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21:42:02 | 找车网
“
我们被很多同行投诉举报,所以上周开始暂时不能发布真实的上险量数据了,非常遗憾。我看有同行忍受不了开始有人对上险量数据(每个车企都会购买)造假,主动发布了第一周真实的上险量数据,快速纠偏。
”5月15日,
理想汽车
CEO李想在微博上这样表示。之前,包括理想、
蔚来
、智己、
阿维塔
等多个企业都会公布周交付量,这被认为是新造车企业卷到极致的表现。从周交付量,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车企的交付进度,将竞争激烈程度再次提升一个档次。
同时,周交付量对部分车企而言,也是非常好的传播手段。因为这可以将每个月一次的传播机会分化成为四次,一直可以持续引发讨论。不过,有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数据存在敏感性,而不愿意公布。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当然,也有因为销量比较差的企业,可能也不愿意公布这些数据。找车网
实际上,这些年销售数据的统计一直在变化,比如最开始各个企业都统计的是批发量,后来改为零售量,再后来有的车企公布的是上险量。
另外,从公布的方式来看,新造车企业习惯在每个月月初第一天公布,而其他企业则会由于各种监管规定会在后续公布。不过,
比亚迪
因为销量比较好,已经将公布时间提前到了每个月第一天。此外,一些国际车企早在三年前就已经不再公布月度销量数据,而采用季度性公布的方式。另外,还有一些车企都是选择性公布。在销量好的时候就积极公布,一般销量差的时候就不再公布。
在这次周销量不再公布之后,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不解。因为数据本身其实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从渠道中获得。有人认为,这些举报不再公布数据的企业,可能是销量欠佳,不愿意自身的商业秘密被公之于众。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上险量按周度公布意味着从销售策略、执行到收益全过程的透明化,这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看到车企的出拳速度和效果,这对于决策效率较慢、执行效率较慢的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本周甚至出现了多个版本的第二周交付数据,其中数据上都存在各种问题。
比如李想自己在线辟谣的一个版本是:在网上流传的一份“5月8日-5月14日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图。该图片显示,
小鹏
汽车销量0.61万辆,位居第一;理想汽车销量为0.58万辆,
腾势
销量为0.23万辆,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哪吒为0.19万辆,零跑为0.18万辆,
极氪
为0.16万辆,问界为0.12万辆,
合创
0.09万辆,蔚来0.07万辆,智己为0.06万辆。据李想透露,“理想汽车上周的上险量不是那份造假数据发布的不到6K,而是7K,特此纠正!”
在李想辟谣之前,其实已经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该图数据有误。而其中,小鹏汽车因为在这一周突然销量被提升至第一位,且数据超过了6,100台,被架到了火上烤。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小鹏一个月销量会突破两万辆,比现在翻四倍。“这是对小鹏的高级黑。”有该公司内部人士这样说道。
另外,这种数据造假模式也使得外界误认为这个数据是小鹏所发布。另一家企业,
智己汽车
也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了否认。智己凭借LS7这几个月交付量稳步增长,公布周交付量对其而言,也是一种良好的传播。但是虚假的数据干扰了市场,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困扰。“不排除有人在搅浑水。”有一位新造车企业人士说道。
随着整个新造车企业进入更为关键的决战阶段,其生存的舆论环境已经更加恶劣。其中,存在一些有组织的攻击。比如蔚来,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明显感到了这种变化。蔚来在近期起诉了一些营销号,并拒绝了庭外和解的方式。在最近一个月中,蔚来、小鹏等企业都在微博上开通了法务部的账号,希望以此震慑这种行为。
据了解,目前可以查到的最近的上险量为5月第一周的数据。中汽数据零售终端数据显示,在2023年5月第一周(5.1-5.7)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上险量的排名中,理想汽车以4,565辆的成绩位列第一,是排在第二位的
零跑汽车
上险量(2,152辆)的2倍。
目前,理想有L7、L8和L9三款在售车型。数据显示,4月交付量为25,681辆,同比增长516.3%;1-4月累计交付量为78,265辆,位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第一位。今年一季度,理想再一次实现了扭亏为盈。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加96.5%,环比增长6.4%;毛利38.3亿元,同比增加77.0%,环比增长7.4%;净利润为9.33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0.109亿元,环比增长252.0%。
