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大众奥迪全新Q5L动力怎么样 tron

2023-05-16 20:34:34 | 找车网

强力竞争力 试驾一汽-大众奥迪全新Q5L动力怎么样

从2016年9月底首次亮相巴黎车展,到2018年7月6号一汽-大众奥迪Q5L国内上市,国产的奥迪第二代Q5足足让我们等了21个月,对于这个级别豪华品牌的销量冠军,21个月的等待确实有些太长了,究其原因,只能怪第一代国产Q5的生命力太过旺盛!不过全新Q5L面临的竞争环境可要比几年前严峻得多了,终于国产的宝马X3以及销量几乎已经追上Q5的奔驰GLC会与它展开最残酷的竞争,再加上第二集团的沃尔沃XC60、英菲尼迪QX50等,全新Q5L要想继续保持王座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 起步价比宝马X3便宜7000元

在国产宝马X3新增车型上市三天后,奥迪Q5L也正式公布了售价,一共6款车型,提供2.0T的40 TFSI和45 TFSI两种动力输出,售价区间39.28-51.7万元,和宝马X3 39.98-58.58万的售价相比,Q5L的起步价低了7000元,可谓在价格上小胜了一把。

一汽-大众奥迪全新Q5L售价
车型指导价(万元)
45 TFSI 荣享进取型39.28
40 TFSI 荣享时尚型42.38
45TFSI 尊享时尚型46.62
45TFSI 尊享运动型48.99
45TFSI 尊享风雅型49.20
45TFSI 尊享豪华运动型51.70
网易汽车

点击查看更多车型

※ 同级最长轴距

虽然来得晚,但我们等来的可是一款拥有同级最长轴距的Q5L,第二代国产Q5在轴距上比海外版加长了88mm,达到2908mm,这个数据在同级豪华品牌车型中,是目前最长的。

轴距对比
车型轴距(mm)
全新Q5L2908
老款Q52807
宝马X32864
奔驰GLC2873
沃尔沃XC602865
凯迪拉克XT52857
网易汽车

点击查看车型完整配置

※ 从8AT到7速双离合

第一代国产Q5经历了从双离合换到8AT的变更,如今第二代国产Q5又重新使用了双离合,和A4L一样,都是这台代号DL382的7速双离合,相对于之前的版本新的双离合能够有效地抑制发动机低转速下的抖动和噪音。

Q5L的发动机也与A4L保持一致,第三代EA888 2.0T,提供45 TFSI和40 TFSI高低功率两种输出。

Q5L动力参数
车型发动机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N·m)
40TFSI2.0T低功率140320
45TFSI2.0T高功率185370
网易汽车

点击查看更多车型

※ 新的quattro ultra四驱系统

新Q5L身上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四驱系统,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取代了奥迪当家的托森式中央差速器,车辆也由之前的全时四驱变为了适时四驱。与中央差速器配合的还有一个布置在右后半轴上的狗牙离合器,通过电机来控制右后半轴的结合与断开,让传动轴和后差速器在两驱时停止转动来节省油耗,据说这套新四驱系统能够为Q5L节省约0.3L/100km的油耗。

同时为了提升四驱系统的响应速率,车辆还使用了传输速率更快的FlexRay总线来进行数据传输,相比于仅有500kbit/s传输速度的CAN总线,FlexRay的传输速度是它的20倍,所以新Q5L的四驱只要0.2秒就可完成两驱到四驱的切换。

试驾过程中我们体验了交叉轴项目,从下面的视频中可以看出,Q5L的一侧车轮悬空后,四驱和电子系统的介入还是很迅速的,空转情况会非常短暂或者几乎不存在,从而保证了车辆能够顺利通过交叉轴。

全新Q5L交叉轴 (来源:~)

    ※ 更长也更有棱角的外观

    注:由于活动安排原因,此次图片静态和动态不是同一款车型,静态为45 TFSI 尊享风雅型,售价49.2万。

    看到实车的第一感觉是大,这种大主要体现在长度上,和上一代车型相比,Q5L明显长了不少,宽度和高度的变化其实很小,但视觉上给人的感觉确实大了一号。

    车身尺寸对比表
    车型长(mm)宽(mm)高(mm)轴距(mm)
    全新Q5L4765189316592908
    老款Q54629189816552807
    宝马X34717189116892864
    奔驰GLC4661189816642873
    沃尔沃XC604688190216582865
    凯迪拉克XT54812190316802857
    网易汽车

