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15:33:48 | 找车网
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时间,中国西部地区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汽车盛会——重庆车展也于6月9日如期拉开帷幕。
重庆车展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重庆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镇,而重庆能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中能够有这样的地位,
长安
汽车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
此次重庆车展,作为东道主,长安汽车自然也带来庞大的参展阵容,展示了企业在近年来取得突破,特别是新在能源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成果。这当中,与长安汽车产品家族一同亮相的
VIIA
概念车,以及原力技术带来的原力超集电驱、原力智能增程、高比能半固态电池、数智科技体验舱等,更是成为了本届重庆车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庞大产品阵容,All in用户出行生活
长安汽车展台,
深蓝S7
、
深蓝SL03
、UNI-V 智电iDD、UNI-K 智电iDD、Z6 iDD、第二代CS55PLUS、
逸达
、第三代CS75PLUS等近20款产品悉数亮相,囊括了燃油、插混、增程、纯电、氢电等多种动力形式,纵贯主流
大众
、年轻化、高端等多种布局。
几乎覆盖了用户所有生活场景和出行需求的产品阵营,自然也引爆了消费者的参观热情,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用户除了可以近距离的来了解自己中意的产品,还能享受到长安汽车专门为购车用户准备的“618”惊喜好礼!无论是有着中国品牌SUV标杆形象的第二代CS75PLUS,还是经典的
逸动
PLUS,极具人气的逸达,抑或是UNI家族的新近上市第二代UNI-T、2023款UNI-V等产品,都带来了非常具有诚意的多重好礼和现金优惠。
市场持续增长,新能源迎来爆发
长安汽车展台人头窜动的场景,也真实的映射出了如今长安汽车市场表现!
相关数据显示,长安汽车进入2023年以来,前五个月累计销量已达98.99辆,同比增长7.8%,更难能可贵的是,随着产品结构和产品力的不断优化提升,5月份已经有包括CS75PLUS、逸动PLUS、UNI-V、Lumin在内的四款实现了月销过万,其中,CS75PLUS在5月份取得了超2万辆的销售成绩。
得益于香格里拉计划的持续推进,今年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在相继推出UNI-V智电iDD、深蓝S7等新车后,产品线更加丰富,市场竞争力也获得了显著提升,5月份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9288辆,同比增长113.4%,其中,深蓝SL03交付7021辆,
阿维塔11
更是凭借大定2366台,拿下了3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第一。
“海纳百川”计划落地,海外经销商组团亲临
在不断巩固国内汽车市场领军者地位的同时,近年来,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愈发惹眼,以至于成为了很多海外汽车经销商心中理想的合作伙伴,此次重庆车展期间,就有来自海外的汽车经销商,组团来到现场与长安汽车接触洽谈海外业务。
事实上,得益于在技术和产品两端的快速且高质量的发展,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已经愈发游刃有余起来。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9773辆,同比增长48.83%,在沙特、智利等10个国家销量排名中国品牌前列。
进入2023年后,长安汽车出口数字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增长,1-4月自主品牌车型累计出口销量就已经突破7.5万辆,同比上涨16.7%。在国内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内卷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海外市场竞争,无疑将成为长安汽车发展的新引擎。
也正是基于这样战略考量,在今年
上海
车展上,长安汽车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计划提出,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投资100亿美元,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实现海外市场年销量逾120万辆,并明确了,将通过着力于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强化品牌建设布局,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加快完善市场布局,以及加强组织、人才布局来推动“海纳百川”计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长安汽车的“海纳百川”计划的这种“出海”形式,不只是简单让产品走出去,更多是让长安汽车品牌走出去,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品牌差异化的竞争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实力,而这也是长安汽车想要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必由之路。
全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的科技公司转型