与此同时,理想也对二季度提出了更高的预期。李想表示,理想销量会在2季度实现逐步往上爬坡,最终可能在6月实现交付3万辆的目标。这如果能实现,其将是首个突破三万辆大关的造车新势力。业绩指引显示,理想预计第二季度车辆交付量为76,000至81,000辆,同比增长164.9%至182.4%;预计收入总额为242.2亿元至258.6亿元,同比增长177.4%至196.1%。
而蔚来最近几个月销量受到主力车型全新
蔚来ES6
的换代,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根据官方的消息,蔚来ES6将于5月24日正式上市,5月25日起开启用户交付。全新蔚来ES6此前已在2023
上海
车展亮相,新车定位智能电动全能SUV,基于全新的NT2.0平台打造,并采用了蔚来全新家族式设计。据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介绍,全新ES6是4秒俱乐部成员,号称“无论马力还是算力,全新ES6是高端中型SUV的天花板”。
全新蔚来ES6配备零重力女王副驾,算力达1016T,还可选装拖挂套件,据介绍,新车采用了自研的双电机四驱系统,其EDS电驱系统采用电机、减速器、功率电子单元PEU三合一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前置150kW + 后置230kW电机,百公里加速仅4.5秒。除此之外,新车还采用了自研的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整车底盘系统、CDC动态悬架阻尼系统。
而小鹏目前月销量也未能恢复至万辆以上的水平。小鹏的新增量会来自其重磅新车G6。据报道,
小鹏G6
纯电轿跑SUV将于5月下旬预售,而在年中上市。该车的起售价可能会在22万元左右。作为一款主打智能的产品,这款新车基于全新SEPA 2.0扶摇架构打造,采用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和3C电芯,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2种版本可选;并配备了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工况续航高达755km,充电10分钟可实现续航300km的高效补能。
在座舱上,小鹏G6座舱内使用了全新中控设计语言,同时配备10.2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4.96寸悬浮式中控屏,搭载SA 8155全场景语音智能座舱,车机内置单颗Orin-X芯片,支持NGP高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因而,小鹏的发力也在下半年。中国的新造车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分化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各个车企将扩大市场规模都视为第一要务。包括李想和零跑CEO朱江明此前都有过相关表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前,李想透漏了一条重要信息“2025年,
理想汽车
销量战略目标160万辆/年,营收5000亿”。表面上看是李想野心很大,仔细分析后
发现
,是理想根本没把
比亚迪
放眼里。为何这么说?详细分析一下。
网上有人说,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平均单车售价34万多,计算一下肯定不对。计算今年1-5月,理想总销量103840辆,
理想L8
售价33.98万,份额占比33.71%,
理想L7
售价31.98万,份额占比28.22%,
理想L9
售价45.98万,份额占比32.8%,
理想ONE
售价32.8万,份额占比5.26%。33.98*33.71%+31.98*28.22%+45.98*32.8%+32.8*5.26%=37.29万元,这还是假设理想L8/L7卖得都是最低配计算的,即今年1-5月,理想平均单车售价一定超过了37.29万元。
另外,李想提到,2025年160万辆,5000亿营收,5000亿/160万辆=31.25万元/辆,即到2025年,理想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将降低至31.25万。
单车平均售价怎么降下来?必须新增售价20-30万元车型,并大卖。
6月30日,在理想汽车成立8周年之际,理想汽车CEO李想发了一封致全体员工信,表示“到2025年推11款新车,含5款纯电车”。
11款新车都有哪些,盲猜(没有依据的猜)是这样:理想L7/8/9增程版,理想L7/8/9纯电版,
理想MEGA
,
理想L6
/L5增程版,理想L6/L5纯电版。
记得今年年初,理想汽车高管秦力洪表示,理想L7/8/9三款车的比较理想的销量是3万辆左右/月。到2025年,理想L7/8/9目标销量36万辆/年,纯电版理想L7/8/9规划目标销量也是36万辆/年,一款旗舰车型理想MEGA售价势必超过50万,假设目标销量等同于理想L9,12万辆/年。计算可知定位在20-30万级的理想L6/L5(及纯电版理想L6/L5)在2025年要承担76万辆/年的销量任务,即增程版和纯电版各要卖出约40万辆/年。
增程版还好说,理想目前卖出的车都是增程版,它有经验有优势。纯电版,要直面比亚迪的竞争。
20-30万元级纯电车型,理想规划40万辆/年的销量,真的不用考虑比亚迪的竞争吗?