    点击查看车型完整配置

    其次是外观的线条更加锐利也更有棱角了,其实这种变化在两年前奥迪的新车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只不过Q5L来得太晚了,不然它应该是最先体现出来这种家族新特征的车型之一。

    新的六边形中网更加棱角分明,看起来和大哥Q7是有些相似的,而且还具有很明显的金属质感。新车还配备了主动进气格栅,能够让发动机更快达到工作温度的同时还降低了风阻系数,新Q5L的风阻系数降到了0.3,对于SUV来说这个成绩不容易。

    试驾车配备的是矩阵LED大灯,每个大灯由14颗LED光源组成,技术含量上应该是领先同级了。

    车身加长后后门确实变长了,不过并没有觉得车侧有什么不协调,国产Q5L会提供18、19、20英寸三种规格的轮毂,试驾车上配备的这个20英寸轮毂很有机械质感,轮胎来自马牌UltraContact UC6系列,尺寸255/45 R20。

    车尾更多地保留了上代车型的设计,在线条上进行一番修饰之后,看起来要更加清爽了。试驾车后保险杠上做了假的镀铬排气,真的隐藏在车底。

    ※ 熟悉的科技感

    和A4L都诞生于MLB Evo平台,不仅动力系统完全一致,内饰设计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即使是一台新车,Q5L的车内也绝不会有任何的陌生感。

    奥迪的内饰在豪华感上体现的比较一般,不过科技感确实很到位,同时用料、做工以及旋钮按键的质感都相当出色,几乎让人挑不出任何瑕疵。找车网

    奥迪的方向盘手感还是相当性感的。12.3英寸的液晶仪表充满科技感,同时功能也足够强大,可以说是既炫目又实用的典范。

    新的MMI Navigation plus多媒体系统由中控台8.3英寸大屏幕触摸手写板组成,系统界面大家肯定不陌生,屏幕分辨率很高、显示细腻、逻辑也很容易适应。功能上包含导航、倒车影像、4G Wi-Fi、CarPlay等一系列内容。

    试驾车配备了三区自动空调,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空调面板的设计,清爽干净又富有科技感,按键的质感也非常棒。

    空调面板下边是一排功能按键,包含驾驶模式选择、自动启停、ESP开关、倒车雷达开关、陡坡缓降、屏幕收起/打开,其中驾驶模式包含越野、经济、舒适、自动、动态和个性化6种。

    此外,在我们这台试驾车上还带有B&O音响、前排座椅加热、全景天窗、自适应巡航、电子手刹、自动驻车等。

    换挡杆右侧这里有个储物槽,带了套的iPhone Plus手机放不进去,小一点的手机和车钥匙倒是很合适,扶手箱内有个可滑动储物盒,海外版这里是无线充电板。

    ※ 加长就是有优势

    双色真皮座椅的舒适性很不错,坐上去相当柔软,不过欠缺了一些包裹性。

    既然拥有同级最长轴距,那后排空间自然是亮点,身高178cm的体验者调节好前排座椅后,后排腿部空间相当宽裕,在Q5L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后排除了独立空调,还配备了座椅加热和两个USB充电接口,很到位。

    ※ 熟悉的味道

    高功率版2.0T发动机的动力对于Q5L来说还是相当充沛的,大哥Q7上都在使用,而且输出数据都一样,所以放在这台Q5L上,表现自然会更加游刃有余,即使是中段加速,推背感也还是挺明显的,无论是城区还是高速,车辆的提速都称得上迅捷,绝对是超出一般家用的水准。

    大众集团中高端车型的双离合已经越来越平顺了,Q5L自然也不例外,即使是城区行驶,7速双离合的换挡动作也是很轻微的,只是在连续跟车时偶尔还会有些顿挫,不过已经无伤大雅了。此外高效的换挡速率也没有丢下, 手起刀落的感觉不仅是高效,更是一种驾驶乐趣。