当然,成为世界一流车企,并不是长安汽车随着“海纳百川”计划的实施而提出的。无论是一直以来在国内市场中的强势表现,还是如今在海外市场中的亮眼成绩,乃至于“海纳百川”计划所展现的雄心勃勃,根本上都是源自长安汽车技术自信。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就发起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此后,围绕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的“北斗天枢”计划,以及代表高度未来主义的“纵横万象”设计理念……接踵而至,目标只有一个:全力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从市场反馈来看,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技术储备、体系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比如,长安汽车2022年底发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智电iDD、长安原力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越来越多的获得应用,就拿深蓝SL03来说,这款产品就囊括了纯电版、增程版、氢燃料电池版三种动力型式。同时,按照长安汽车规划,智电iDD插电混合动力系统将会在包括现有的燃油车,以及未来所有车型实现应用。
此外,面对“引领中国品牌汽车走向高端”这一目标,长安汽车也拿出了
阿维塔
这一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全球品牌。首款产品阿维塔11在30-40万元新能源市场中颇具竞争力。按计划,第二款车型阿维塔E12也将在今年上市,到2025年前,将推出4款全新产品。
近年来,长安汽车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指引下,正向着科技企业蜕变,在成功打造出智电iDD、原力电动、诸葛智能等新能源、智能化核心技术后,品牌和产品可谓焕然一新,进而使得长安汽车在2023年,得以实现新能源的全面爆发,而所有这些都预示着,长安汽车正在向着国际一流车企加速迈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猫叔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年开年,国内车市激烈的竞争自销量数据中就能体现到。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今年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3%;1-3月份累计销量426.2万辆,同比下降13.4%。尽管大多数品牌销量低于预期,但对于
长安
汽车来说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长安汽车集团销量244996辆,环比增长28.3%。其中,3月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3.5万辆,同比大增118.6%,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
今年国家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首位,其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而长安汽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补贴福利回馈用户等措施,促进一季度销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盘活了市场活力,提振消费者感知和信心,展现了企业国企担当形象。同时,面对全球电动化趋势,长安汽车“换道超车”优势明显,以厚积薄发的技术实力,驱动企业持续向上。
逆势增长,一季度迎来“开门红”
从厂家发布的销量数据里,能发现长安汽车所呈现出来的三大特点,分别是优秀、全面、不偏科。
今年3月份,除了整体销量喜人外,长安系中国品牌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0.9万辆,环比增长28.1%,成为中国品牌3月销量冠军;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15.3万辆,环比增长30.7%。
其次,长安新能源扮演重要角色,贡献着可喜的销量。1-3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突破8万辆,今年3月份,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突破3.5万辆,同比大增118.6%,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
此外,相对于某些品牌或擅长做SUV没有轿车产品,或只做新能源而放弃燃油车的做法,长安汽车在各车型领域都占据着头部位置,体现出一个车企应有的综合实力。
从销量数据来看,今年3月份长安CS家族突破4万辆大关,达到4.49万辆;轿车系列3月销量则达到2.4万辆,UNI序列达3.09万辆。
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今年3月份深蓝SL03交付8.568万辆,Lumin3月销量达1.12万辆,仅两款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就超过一些新能源品牌单月总销量,由此可见长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双线向好,冠军CS系列突破11.5万辆,UNI序列突破8万辆,轿车系列突破5.5万辆,再加上自主品牌新能源8万辆的销量,可见长安汽车不仅实现2023年“开门红”,更表现出齐头并进的增长势头,这说明企业的产品体系非常健康并有竞争力,这让一些有偏科嗜好的同行们非常羡慕。
产品赋能,硬核技术成品牌发力推手
长安汽车为何表现如此出色?除了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敢于在营销上创新外,那就是在硬核技术上,拥有叫板主流合资品牌的自信。
作为一个拥有6国10地的全球研发布局,16个技术和产品研发中心,17家科技公司的全球化车企,长安汽车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汽车新四化趋势下,经过多年深耕新能源、智能化,长安汽车多线并举、系统覆盖,全面推进产品创新,核心技术突破。
几年前,当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与“北斗天枢计划”时,很多人还心存疑虑,不知道长安如何实现目标?如今答案已经明朗,那就是以实实在在的技术,加快产业向数字化电动化升级。
这里以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动力为例,目前长安汽车非常有优势,已经掌握三大新能源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应用在量产车上。