比亚迪汉EV,目前售价27.18-33.18万元,比亚迪唐EV,目前售价28.28-34.28万元,目前这两款纯电车型还都没推出冠军版,推出冠军版后,粗略预计门槛将下降5万元左右,恰好都在20-30万级市场发力。比亚迪目前的规模优势已经很明显,三电系统都是自研自产,理想的纯电车和比亚迪硬拼性价比,怕是比不过。
如果理想L6/L5的纯电版今年推出,我认为理想没有胜算,但是,距离2025年还有两年。这两年,20-30万级纯电市场,会发生一些变化。
按比亚迪目前的发展势头,高端化任务交给了
腾势
、
方程豹
和
仰望
品牌,在20-30万元市场,除了汉和唐EV,似乎没有规划其它新车的消息曝光。这块市场,比亚迪可能没那么重视,这是理想的机会。
但还有一个问题,20-30万级纯电市场,是
小鹏
多年来一直紧盯且深耕的。售价20.99-33.99万的
小鹏P7
,目前月均销量还不足5000辆,新上市的
小鹏G6
将来卖得如何还不好说,理想20-30万级的纯电车型,有什么把握可以一上来就月销三、四万辆,我不敢信。
最后,一旦价格降低至20-30万元,理想还舍得给它的车配齐冰箱、彩电、大沙发吗?这可是它主攻家庭用户的核心卖点。
总得来说,“2025年,理想汽车销量战略目标160万辆/年,营收5000亿”这件事,我暂时认为极难实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相信提到造车新势力,大家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词,一定是烧钱。时至今日,
蔚来
汽车CEO李斌那句“没400亿元就别想造车”的话,仍然萦绕在所有人的心中,这也在时刻提醒着入局者,造车领域的巨额成本和行业门槛。
从目前来看,400亿元很明显还是保守了,恒大许家印花了500亿元,也仅仅是造了个寂寞。而
恒驰5
自上市以来仅仅取得的900多台销量,也在提醒着所有人,跨界造车的艰辛。
但人们常说,事无绝对。这不,
理想汽车
便传来了捷报。2023年5月10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和交付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并成为第一个连续两季度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同期,理想汽车向用户共计交付52584辆新车,同比增长65.8%,进入中国2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市占率约占11%。一季度理想汽车在研发层面共计投入18.5亿元,同比增长34.8%。
理想汽车归母净利润9.3亿元,相比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2.6亿元环比提升257.7%,这一利润额也远超过去所有单季度,并实现了连续两季度盈利。在扣除股权激励情况下,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达到8.9亿元和14.1亿元,自由现金流达到67亿元。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理想汽车为何能够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成为首个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的车企。别急,车叔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理想汽车选对了赛道。不同于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理想汽车选择的增程式,用发电机替代电池,由于电池载量小,就避免了把绝大多数利润转移给强势的供应链,如宁德时代,自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导和话语权。在电池这项大头上,理想汽车就要比蔚来、
小鹏
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节省不少钱。可以这么说,理想的利润,其实就是从类似宁德时代这种供应商嘴里抠出来的。
并且,理想2023年还在继续从宁德时代嘴里抠利润,理想总工程师马东辉在电话会上透露,目前正在和宁德时代谈判电池价格,此前市场流出一条消息,宁德时代最近推出一项“锂矿返利”计划。于是,为锁定长期订单,宁德时代以20万元/吨(当前价格的五折)碳酸锂成本向各车企提供电池,虽然代价是3年内采购宁德时代电池的比例不低于80%,但凭借宁德时代在行业的地位,还有比这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吗?理想无疑又赌对了。