    舒适模式下的动力响应其实是有点慢的,动力输出感觉被压制了,变速箱的反应也不是很积极,切换到运动模式就有了明显改观,整个驾驶机构都好像兴奋了起来,我个人虽然不是个急性子,但开多了舒适模式,切换到运动模式时还是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Q5L的悬架针对国内路况进行了专门调校,悬架的行程更长了,所以舒适性是不错的,基本上小接缝什么的都完全不会影响到车内舒适性,即使是减速带,悬架的反馈也并不生硬,同时还没有太多琐碎的余震,厚实的阻尼感甚至让我很享受过坎的过程,做到以上这些的前提是,底盘还保有很强的厚重感,高速的稳定性也没有被牺牲掉。

    和上一代Q5相比,这一代的Q5L在体重上还减少了60公斤,所以整个驾驶起来会感到非常轻盈、灵动,虽然电子感依然浓厚,缺少了一些交流,但电子系统会帮你打理好一切,绝对好开。

    转向还是最缺乏交流感的地方,就像隔着一层薄膜似的,你说它虚位明显吗?也谈不上,但就是缺少了些路感,这就是奥迪的风格。最后说一下噪音,高速时车内的静谧性还是很出色的,120km/h车内交谈几乎不需要加大声量。

    结语:

    虽然来得晚了些,但不可否认,新Q5L在这个级别中依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同级最长轴距带来的后排空间,这应该是仅次于奥迪品牌之外最能够打动国内消费者的卖点。此外,新的EA888发动机让Q5L有了同级顶尖的动力表现,以上两点应该是Q5L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地方。至于外观、内饰和配置,不会带来什么新鲜感,但依然还是一贯的高水准。

    作为这个级别最受国人喜爱的车型,换代之后的新Q5L要面临着比之前严峻得多的竞争环境,老对手奔驰GLC和宝马X3都已经今非昔比,第二集团的沃尔沃、凯迪拉克也都不可忽视,一枝独秀估计很难再出现了,三足鼎立倒是很可能愈演愈烈。



    更先进的机器 奥迪e-tron Prototype怎么样 试驾评测

    【编者按】广袤的非洲土地,孕育出了无数可能,曾经人类文明便发源于此,在生存与环境不断地抗争中,祖先们选择从这片大陆走出去,最终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徒步跋涉的困难自不必说,而智慧也会促使人类想方设法在出行上不断改进,车轮,畜力,机器……以及更先进的机器。

    当今世界,关于能源及动力源的议题不断敦促新的革命。“电”似乎要正式踏上世界舞台,这一次的主角是奥迪e-tron,这几天我们一同在这片大陆驰骋。

      虽然在电力驱动方面,奥迪并不算众所周知的先行者,特斯拉早早地现身于美国西海岸,并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零百成绩”,大洋另一头,众多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已驰骋在华夏大地,走入寻常百姓家。源于对于科技的追求,奥迪的这一步也不算太晚,电动项目立案多年,这次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遗憾的是,这次试驾的是e-tron Prototype,也就是我们说的“原型车”,因此它的细节部分与真正的量产版本不一定相同。主办方的这次试驾着重点在于电动四驱,驱动部分与量产车做到了基本一致。

      由于车身斑马似的伪装,外观细节方面会被这身迷彩干扰不少,不过你能看到它大体的样子,与奥迪Q8颇有几分神似。之前我们对量产版的e-tron有详细介绍,如果您对这车感兴趣,建议翻看之前文章。

      交代一下这次的试驾环境,前面你看到的这些图,路面状况基本代表了这次试驾的全部环境,没有任何沥青、柏油路面,车辆驶过的地方皆是一片尘土飞扬,也不涉及任何交通状况,连非洲盛产的动物们最近的都在车辆几十米开外,所以上图提到的辅助功能均无用武之地。而e-tron搭载的动力系统,输出功率可以达到408马力(300千瓦),峰值扭矩为664牛·米的两台电动机在这样的路面下能发挥出多少实力我也没法告出你具体数字,5.7秒的0-100km/h加速实力只能靠ESC和电控quattro四驱系统来尽力还原。

