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02:24:04 | 找车网
要说近段时间汽车行业里面最热的话题,估计就是“降价促销”。今年年初, 特斯拉 率先打响新能源降价第一枪后,湖北与 东风 系汽车品牌的“政企补贴”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并把降价的战火从新能源领域引到了燃油车领域。这波降价潮波及的范围之广泛、降价幅度之大,是此前比较罕见的。 找车网
湖北这波降价潮的持续蔓延,也引发了汽车市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有的车企选择跟风降价,有的车企则处于观望之中,还有的车企选择“我不跟,我还保价”,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来应对这波来势汹汹的汽车降价潮。然而,这些保价政策究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还是另有隐情呢?今天轱辘哥就跟大家聊一下。
降价与保价各出奇招,谁是最大赢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40个汽车品牌通过官降、补贴等多种不同形式加入到价格战中。从最初的东风系列车型大降价,“12万买 雪铁龙C6 ”的史诗级降价迅速掀起了一股销售热潮,再到上汽 大众 、北京现代、 长安 汽车等车企,公布各自企业版的限时优惠促销方案。更有车企打出了买一送一的口号,比如买bZ4X送 威驰 ,买ID.6送 朗逸 等等,优惠幅度之大简直前所未闻。
一边是东风汽车、北京现代的降价大促,但另一边,也有车企学起京东、淘宝之类的购物平台推出保价政策。 理想汽车 率先给出了“90天价保”政策,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购买一台理想的产品时可以享受到90天以内,若官方调整指导价格,则可申请退还差价的服务。随后,零跑、 领克 、哪吒、 腾势 、 起亚 都推出了90天保价。极狐汽车则推出了120天保价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向来不降价的 蔚来 ,在发稿截止日,并没有给出保价承诺。
同时,作为豪车的代表, 奥迪 、 保时捷 等外资品牌也不会轻易加入“价格战”。奥迪全球CEO杜思曼日前来中国访问时谈到中国市场激烈的价格战时表示,奥迪不会跟着每一轮“价格战”的节奏走,但是会细致观察竞争对手的举动,因为它将关系着奥迪的战略决策。
降价潮冲击国内汽车市场秩序
价格战对汽车产业到底是推动?还是伤害呢?对汽车企业而言,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刀。一方面,通过价格优势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缓解库存压力和资金困境。另一方面,汽车降价必然会对品牌力产生不小的打击,未来大概率将无法回归往日的价格。
而对于最近希望购车的消费者来说,降价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已经购车的用户来说,终端销售价格的大幅下调,会让自己做了“冤大头”。在网络投诉信息也可看到,车企背刺也引发了车主们的集中维权,正在成为投诉的重灾区。最近 长安深蓝 最高4.2万元的降价,众多被割了韭菜的车主已被激怒,各式维权已经展开。
所以面对降价狂潮,部分车企纷纷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无疑是一步好棋。毕竟,大部分消费者都怕自己刚刚购买到的产品就发生降价,动不动超过万元的价格浮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属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了保价政策就可以解决消费群体的疑虑,像是给消费市场喂了一颗定心丸,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行可以跟进。
为了生存,车企满满求生欲
无论是降价还是保价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属于汽车行业的无奈与隐忧。据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仅为267.8万辆,同比下降19.8%。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不得不开启一场“自救”,怎么才能干掉对手保住自己,甚至活下来,都相当的不容易。
但是,如果价格大战继续,车市情况会越来越严峻。因为降价在局部市场掀起购车热的同时,也会让消费者产生了持币观望的心态——买涨不买跌。消费者会认为,汽车仍有较大降价空间,如果现在购买肯定是“高位站岗”,总觉得自己“买亏了”。降价也意味着车企可能“卖一辆亏一辆”,这会降低了整车制造企业的利润,同时也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降价会使过去行业建立起来的稳定商业预期被打破,产生各种预想不到的后果。
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降价,不同的汽车品牌也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和品牌特点,采用多种直接降价以外的策略,比如技术升级、营销服务等,避免深陷价格战的泥沼中。前不久,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以插电混动标配四驱间接回应了此轮降价潮,这表明长城汽车在面对汽车市场价格波动、销量疲软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将以技术晋级的形式来寻求破局。