此外,相比一众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凭借没有续航焦虑(可油可电)这项优势,也不用在建设充电站、换电站这方面投入太多。反观蔚来汽车,虽然换电站对于消费者使用体验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但几百万的投入(一座充电站)绝对是一笔巨额开销,这还不包括蔚来汽车推出的各项车主福利,如免费换电等,这也就是蔚来汽车仍然处于亏损的根本原因。试想,销量相对最多的蔚来都无法盈利,其它造车新势力就更困难了。
第二,精准锁定目标客户。与其它想要通过不同类型和价位的车型,俘获不同年龄段、不同使用需求用户群体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不同,理想汽车则将目标用户,定位在外人看来属于比较细分的群体,即家庭奶爸!但细分不代表小众,再加上理想汽车针对目标用户使用痛点进行的优化,使得
理想ONE
一炮而红,不仅重新定义了家庭奶爸用车标准,也让自己取代了
丰田
汉兰达
,成为家庭用户的购车首选。
第三,多生孩子好打架。2022年是理想汽车产品密集发布的年份。当年6月,理想汽车发布
理想L9
,结束了靠一款车活四年的历史。同年国庆节前夕,理想汽车发布理想ONE换代车型
理想L8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三孩”
理想L7
也“早产”了。在理想L8发布会上,理想汽车“顺带”发布了理想L7。在三款车型同时发力的情况下,理想汽车很难销量不高,销量大再加上高定价,利润自然就多了。
虽然理想汽车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盈利,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车辆毛利率出现了下滑。据统计,第一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0.4%,但车辆毛利率却下滑至19.8%,这一数据在2022年第一季度为22.4%,2022年第四季度为20.0%。
车辆毛利率下滑,这说明单车利润减少,单车利润减少,要么是因为成本增加,要么是因为平均售价下降,总之不管怎么说,对于一家车企来说,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除此之外,理想汽车还有着其它隐患。
首先,产品质量令人担忧。自理想L9上市交付起,新车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空悬断裂事件,开放试驾的第一天,理想L9在过坑时发生了悬架故障,就引发了众多质疑,直到官方将空气悬架质保期延长,才将此事稍作平息。此外,理想L9车主爆料,在提车的当天,新车行驶了不到3公里,就刹死在红绿灯路口,发生了抛锚问题。
其次,信任危机。目前来看,无论是市场外部环境还是理想汽车自身,都一直处于舆论旋涡之中。其中,以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抛售股票套现(五天之内套现了9000万之多)影响最大。要知道,高管频频抛售套现,不仅让外界对于理想经营状况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也会让普通投资者感到“心寒”,由此对品牌失去信任。
最后,单条腿走路。从目前来看,增程式确实让理想汽车,在销量和利润方面取得了双丰收。但俗话说得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因为无论是插电式混动还是增程式混动,它们都只是全面进入新能源时代的过渡技术和产品,纯电车型才是最终发展方向。虽然理想汽车发布了“双能战略”,即计划面向20万以上市场,在2025年形成“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但何时能见到理想的纯电车型,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情,希望理想CEO李想,别让大家等太久。
车叔总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反,人无近忧,必有远虑。虽然理想汽车目前来看确实顺风顺水,但天有不测风云,谁能保证未来一切顺利呢?从
魏牌
发布蓝山就能看出来,传统车企已经开始重视这个细分市场,随着这个细分市场的用车需求不断增大,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参与进来瓜分市场份额。相信,一旦传统车企开始发力,理想汽车的优势将会变得荡然无存。如果不研发新技术、不开发新车型、不开辟新市场,理想汽车将会变得步履维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车叔,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11-20 16:34:52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