      为什么要弄出这么花哨的东西?对于e-tron这台电动车来说,节能与续航是它格外关注的部分,这台虚拟后视镜将作为选装件出现在量产版车型上,相比普通后视镜,它的出现将风阻系数从0.28降到0.27,自然能跑得更远。除此之外,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奥迪e-tron也是下了番功夫,比如前包围有镂空的设计,能减少行驶时轮圈处产生的紊流。

      说回虚拟后视镜,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呈现在前门板内侧的OLED屏幕上,它带有“后视镜”加热功能,即保证摄像头镜片干燥,在雨天呈现出来的也是清晰画面,不像传统的后视镜,侧窗上有水珠有雾气的时候,加热功能也只是做出了50%的有用功,你依旧看不太清楚。

      虚拟后视镜是否好用?我想更多是个习惯问题,屏幕位置比传统的后视镜要偏低是我在使用中唯一遇到的问题,据我个人体验,在观察时,视线脱离正前方也会更多一些,如果显示位置能再提高些会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成像视野再广些就最好了。

      在德国市场,奥迪e-tron标配升级版的MMI导航系统,它可以根据目的地显示适宜路线和充电站。另外,奥迪e-tron将成为奥迪旗下首款允许用户按需实时在线添加特定功能的车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斯拉等车企玩儿得倍儿溜的“OTA”。例如,LED大灯可以通过它升级为带智能控制的LED大灯,当然首先这需要硬件的支持,才能这样“刷隐藏”,这一功能预计将于2019年年中实现。

      聊一下电池组,奥迪e-tron的动力电池容量为95千瓦时,安置于乘客座舱下方前后轴之间,呈扁平模块状,以此降低车辆重心并保障了灵活性。同时,这样的布局也利于前后轴荷载平衡。

      奥迪e-tron支持150千瓦的直流快充,仅需约30分钟便可完成0-80%的充电,也就是差不多跑320公里。此外,奥迪e-tron还配备11 千瓦的充电接口,充满电需要8.5小时,如果选装22千瓦充电系统,将需在e-tron上安装第二个充电装置。

      除了提供出色的制动力,这套刹车系统背后也有个强大的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在全球轻型车测试规程(WLTP)下,奥迪e-tron单次充电可行驶超过400公里。这主要得益于其动能回收系统贡献了高达30%的续航里程。当制动力在0.3g以下时,奥迪e-tron通过电动机回收能量;而当制动力高于0.3g时,车轮制动才会响应,并回收70%以上的动能。

      多数情况下,奥迪e-tron的两台电动机能提供360马力、561牛·米的动力,不过当驾驶者从D挡切换至S挡,并将油门踩到底时,便会启动车辆的增压模式,此时的数据变成了408马力和664牛·米,并可以保持8秒,足够你完成0-100km/h(5.7秒),并加速到法定限速,而这台车的极速目前限制在200km/h。

      具体说来,如果驾驶者选择自动或者舒适模式,奥迪e-tron的车身将被设为默认高度。高速公路上长途驾驶时,在舒适模式,空气悬架会将车辆离地间隙减少13毫米,而在自动模式,车身可根据车速最多降低26毫米,这将有效地优化驾驶稳定性和操控感,同时降低风阻。使用动态和高效模式时,奥迪e-tron将比标准设置降低13毫米,出于节能经济性考虑,高效模式下,当车辆达到一定速度时,系统同样会降低车身高度,最多比标准状态低26毫米。

      当选择全路况或越野模式时,自适应空气悬架使车辆离地间隙比默认高度提升35毫米,在此基础上,驾驶者还可再将底盘升高15毫米。希望我说了这么多,解释得够清楚。

      来到了试驾环节,如之前所说,这次动态的重点只在电动四驱,不涉及公路行驶的内容,当然,未来奥迪e-tron还会有正式试驾,对这台车感兴趣的朋友请持续关注。

      不同于传统燃油的四驱车,电动四驱拥有双动力源,并且动力源之间没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轴,差速锁等物理结构,如何在复杂、多样的路况下保证四驱的智能对于工程师来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也是在电动车出现后,经过了相当多的时间才有电动四驱出现,同轴、同侧的动力分配都是要不断攻克的难题。