无论如何,降价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次优选择。在轱辘哥看来,一时降价带来的消费提升也只是短期效应,只有拿出具备吸引力的产品,才是长远之计。事已至此,接下来汽车行业最应该想办法消除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心理,早日回归正常的市场秩序。而消费者也应该理性对待这一现象,无论是降价还是保价,大家都不必过于担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做出合理的选择。
在当前汽车降价浪潮下,不少消费者出现了围观的态度,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给出保价政策的车企,更多的是维持自身的利益,希望短期内可以让客户增添信心、消除顾虑,进一步促进品牌的销量。无论接下来是降价还是保价,肯定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至于会掀起多大的浪花,让我们继续期待。如果你今年有买车计划的话,轱辘哥建议现阶段还是要继续观望,待价格稳定之后再出手也不晚。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品牌向上,消费向下,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
遥记得几年前,自主品牌们纷纷喊出了品牌向上。2010年自主品牌70%以上的销量都来自于指导价在8万元及以下的车型。2014年这一比例降到62.7%。此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产品价格迅速拉升,2019年8万及以下的产品销量只占到27.6%,10-15万(含)中端产品的销量却上升到37%,15万以上产品的销量也上升到12.3%。
时至今日,借助新能源的势头,中国品牌几乎已经可以理直气壮的把价格向高端豪华品牌看齐。高合、 腾势 、理想、 蔚来 、 极氪 这些新兴品牌们的主力车型都在40万以上,甚至不乏有的产品达到70-80万元,更有像 仰望U8 这样的车型价格突破100万元。
然而,有媒体的统计数据却显示,我们的汽车消费并没有跟随着品牌向上而升级,相反却有朝下的趋势。
来源:金十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到,2023年上半年的乘用车销量数据不仅比2022年同期有所下滑,而且销量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2022年上半年,销量最大的三个价位段依次是,20-30万元272万台、30-40万元259万台、10-15万元159万台。到了2023年上半年,销量最大的三个价位段变成了10-15万元312万台、20-30万元166万台、5-10万元160万台。
20万元以上价位市场,2022年上半年卖了总共571万台,2023年上半年只卖了301万台。特别是代表着高端定位的30万元以上价格段,占比从2022年上半年的29.4%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4.2%。
而在20万元以下价位市场,2022年上半年卖了445万台,2023年上半年却卖了651万台。15万元以上的各价位段销量都有所下滑,15万元以下各价位段销量都明显增长,其中10-15万元增长最为明显,销量几乎翻倍。
不难看出,主力价格消费区间下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表面上看,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价格战。一方面是油电切换,燃油车高库存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合资车的溃败,导致其只能靠价格优惠来支撑。新能源这边为了拿到竞争下半场的入门券,必须提升销量,也因为今年电池成本的不断下探,有了价格战的空间。
今年以来汽车掀起的价格战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从年初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价格战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降幅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动辄数万元的优惠幅度,足以让一款20万元以上的车型直接降级到20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各价格段的销量结构会发生改变,但却不能解释今年上半年整体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经过了疫情三年,老百姓的钱包已经空空如也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在满足基础家庭生活状态的情况下,老百姓也一定是能省则省,对汽车消费的需求也变得理性和保守起来。原来有能力买40万级别车的,现在可能只考虑30万级别,原来想买30万级别车的,现在转而考虑20万级别的,甚至有人干脆取消了买车的计划,因为谁也不愿意为非刚性需求过度消费。