另外,长安的智电iDD,创新开发了AI智慧节能系统和衡温智慧安全系统,有效解决电混用户的核心痛点;而长安原力电动,采用行业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实现在-30℃极端环境下,每分钟电池温度提升可达4℃,车辆动力性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在智慧能量管理控制下,最终实现1200km的超长里程,全面解决了用户续航焦虑问题。
不得不说,长安在氢燃料电池系统、智电iDD、原力电动三大新能源动力领域优势,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中,原力电动创下行业多项第一,成为长安汽车极具竞争力的领先技术,为企业布局新能源立下汗马功劳;而搭载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深蓝SL03,成为中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进一步扩展了新能源动力源的多样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了标杆产品。
双线作战,技术创新加快品牌向上
正如前面所言,长安汽车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兼有的企业,这就意味着它在各领域中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在品牌布局上,构建长安品牌、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形成差异化品牌价值;在产品上,形成燃油车、新能源车并驾齐驱的强劲势头。
一方面,长安品牌一方面整合“V”标、UNI序列和欧尚等现有燃油车品牌,加速推进电动电气化转型,打造“智电iDD”技术标签。2025年前,将推出22款全新产品,销量保持100万辆。另一方面,长安积极打造新主流电动序列——OX序列,通过主流EV布局,全力抢占新赛道,提升“长安”主品牌价值。
此外,长安旗下深蓝汽车、阿维塔也分别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头部品牌的中坚力量。其中,深蓝汽车,结合增程、纯电、氢电的全电技术优势,全面发力主流电动市场;阿维塔在首款产品阿维塔11、联名限量款011上市开售,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随着产品丰富,阿维塔在高端市场将实现与BBA豪华品牌直面竞争的局面,成功地为中国品牌树立了高端形象。
在加速电动电气化转型,全面发力新能源领域的同时,长安汽车传统燃油 CS75、UNI-V以及全新上市的
逸达
等传统车型依旧广受市场好评,继续在市场上贡献着巨大的销量。
2023年,随着UNI-K智电iDD、UNI-V智电iDD全新上市,CS75PLUS、CS55PLUS智电iDD以及深蓝S7、C236、
览拓者EV
、
阿维塔找车网
E12的加入,形成多款全新产品都蓄势待发的产品攻势,无疑将为长安汽车后续发力做好了充足准备,销量持续增长将成为常态化。
在《车壹圈》看来:随着产业升级以及行业洗牌,未来汽车市场竞争起着决定性因素将聚焦在硬核技术与产品上。
而对于长安汽车来说,一直在业内以雄厚的研发实力而著称,这是它在向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过程中,能有胸有成竹地规划宏伟蓝图,并且迅速实现目标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
相比一些品牌缺乏核心技术,长安汽车优势明显。未来,随着长安汽车在技术领域的深耕,还将爆发更强大的势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期待企业。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几年前,随着全球各国排放政策日益收紧,新能源汽车的兴盛初见端倪,部分政策比较激进的国家,甚至计划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同时,国内外多家车企,也把2025年视为一个迈入电气化新阶段的关键时间点。
随着2024年的正式到来,新能源产业来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也设置了既定的关键“窗口期”,2024的行业酣战有望进一步升级。
与此同时,随着长安汽车2024全球伙伴大会的如期举行,长安汽车也明确了自己接下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向“新”发展,底蕴十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长安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255.3万,其中自主品牌销量209.8万辆,同比增长11.9%;新能源销量48.1万辆,同比增长69.2%;海外销量35.8万辆,同比增长43.9%;收入2424.5亿元,同比增长12.8%。
不出意料,长安汽车依然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整体销量在原有基础上的增长依然可观,其中新能源与海外事业的大幅增长,意味着长安汽车近年来对“香格里拉”计划的执行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全面退坡,电气化市场将从增量阶段全面向高品质阶段过渡,未来几年内行业将进行一场持续性的淘汰赛。作为头部车企,这也是长安汽车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事业的重要机遇。
按照既定计划,2024年,长安汽车集团销量要达到28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的目标为220.4万辆,新能源销量75万辆,海外销量48万辆;而2025年,随着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版图进一步完善实现对更多新能源市场份额的掌控,长安集团销量目标设定为350-40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目标为280-300万辆,新能源销量120万辆,海外销量70万辆。
一直到2030年,成为产销规模达500万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与此前的目标保持一致。按照当前的节奏来看,长安汽车的电气化版图正在有条不紊的前进,燃油车板块整体也处于稳中有进的状态,循序渐进的实现2030年目标并非不可能。