      首先要说的是动力系统,虽然我们所处沙地,但电动四驱和ESC系统还是非常高效地保证动力传递,我尝试了使用S挡在这种路面下给足油门,也就是刚说的“增压”模式,奥迪e-tron非常轻松并且快速地达到了120km/h,过程中不像传统燃油车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ESC作用下的动力中断。据厂家的数据,奥迪e-tron的四驱动力分配能在30毫秒内完成,作用时间甚至是奥迪燃油车的quattro系统的四分之一。

      ESC的调校也同样不简单,走同样的路,过同样的弯,ESC的开与关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开启时,车辆会快速地修正到我预期的既定路线,安全通过弯角,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具有理智和驾车常识,不像疯子一样过火。在这样的沙地高速行驶,它依旧给了我很充足的安全感。

      驾驶这台SUV,你不必担心车头掰不过来,你还会乐于让车尾随心而去。只要你愿意,优秀的重心布局能让奥迪e-tron以各种姿势通过眼前的弯。车辆滑行时,动力多给一些也不是大问题,你依旧可以借助电动四驱和转向系统的帮助摆好车身的位置,在这样低附着力的沙地上,它的极限依旧很宽泛,你拥有非常高的操控自由度。有些人可能稍稍介意较轻的转向力度没法带来刺激的操控感,但我真的认为这都不叫事儿,阿尔法·罗密欧也是这样的。

      中低速行驶,奥迪e-tron始终保持着舒适的风格,悬架对路面的过滤十分轻柔,是一台奥迪乘用车应有的感觉。行驶途中,我们将车辆设置在offroad模式,陡坡缓降功能会自动开启,越过山丘,才发现下坡也是轻松惬意。

      我特意在炮弹坑中停住数次,确保在车轮悬空时车辆不会依靠惯性通过,能够感觉到,相比同级燃油车带电子限滑的全时四驱,这套电控四驱的主动性更高,绕过了机械结构相对被动的限滑模式,它的反应更迅速,着地车轮可以更快的获得动力,能够干脆利落地脱困。不过这已经是这次试驾最硬核的部分,相比更高难度的三轮打滑,通过它还是会轻松得多。

    ● 希望电动车会是完美的,也希望完美的不止是电动车

      试驾结束,我心里很清楚地认识到奥迪e-tron是成功的,电动四驱的表现打消了我对它的种种疑虑,它聪明高效,在复杂路面下也能从容应对,实在让我刮目相看。其实从电动车出现到现在,我心里已经完成了从不屑、怀疑到惊讶、欣赏的过程,它们从差到优(也许不算真正意义的优),从新式代步工具到智慧移动终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我喜欢电动车动力的直接以及未来会创下的无限可能,这次奥迪e-tron又将电动四驱和操控性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还在苦等摇号池中的燃油车指标中签,其实我早有机会将其转成电动车,之所以不这么做是因为,一旦我有了电动车,它将更舒适、更经济地完成我一切城市代步,只要不跑长途,家里的另一台有着超低机械效率、复杂机械结构的燃油车将终日停驶落灰。情怀作祟,我不愿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发动机的轰鸣和变速箱的换挡还是有乐趣的,我期待电动车的革命,期待奥迪e-tron拥有更好的行驶表现,也乐意看到更多的燃油车厂商也踏上电动的征程,像数万年前的人类一样走出非洲,走出更好的未来。当然了,多样的世界会更美好,也希望燃油车能颠覆自己的今天,走向更好的明天。(文/图/摄影 汽车之家 于晗 部分动态图片来自奥迪官方摄影)

      文章主体结束,后面还有一页空间展示,原型车,不代表量产水平,仅供参考。

      我身高176cm,坐在奥迪e-tron里觉得空间非常充裕,特别是头部空间,无论前排、后排还是后排中间都是非常好的水平,特别是后排中间不仅不顶头,还有这么大的富余,实在难得。

      储物空间也是令人满意的,打开后备厢,很直观地能感到无论纵深和宽度都够大,装载大件没问题。另外车头还有一个60升的前备厢,不过Prototype无法打开前舱盖,不能为大家展示了,下面的静态文章中有相关内容,欢迎移步。

    与“大众奥迪全新Q5L动力怎么样 tron”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