事实上,从头部车企的销量结构也不难看出消费降级的趋势。比如月销量已经超过27万辆的 比亚迪 ,其主力车型唐家族、宋家族、元家族、汉家族、 海豚 、海报都集中在20万元以下市场;另一个新势力中唯一1-6月累计交付量破20万辆品牌 埃安 ,其主销车型 AION S 和 AION Y 也都是定位在15万元以下市场。而像零跑、哪吒、深蓝这些第二阵营的品牌,也都是要靠着把主销车型的价格打到20万元以下,才获得了销量的提升。
二手车的市场情况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消费在降级。按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2023年1-7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034.08万辆,同比增长了14.54%。这说明买旧车的人正在变多。以国人的买车习惯,已经国内汽车市场的成熟度来说,老百姓买车一定还是会优先选择新车,买旧车的人变多绝对不会是人们主动选择了旧车,而是迫不得已。
不过降级也有好的一面,虽然大家的消费水平在降级,但买到的汽车产品却没有降级。毕竟车企为了销量,相比不断下降的价格,产品的功能、配置还是在不断丰富的,也就是说产品的性价比、质价比一定是比过去更高了。现在10万元买到的车,可能相当于过去15万元甚至20万元的水准。
照目前这种经济形势和竞争格局,这种巿场结构调整还会进一步强化。一句话,大势在变,厂家只有顺势方能有为。对于购车者来说,今年到明年的时间里可能都是难得的买车最佳时机。如果不是刚需的,建议你不妨再多等等,性价比更高的车可能还在路上。(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整理的现在中国汽车价格状态如何 国内车市现状透视:品牌向上,消费向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找车网。当前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全球汽车产量总体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产量为7762.2万辆,全球汽车主产区主要为亚洲和大洋洲,2020年产量为4429万辆。在
未来3年汽车价格会大幅下降吗?最近几年汽车价格明显下跌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从那时候起汽车价格便进入了跌跌不休的状态。记得当时我还在起亚,当时的K5最低配不带天窗的那一款裸车价格已经落到了11.98,顺带赠送真皮座椅,大屏多媒体和花轮毂!确实够便宜的,可以说当时的K5价位几乎就是裸奔,这也直接导致后期再推出K5新车型的时候,直接取消了最低配置的两款车型,同时也将K5的起售价格提高到了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
宝马、奥迪这些豪车在美国卖多少钱呢?简单说说宝马奔驰奥迪(奔驰宝马奥迪)的价格吧。宏观来说,中美奔驰宝马奥迪的价格差异有三大特点:1.在价格相近的前提下,美规奔驰宝马奥迪的动力规格更高。比如宝马3系,国内提供3种不同动力调校的2.0T,分别是115kw、250Nm的320,135kw、300Nm的325,185kw、400Nm的330。而国外的3系起步就是330,往
3.4秒加速,现代IONIQ5N发布,或将年内上市!现代汽车13日在英国最大的汽车庆典“GoodWoodFestivalofSpeed”上首次公开了IONIQ5N。这是现代汽车高性能品牌N的首款电动汽车。IONIQ5N以高性能四轮驱动系统为基础,最大功率650马力(478kW)和78.5kgf·m的最大扭矩。比此前拥有“最快国产车”头衔的起亚EV6GT(585马力)性能更强。从
为什么豪车在国外都很便宜豪车在国外都很便宜的原因如下:美国很少卖高配车,在美国售卖的价格都是乞丐版裸车价格。美国的税费是单独计算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虽然现在是中国,但中国更多的汽车消费还是低端产品,比如五菱宏光之流)。各大品牌想都要在美国立足抢占市场。而美国也是汽车更新最快的市场。说到车价高,中国在亚洲真不算高,东南亚汽车阿拉伯地区,车价都比中国高。而最贵的当属新
为什么国内汽车价格越来越低了?促成这一轮降价的原因被认为是汽车“清库存”,这么理解没有错,但为何要如此着急的清库存呢?根本原因是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简称“国6B”!在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期间,执行的是“国6A”的排放标准,所有能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当然二手车除外。降价还会带来一个对
为什么国内汽车价格越来越低了?促成这一轮降价的原因被认为是汽车“清库存”,这么理解没有错,但为何要如此着急的清库存呢?根本原因是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简称“国6B”!在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期间,执行的是“国6A”的排放标准,所有能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当然二手车除外。降价还会带来一个对
2023-09-07 01:32:56
2023-09-01 06:29:42
2023-09-05 04:27:58
2023-08-30 01:44:23
2023-08-28 12:26:20
2023-09-08 17: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