇“滑铁卢”,从此一蹶不振。​自今年以来可以发现,传统自主品牌显然要啪啪

2023-09-17 02:27:21
八月日系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乘联会: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2.0万辆 同比增长2.5%
八月日系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乘联会: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2.0万辆 同比增长2.5%

乘联会: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2.0万辆同比增长2.5%易车讯9月8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公布了8月销量数据,2023年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0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8.6%。今年累计零售1322.0万辆,同比增长2.0%。8月自主品牌零售100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6%,国内零售份额为52.1%,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2023年

2023-09-19 00:09:32
近日汽车价格行情走势如何 比亚迪涨价3000-6000元不等,新能源车未来的价格走势如何?
近日汽车价格行情走势如何 比亚迪涨价3000-6000元不等,新能源车未来的价格走势如何?

吉利多少钱探究吉利汽车的价格走势?在早期,吉利汽车以其价格亲民的特点迅速打开了市场。然而,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吉利汽车的销量并不太理想。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吉利汽车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价格方面,吉利汽车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实惠的价格。从吉利汽车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其价格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吉利汽车在国内外市场的不断

2023-09-17 17:51:27
年后新能源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比亚迪新能源销59万辆,新能源车辆未来的趋势如何?
年后新能源汽车价格走势如何 比亚迪新能源销59万辆,新能源车辆未来的趋势如何?

比亚迪2021年新能源销59万辆,新能源车辆未来的趋势如何?引言: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也就开始推行了新能源汽车。今年比亚迪新能源销量59万辆,新能源车辆未来的趋势如何?一、比亚迪新能源销量国产比亚迪新能源已经建立起了包括传统燃油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全景全动力产品体系,,而且近几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连续排在第1名,成为首个进入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近几年

2023-09-17 0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