此外,长安汽车素来是一位实践派车企,设定好一个目标,后续的具体实践与落地规划也已经布置到位。随着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首款增程式皮卡正式交付开始,到2028年,长安新能源事业将“上下一新”,从亲民车到高端品牌纷纷推出新品,规划中的产品多达30+。
相比于一些新兴品牌,长安汽车技术扎实、工艺成熟,再加上原本就拥有千万量级的用户基盘,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足够深远。一个成熟的市场不说“一超多强”,起码都是“多强并举”的局面,多重优势叠加的基础上,未来几年内,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头部车企要开始大肆收割市场份额了。
向“上”发展,游刃有余
“向上”,是电气化时代中国车企发展的主题。
根据乘 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全年内单价高于30万的汽车零售销量达到了2,941,949辆,同比增速高达32.6%,而售价低于30万的汽车销量增速仅为2.4%。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出,无论当前经济形势如何,人们对于高端汽车消费的热情始终在线。
与此同时,电气化时代与新品牌、新技术协同“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中国汽车科技的跃升,使得消费者品牌认知固化现象瓦解,让中国车企“向上”事业实现“连跳”。从最开始的高端对标合资,到如今对标豪华品牌,甚至还逐渐出现了部分对标超豪华的自主品牌。
而长安汽车的高端汽车事业近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2022年发布的深蓝汽车,当前已经向市场投放了诸如SL03和S7等产品,其中深蓝SL03月均销量突破5,500辆,还揽获了诸如德国红点大奖、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金奖等“含金量”较高的奖项,而深蓝S7月均销量8,573辆,市场表现居于同级上游。
而在CHN模式的赋能下,阿维塔发展同样“渐入佳境”。阿维塔11、阿维塔12上市后受到90后年轻人的普遍欢迎,产品销售均价达35-37万,说明消费者认可阿维塔的技术与体验价值。
按照长安汽车设定的目标,今年深蓝汽车与阿维塔的销量“指标”分别为28万、9万辆。要实现这一目标,自然需要进一步实现产品多样性。据悉,今年第二季度,深蓝硬派SUV G318将正式上市,三季度,阿维塔旗下第二款SUV E15、深蓝C857也将陆续面世,四季度还有阿维塔中型轿跑 E16等产品陆续“上新”。
而深蓝与阿维塔,也将协同长安启源实现智电市场全覆盖,以此为基础构筑稳健向上体系,为未来长安汽车深化中国市场影响力,以及面向全球市场展开稳定的、可靠的竞争格局。
向外发展,步步为营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汽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号召,越来越多中国品牌纷纷都走上了出海之路。
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长安汽车发布了全球化的“海纳百川”战略,明确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万人、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的“四个一”目标。
从具体执行来看,长安汽车除了做产品出口,更选择了一条根据当地市场“因地制宜”的全球化之路,实现“一区一策、一国一策”的“1+5+2”全球布局,在东南亚、中南美洲以及中东、非洲等市场进行“攻坚”,把北美、日韩等国家及地区列为战略跟踪市场。
从落地成果来看,当前长安汽车已经完成首个海外基地“泰国新能源基地”的启动,并设立了东南亚本土的运营化团队,而在欧美等地的制造基地也在规划中。此外,目前长安制造已经远销包含俄罗斯、沙特、智利、墨西哥等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早在1991年,长安汽车就已经踏上了出海的征程,从原始资本累积到今天的“厚积薄发”,自然已不可同日而语。
当前,长安汽车已经建设了“六国十地”全球协同研发布局,从全球进行人才引进,目前已经拥有来自30余个国家的研发团队1.8万人。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在2023年累计新增专利5,739件,研发实力位居2023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行业第一,并持续践行每年将不低于收入5%的规划。累计已掌握1500余项核心技术。CTV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技术、新一代原力超集电驱、CTP电池集成技术、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等成果相继落地,成为了长安汽车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
此外,历经数年当前中国品牌整体已完成出海的“初级”摸索阶段,“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之下,长安汽车也将正式步入对外扩张的快速增长阶段。
写在最后:
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加速海外探索,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日益强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本土汽车始终处于跟随合资与外资的被动状态,而今天得益于技术集群的爆发以及中国汽车未雨绸缪的布局,让中国汽车电气化事业始终快人一步。
立志于成为世界级中国品牌的长安汽车,基于在产品技术以及供应链等层面完成了多点布局,如今,星辰大海已在眼前,只待扬帆出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独家引擎,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10-14 19:34:59
2023-08-27 10:50:30
2024-02-08 03:27:27
2023-10-02 04:56:25
2024-01-11 10:15:36
2023-09-29 1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